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井冈山 风景自在曲水流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井冈山,如一卷素净的水墨丹青,缓缓展现在经过长途跋涉后的我们眼前。险峻雄奇的峰峦、千姿百态的奇石、壮观的云海日出、多姿多彩的瀑布……无不深深吸引着千里之外的我们前去寻找。
  终年不断的彩虹
  春日里,我們乘上开往井冈山水口景区的公共汽车,沿着山路行进。穿过大井,便到了水口的入口处。一条山溪从远处静静地流过来。我们走在一条深深的峡谷中,两边尽是悬崖峭壁,悬崖上茂密的大树铺天盖地,满目青翠,路边一丛丛不知名的小野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耳边是潺潺的水声,据说就是前方的瀑布声。
  一路上,导游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彩虹的奇妙。而我,却越走越犯疑: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峡谷,连太阳都看不见,哪来的彩虹?待我们登到高处,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起来。这里虽然仍是峡谷,但地势开阔多了,阳光普照,刚从幽暗中走出来,此时竟有些睁不开眼来。原来听到的潺潺水声,现在变成了轰鸣声。导游告诉我,彩虹就在前面不远处了。
  刚拐过几道湾,忽然一阵寒风挟着水汽迎面扑来,仿佛突然下起毛毛细雨来,但见周围的树叶上都沾满了水珠,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眼前,出现一条巨大的瀑布,像银缎般从上面倾泻而下,分成两级,银花飞溅。我顺着瀑布的流势向谷底看去,啊,彩虹!果然有一道彩虹!赫然横贯谷底,足有30多米,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那么绚丽,真是美丽极了!再仔细凝视,竟然还是双虹呢,只是一道清晰,一道略淡一些。想不到大山之中有此奇观,我不由得看呆了。
  导游笑着问:“怎么样?名不虚传吧!”不等我回答,导游又拉了我一把手说,“走,到下边去看。”我顾不得鞋湿路滑,跟着导游下去,边走边贪婪地看个不停。奇怪,这彩虹好像跟着人走似的,人往下走,彩虹也往下降,我连忙向上跑几步,彩虹又上升了!此时的彩虹,已经不再是一道斜线,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弧形。仿佛从银缎似的瀑布中间穿过,又仿佛是别在银缎上面的一枚巨大无比的七彩别针,与银缎交相辉映,光彩夺目。我对着这奇景,足足看了1小时,不忍离去。
  导游见我如痴如醉的样子,笑着说:“你还没看到最好的呢,若是运气好,瀑布前还会看见七八道彩虹,一层一层形成宝塔一样的壮观景象呢!”听他这样说,我自然遗憾眼福太浅。导游安慰我说:“下次再来,有的是机会。水口彩虹有个特点,只要是阳光灿烂的晴天,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对于多情的游人,它是从不吝惜的。”
  笔架山的奇峰怪石
  沿着崎岖的林间小道,登上海拔1300多米的扬眉峰,它是笔架山的主峰。从这里可俯瞰井冈山的全景,那“险处不胜看”的黄洋界、八面山等红军哨口,那蜿蜒逶迤的青山群峰,那犹如嵌在绿色大海中的茨坪山城,以及隐隐约约的盘山公路,都历历在目。
  在陡峭的山脊上,我突然看到突兀的峰顶上有一群“猴子”正在恭听“母猴”的训导,其中前面那只“小猴”微微昂首,看来并不那么专心。哈!原来是一群酷似猴子的巨石。
  拔地而起的天烛峰把我带进另一个奇境,峭壁林立的峡谷中,在飘飘绕绕的云雾里,若隐若现地托出一座圆形石柱,直插云天。圆柱顶端那随风摇曳的青松,恰似一颗跳动着的青蓝色火苗,火苗照得青山碧翠,映得白云如雪。
  当我攀上陡峭的含羞峰时,迷人的孔雀峰又呈现眼前。那略斜而细小的峰顶上长着几株弯弯曲曲的古松,犹如孔雀头上的花冠,沿着凹形的山脊,密密地覆盖着青翠的树林,就像是孔雀的翡翠羽毛。而簇簇白里透红的杜鹃,恰是那孔雀开屏时的英姿。
  十余里长的山脊,真是寸步一景、百步一峰。你看,那酷似老人的千岁岩、那摇摇欲坠的佛手指天岩、那静卧在绿色“沙漠”中的骆驼峰、那怪石嶙峋的松岛、蛤蟆叫天石……呵,笔架山,你简直令人叫绝!
  巨大的“溶斗”
  当飘逸的云雾还在山间游荡时,我已掏出手机把镜头对准了千姿百态的十里猴头杜鹃林。井冈山素来以杜鹃闻名于世,仅已查明的就有30多个品种,它们在峡谷里、山溪旁、峭壁间、山坡上,红的、白的、紫的、黄的,色彩缤纷,生机盎然。其中,特别令人倾倒的,就是这笔架山上的十里猴头杜鹃林。你看,它背倚蓝天,面向深壑,沿着狭长陡峭的山脊,绵延十七个山峰,形成了长达10多里的杜鹃长廊。这些猴头杜鹃,伸着七曲八盘的10多米高的枝干,开着簇簇层层的粉红色花朵,似一片花的海洋。远远望去,蜿蜒起伏,好似一条花的巨龙,腾飞在层峦叠嶂的碧海中……
  山风,隐隐送来沁人心脾的杜鹃花香;山风,悄悄地传来阵阵迷人的松涛声;山风,也把那朵杜鹃花轻轻地抛在我身上,仿佛催我快把这人间罕见的十里杜鹃廊,通过手机镜头介绍给每一位热爱自然的朋友!
  看过秀丽的峰峦,见过起伏的山丘,登过高险的峻岭,但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奇景:一大圈陡峭的石壁环绕着一个深陷的巨型山坑,形状好像一只大漏斗,又像一口大铁锅。这一奇景就是四川省南部兴文县的“锅圈岩”,又名“漏斗岩”,地理学上的名称叫“溶斗”。
  这座巨大的溶斗,或者说“大铁锅”,上口直径为650米,石壁圈呈45°逐渐向中间倾斜,底部好似巨大的尖形锅底,其下口直径也有490米,深度达208米。曾经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著名的阿里西波大溶斗,直径只有330米,深度不过70米。所以,今天科学界已经公认兴文大溶斗是世界第一大溶斗。
  站在大溶斗石壁的半腰处,环视四周刀砍斧削似的峻峭石峰,那青灰色的绝壁上,有无数直竖的条纹,壁上有不少小溶洞,洞口垂有钟乳石,还有许多乌鸦的巢穴。这一雄奇壮观的地质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据专家研究,在远古时期这里是地下大水潭,后来变成了大溶洞。在100多万年前,溶洞顶部坍塌,逐渐形成了大溶斗。仰望峰顶,在四壁边上长着稀疏的草木;俯视四壁斜坡和溶斗底部,在乱石与杂草间,开垦着一块块种着庄稼的梯田和坡地。导游告诉我们,如果下到溶斗底端,抬头仰望,看到的天空犹如一个小小的天窗,还可以听到波浪翻涌声和滴水声。如果你呼叫一声,就会有许多响亮的回音在溶斗之中回荡,犹如巨大的天然回音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3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