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活动结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取法自然就是遵循语文教与学的规律,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木兰诗》教学为例,从尊重学生阅读的原始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和语言活动、注重过程评价和细节评价、拓展课内学习为课外活动四个方面,就取法自然的教学活动过程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法自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谈谈取法自然的教学活动过程,旨在优化教学活动结构,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尊重学生阅读的原始体验,建构基于困惑的课堂结构
传统课堂侧重教师的教,教师关注的是在教完教材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强调预设的实现。而在本课,笔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设计了四步教学环节:基于学生对花木兰是“女英雄”的原始体验,引领学生理清文本结构与特点,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基于学生疑惑的梳理与解答,进行重点段落、语句的品读体验,把握木兰的心理活动,初步感受民歌,提升审美情趣;基于课堂互动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对木兰的形象进行补充、归纳,提升学生的信息筛选、逻辑判断能力;基于学生共性问题的探究交流,对文本主旨与“乐府”这一民歌题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反思】本课教学整体上体现了取法自然的活动过程。
首先,以学生的原始体验为入手,以问题解决为引导。教学中,学生质疑的高涨热情是最好的注释。第二,各个教学环节的渐进与衔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真实学习过程:初感——疑惑——生成——探究——真知。环环相扣,吻合“认知”的规律,体现主动有效的学习。第三,学生在真实有效的学习中,重构了知识与技能,学会了自主阅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内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和语言活动,激活学生主体与教学进程
在赏析《木兰诗》民歌语言的环节,笔者改告知式的被动学习为体验式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改版后的《木兰诗》,进而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
木兰诗(改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声,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亲人闻声来,心儿真欢唱。入阁着旧裳,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是女郎!
改版前后《木兰诗》的具体情节和木兰“女英雄”的地位都不受影响。那么影响在哪儿呢?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比笔者的预设更为突出。
生1:我喜欢原版,改版虽然结构工整,但原版中长短句的运用,排比、比喻的交错出现更显得节奏活泼,读来颇有韵味。生2:原版比改版更能表现花木兰的真实内心。生3:原版中的大量铺陈,让我感到一股哀伤的意味。……
【反思】学生在原改版文本的比较阅读与情感体验后的对话互动中,激发了很多阅读生成,借此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自然地进行教学活动过程的引领:从原版诗歌节奏的活泼中引出对民歌语言的理解;以“花木兰的内心”分析来引导问题探究,从而发现“女英雄”这一形象定位的偏颇,自然过渡到对“女儿家”共性问题的合作研讨。而“哀伤”则成了个性解读的契机,成为再次转换角度后的文本研读,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战争对人民的创伤,人民对安宁团聚生活的呼唤”这一民歌命题。这种语言实践活动既为学生分析与探究问题创设了情境,也为学生发现问题与发展素养创造了条件。
三、注重过程评价和细节评价,激发学习需求和引导反思
传统评价侧重于教与学的效果,而真实评价则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开课伊始,笔者对学生预习中的质疑进行肯定的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预习目标的强化,更能为后续的鉴别比较作铺垫。教学过程中着重评价分析探究与学习目标的匹配性,以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充分自主的探究时空。
在教学活动后期,笔者安排了反思环节,并以问题为引导,把评价反馈渗透其中。如:读完文章,请大家说说通过该课的学习,你对民歌有怎样的新认识。在肯定学生已理解民歌特点后,再回头看预习中的疑惑解决了没有。在细节评价上,笔者围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生成,有意识地引导纵深评价。
师:从“木兰不用尚书郎”这句,可看出一个怎样的花木兰?生齐:不慕名利。师:同学们再联系上下文读读,有没有新的发现?生1:我觉得她不能完全说淡泊名利,因为她回家要求了“千里足”。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生2:她要“千里足”是想要快点回家。生3:“送儿还故乡”这句表明木兰 要“千里足”是为了送她回故乡。生4:用“儿”,不用“我”,在木兰的心中功名富贵远远比不上家中父母身边的“儿”。师:那么,“送儿还故乡”除了体现淡泊名利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生齐:对故乡对亲人的眷恋。
【反思】以评价来激发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反思和反馈,都是推进教学进程、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笔者在本课改空洞的点评为利用对话生成引领学生做新的探究,在拓宽研讨空间的进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在引导点拨的反思过程中,逐渐接近自然真实的学习目标。把过程评价与细节评价相结合,对于取法自然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四、拓展课内学习到课外活动,体会东西方审美文化差异
從课堂教学入手,选择部分喜闻乐见的内容,延伸到课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去,能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笔者最后布置了课后拓展学习任务:观看美国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然后进行比较思考:塑造的花木兰形象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实践证明学生对该类问题很感兴趣。这对于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体会东方审美和西方审美的差异很有益处,对于新时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也有促进。
【反思】新时代背景下,取法自然的语文学习活动不应是课堂内的闭门造车,更不该是排斥异国文化的闭关自守,而是基础教育改革开放中的一项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语文课程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审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鉴赏。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赏析中运用语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成为取法自然教学活动的深层拓展。
总之,取法自然就是遵循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规律,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这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重任。《木兰诗》的教学只是笔者进行的一次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则这样的尝试也就有了其自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许书明.语文教学整体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程洁,女,1982年生,江苏苏州人,苏州市振华中学校一级教师,语文学科教育硕士,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张晓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