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赏型羽衣甘蓝的栽培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羽衣甘蓝属十字花科二年草本植物,又名叶牡丹,是结球甘蓝(卷心菜)的變种,因其具有色彩鲜艳,耐寒性强,易于种植等特点,近年来,引种面积不断扩大,被广泛用于观叶植物栽培,本文通过对观赏型羽衣甘蓝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论述了羽衣甘蓝的栽培技术及日常管理方法和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观赏型;羽衣甘蓝;栽培
  一、羽衣甘蓝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植物,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莲座状叶丛,总状花序顶生,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花期4-5月,主要观赏期为冬季,茎短缩,密生叶片,叶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蜡粉,株丛整齐,叶形变化丰富,叶片色彩斑斓,花形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按叶的形态分皱叶、不皱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黄、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2.生态习性
  喜冷凉气候,耐寒,不耐涝,可忍受多次短暂霜冻,耐热性强,生长势强,喜阳光,耐盐碱,喜肥沃土壤,要想获得高品质羽衣甘蓝,为其创造适于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光、水、土、肥等环境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栽培效果。
  温度。喜冷凉,温和气候,耐寒性较强,成株在北方冬季露地栽培能经受短期15-20次霜冻而不枯,但不能长期忍受连续严寒。
  光照。喜阳光,耐热性强,较耐阴,但充足光照下叶片生长快,品质好。
  水分。需水量较大,干旱缺水时叶片生长缓慢,但不耐涝。
  土肥 耐盐碱,喜腐殖质丰富,肥沃的壤土,在水肥充足和冷凉气候下生长迅速,产量高,品质好。栽培中泥炭土占75%,速效肥或腐热厩肥占5-10%,施入0.1-0.2的过磷酸钙复合肥,加入10%-20%过筛炉灰,提高土壤通透性。
  二、栽培管理
  1.播种育苗
  播种繁殖是羽衣甘蓝的主要繁殖方法,播种时间一般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定植期为8月中下旬。控制好播种时间是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播种过早,生长后期老叶即开始出现黄化,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而且管理期延长。播种过晚,生长后期因受露地温度影响,出圃时叶丛冠径达不到所需规格。
  一般羽衣甘蓝播种可在露地进行,播种前搭好拱棚架,旁边预备塑料薄膜,大雨来临前及时覆盖,以免雨水冲刷降低出苗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整地做苗床后浇足底水,播种后不用再次浇水,一般采用撒播方式播种,下种要均匀,播后覆土厚1cm,播种温度保持在23-25℃,具有2-3片真叶时分苗一次,幼苗期保持床土湿润,移栽前土壤见湿见干。
  2.适时定植及管理
  播种40天左右,当幼苗长出4-6片叶时,可定植于盆中,定植前可用20%克百威颗粒拌匀到基质中进行消毒和杀虫处理,在上盆时,一定不能将幼苗的心叶埋住。羽衣甘蓝耐瘠耐肥,在瘠薄土壤能生长,但品质差,易老化,所以,要获得优质产品宜选择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壤土,定植前一天种植,床内浇一次透水,使定植时基质保持湿润,定植深度5cm,密度25株/㎡,在定植后的7-10天,要保持土壤湿润,若缺水将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影响高度,降低等级。
  浇水。定植初期特别需要控制水分, 湿度要保持在70%左右,太干不利于小苗根部吸收水分和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生长中、后期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浇水时把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以利于植株根系的伸展,浇水过多会造成沤根并易生真菌性病害,过干则会导致底部的成熟叶片黄化脱落。
  土肥。羽衣甘蓝生长迅速,幼苗需肥量大,要及时供应充足的肥分,定植后每七天施肥一次,当羽衣甘蓝叶丛冠径长至20cm时,改为半月施一次肥,此时由于高氮肥影响叶片变色的速度和程度,应少施尿素,多施复合肥,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羽衣甘蓝的病害较少,主要有软腐病和霜霉病两种。(1)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相应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霜霉病。发病的初级阶段,需要及时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等,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虫害。(1)蚜虫。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蚜虫在羽衣甘蓝叶上以及嫩茎上大量群聚刺吸汁夜,形成褪色斑点,使叶片变黄,卷缩变形,植株矮小,使花梗扭曲变形。此外,蚜虫可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极大的危害。一般在初发阶段,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0%的一遍净3000-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2)卷叶蛾。即卷叶虫,幼虫常将叶片用丝卷起,躲藏其中进行取食。具体防治方法如下:冬季通过集中烧毁周围枯草以及落叶来有效消灭越冬虫体。及时摘除或直接捏死发现的卷叶虫虫苞。大量发生卷叶虫虫害情况下,可以用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喷杀。(3)菜青虫。成虫白天活动,在叶背产卵,幼虫群居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危害,早晚于叶背、叶面或嫩梢处取食,受害叶片呈缺刻状。防治措施有人工捕捉幼虫;当其数量较多时,需要及时用辛硫磷或杀螟松1000-1500倍液进行喷杀。
  参考文献:
  [1]黄凌晖 《观赏型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12.3).
  [2]焦延魁 《华北地区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
  [3]杨小梅 《观赏蔬菜羽衣甘蓝盆栽栽培技术》 新农村:黑龙江(2013.18).
  [4]何永梅《羽衣甘蓝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北京农业(2007.2).
  作者简介:太建虹(1974―)女,汉语,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