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可持续理念下城市绿道规划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可持续性城市绿道概念框架,结合当前绿道规划建设实践及其问题,提出了可持续性城市绿道的规划策略,优化了绿道可持续发展相关路径,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城市绿道;绿道规划;策略
  站在城市转型的路口,各省市都在加快建设城市绿道,抢占绿色经济发展的先机,绿道建设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1 可持续性城市绿道构建框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可持续性城市绿道的概念框架包含:可持续性城市绿道为标准对现状评估和分析是绿道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城市绿道系统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实现途径,是对现状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让现实与操作紧密结合,保证目标的实现;可持续性城市绿地建设目标的确立,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
  2 当前我国城市绿道规划实践
  我国绿道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珠三角绿道网络系统的构建,随着绿道重要性的显现,大批量城市开始加入到“绿道建设运动”来。其中,北京、天津、成都、福州、武汉等城市绿道的建设。伴随着绿道建设项目的大规模上马,中国式绿道建设的诸多“痛点”也逐步显现。
  3 可持续性城市绿道规划策略探析
  3.1 可持续性城市绿道的规划策略
  (1)顺应自然肌理,优化生态格局。尊重自然,顺应城市的自然肌理,将城市自然资源与区域规划科学分析、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城市绿道线型空间的作用,将城市分散的各生态斑块组织串联起来,完善城市区域功能,优化城市蓝绿生态格局,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规划功能路径,集约使用土地。绿道规划建设应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路径、沿线可用场地、设施和建筑物,通过改善环境、统一标准、绿化提升等手段建设绿道,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用共享。
  (3)保留文化记忆,串接优势资源。通过绿道串联尽可能多的历史人文资源点,加强文化遗产与绿道融合,通过多样形式的解说系统和主题活动让人们学习、感悟历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凸显城市特色文化风貌。
  (4)引导公民参与,激发空间活力。引导公民参与绿道建设,注重绿道功能的复合化,通过绿道将城市的生活、娱乐、休闲、服务等设施联系起来,吸引市民的使用绿道、参与绿道活动。
  (5)统筹城乡结构,指引空间发展。综合考虑城乡生态空间布局,注重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通过绿道将城市与乡镇、特色农业资源集聚区进行串联,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互动,促进和谐发展。
  (6)助推经济发展,落实绿色生活。连接城市各类重要功能区,注重沿线多元功能复合开发和旅游路线结合,提升成为城市经济走廊;助推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安排,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激活城市绿色经济。
  3.2 可持续性城市绿道规划的优化路径
  可持续性城市绿道以最优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更新恢复和净化能力,保持自身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转。
  (1)完善制度。①细化规划内容——问题导向,适用可行。在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对城市绿道空间及其内部各功能空间相互渗透的研究,形成有效的绿道规划控制指引,切实推进城市绿道的适用可行。②强化资源整合——外延内展、空间突破。拓展绿道综合目标功能实现,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考虑到绿地的多样类型、丰富的元素和城市资源的扩展,突破了绿道在空间上的局限。③提效运维管理——引入资本、社会合作。探索新型绿道管理运营模式,鼓励绿道与社会资本的结合。借鑒美国发达的绿道组织架构,可以探索性地在绿道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与管理维护等多个环节引入社会机构 。
  (2)更新技术。①更新技术方法——科学支撑、技术更新。更新传统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有针对性的提取城乡规划的相关数据,理性分析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城市问题,进一步通过数据再组合来解决城市挑战,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②增强智慧决策——数据反馈、上下协同。广泛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在规划方案实施中或者实施后,要对其进行监控,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利用上下协同的方式,对规划方案的效果进行监督、改正,在一种动态机制中确立绿道的总体格局,不断优化及调整的新模式。
  (3)提升服务。①落实生态服务——生态廊道、多样栖居。依据自然生态资源的评估结果,明确其潜在的生态走廊的优先级及网络架构;通过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培育,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②增强民生服务——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道规划核心本质还是从城市层面扩展到更大的社会层面,在于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绿道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切实提高空间服务能力。
  4 结束语
  可持续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要以可持续环境、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制度、技术、服务为出发点构建城市可持续绿道规划的优化路径,通过发挥绿道对生态资源的线性连接作用,与城市肌理的结合,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使之具有较强的生态及使用功能,发挥绿道网络优势,产生更多、更高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铮.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1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