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作文能力培养之我见(初中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自能作文”就是通过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无需别人指导,便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能作文”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笔述、修改等独立处理能力。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从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
一、由单一命题向多样命题转化,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学生是写作的主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就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自能作文问题。人们常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使学生乐于写作,首先必须考虑写作内容,恰当命题。传统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单调的训练方式令学生失去新鲜感,提不起兴趣来写作;冥思苦想半天,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又让老师指出一大堆缺点。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好评,长期的压抑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大减,致使学生一到要写作文时,畏難情绪就会显露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作文中,自己唱主角。自己命题,自己批改,自己评讲,这样,作文完全成了他们“自己的”事,他们的参与欲和表现欲得到满足,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写作兴趣会大增住往会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写作热情。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变单一命题为多样命题。因为单一命题严重束缚学生思维,而多样命题则具有开放性,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生写作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开拓更广阔的写作天地。
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命题方式让学生写作,如把命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或者在写作前先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话题,提示写作范围,进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兴趣去拟定自己喜欢的标题。能促使学生发挥想象,拓展写作思路,增强写作信心,激发写作欲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由作文指导向作文评改转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写作习惯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受益终身。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不断矫正其不良习惯,在作文指导课中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指导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在审题、选材、列提纲、起草时出现的典型毛病,进行评改,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和纠正,进而有效促使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评改的方式有多种:一是在审题中评改。这种评改可以进一步弄清文章要求、范围和重点,使写作不致于走偏方向。二是在选材中评改。这种评改可以促进对写作材料的捕捉,丰富选材,催化文思,及时淘汏不恰当的选材。三是在列提纲中评改。这种评改可以存进布局谋篇的完善和合理,使文章的详略得当,逻辑更加周密。四是在起草中评改。这种评改可使学生在写作时集中注意力,把作文一气呵成,培养学生讲究实效、讲究速度的良好习惯。
三、由形式入手向内容入手转化,増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注重形式而轻内容,课堂上只讲些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材、列提纲,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等写作知识,不深入发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对写作源泉的获取。事实上,作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把作文看成是生活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步锻炼,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
当前,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怕作文而说假话、大话、空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过多地去追求作文的形式与技巧,忽视了对内容的指导,学生面对作文时就感到无话可说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我们可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学生:一要品味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二要创设情境,引发表达的需要;三要加强交流,打好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有话可写,有话能写,学会习作,享受习作,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蕴育美好的情感。
四、由模仿性作文向创造性作文转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模仿作文是一种低层次的作文,它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其局限性,由模仿向创作升华是作文习作的客观要求。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完成模仿作文向创造性作文的过渡。比如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想到新的素材和立意;多写想像作文,如扩写、续写、改写等;作文课上,多让学生展开争论,充分发表意见;在描写某些情境中,指导学生说出奇思妙想,童稚趣语,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表达。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分析能力,是一种冲破旧习惯旧思维的束缚,进行多向、多维、多层面地思考,富有创意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努力促使学生由模仿性作文向创造性作文转化,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写作的能力,切实让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得到激活,创新人格得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5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