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原则的基础上,从更新教学观念,创建和谐阅读氛围;分析文本类型,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优化教学评价,巩固阅读教学成果几方面重点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初中语文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阅读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的过程,这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良好作用。就当前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的问题,虽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是机械化的阅读训练模式忽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作出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
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思维能力培养规律的系统化研究,按照一定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三不唯原则,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众”,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到阅读文本,发现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教师与学生要建立民主性关系,做到“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以延伸;(2)读思并重原则,教师要将阅读与思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切勿将两者分割,也不要将两者划分主次;(3)全面发展原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三个层面定位教学目标,即“直接目标”、“间接目标”、“潜在目标”,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陶冶情操三项技能情感的提升,利用三者的协同落实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建和谐阅读氛围
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教学理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并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关键性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以新课改精神为引领树立生本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动,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如探究性情境、多媒体情境、合作性情境、创新性情境等,营造和谐的初中语文阅读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阅读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变色龙》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内所有学生划分为5-6人的合作小组,各小组围绕《变色龙》的课文内容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学生间要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人物动作、故事情节、与其神态等,力求将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象以直白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课本剧表演情境的创设可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阅读思维水平的学生可相互讨论,实现班级内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
(二)分析文本类型,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语文教材中包含众多的阅读文章,类型囊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文本,以教材为蓝本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分析的正确方法,细化阅读文章要素,解析文章内各语句、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朝着发散性、连贯性的方向发展,并通过对比迁移逐步转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成果,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以记叙文为主,教师可通过本课的阅读讲解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教师围绕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层次挖掘,提出“请你根据文章完整表述事情的经过?”这一问题,随后学生会得出“送出羚羊木雕-追问羚羊木雕-要回羚羊木雕”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明确该篇课文的结构框架,对学生情节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巩固阅读教学成果
教学评价机制是检测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在素质教育精神的贯彻之下,语文教学评价在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考察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当中,对现有教学评价机制作出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彰显公正、全面、灵活的特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有效巩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果。
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于思想观念中认识到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阅读思维水平具有差异性,教学评价内容也需要跟随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发展规律进行逐一调整。以八年级学生为例,该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过渡期,即由“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转化,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教學评价内容应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考察学生基本任务的完成情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于学生存在的薄弱之处也需要作出引导性评价,达到弥补学生短板的效果,并对学生的突出表现作出正面及时评价,增强学生阅读自信心。此外,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以语言性鼓励和非语言性鼓励为主,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可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以积极回答问题学生为榜样;非语言性评价则是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如给学生一个会心的微小、一个肯定的手势等。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调整教学角色,及时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优化教学设计,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造和谐阅读氛围,增强学生阅读自信心,立足语文教材,针对阅读文本题材类型加以详尽分析,深化学生阅读思维,并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达到巩固阅读教学成果的目的,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高效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许书跃.传统文化与“语文味儿”——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化“气息”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06):24-25.
[2]赵永亮.“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95.
[3]徐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