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浮岛在城市河流治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常德市穿紫河中,有许多像绿色草毯一样的小岛,它们或独处,或联排,或三五成群;岛上的绿植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和岸边的挺水植物、草本植物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类似这样的小岛在穿紫河里有近百个,它们叫生态浮游岛,大家习惯性简称浮岛。这种岛不是水中原有的岛,也不是人工填筑的实心岛屿,而是一种浮在水上长着水生植物的人工浮床,由于植物生长茂密,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小岛。
  实际上,这种浮岛是一种绿化技术和漂浮技术的结合体,造价不高,施工难度也不大,主要由浮床框体、浮床床体、栽培填料、水生植物和固定装置五个部分组成。一般选取竹子或其它轻质框架材料拼装而成浮床框体,将其与由环保塑料制作的中空扣板相连做成的浮床床体,连成一个整体,就是浮床。扣板中间空的圆形区域放置种植篮,在放有颗粒填料的种植篮里栽种水生植物,条状填料设置在浮床床底,呈竖向浸泡在水中。据了解,填料的功能主要是用于植物根系的附着和对水体悬浮物的吸附,通常都是选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纖维,如椰子树纤维或渔网之类的材料。此外,为避免浮岛被风浪吹走或破坏,还需要采取固定装置将其固定。
  生态浮岛最早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当时主要是提供给鱼类产卵的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对水质的保护和藻类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就被人们逐步推行开来。目前,它应用于富营养化水质的河道的水体修复,中水的后处理以及流动性不强的河湖水体保护。
  浮岛工作的原理就是一种无土栽培的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水体的直接接触,对水体中的氨、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富营养物质的吸收来降低水体的化学输氧量;通过植物和床体对阳光的遮挡抑制藻类的生长;通过填料与动植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加强对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来增加水体的透明度;通过植物为鸟类、鱼类等提供栖息的环境对水生动植物提供保护;通过浮岛及植物对风浪的抵抗对堤或驳岸实施保护;通过床体的组拼形成生物隔离带对直接进入自然水体的初期雨水和较低浓度的生活污水进行阻拦和处理;通过水生植物品种搭配及花色的选配和浮床床体图案的构建来营造水体景观。
  如今,国内生态浮岛技术已经历了三代产品,即第一代的竹木材料、第二代的泡沫材料、第三代的PE材料,国外已开始推行第四代产品。据相关资料介绍,第四代新材料,可以将植物根系和浮岛材料融合一起,目前国内尚无使用个例。但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技术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浮岛框架及床体材质必须环保、耐久,否则就会对水体产生再次污染。二是填料必须轻质且比表面积大,这样整个浮床自重就轻,植物根系的附着好,填料吸附能力强。三是植物选配既要考虑治污效果,也要考虑植物形体搭配及花色搭配等景观效果。生态浮岛的施工抓住这三个关键点基本上就能满足设计要求了。
  有时候为了整体的景观,浮岛周边会配套栽种一些浮生植物,如荇菜、浮萍等,也会根据需要拼装成各种图案,如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等,也有的拼成各种文字图案。由此看来,生态浮岛不仅具有优化水生态环境的功能,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份景观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常德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这种生态浮岛技术既生态环保,又经济可行;既建设了海绵工程,又美化了水系景观;既治理和维护了水体质量,又保护了水生动植物,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3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