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原则,史料教学也已成为近些年教学改革的热点和教学的常态。但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史料过多过难、史料脱离教学核心目标、过于强调史料而忽视历史讲授等。因此,历史教师在选取史料时,应该多渠道搜集史料,多角度精选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再加工,要让史料为教学目标服务。唯有如此,史料教学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科学;史料教学;教学效率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原则,史料教学也已成为近些年教学改革的热点和教学的常态。然而,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史料过多过难、史料脱离教学核心目标、过于强调史料忽视历史讲授等。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问题。
  一、多渠道搜集史料
  教师习惯从课件、教学杂志或专业书籍上选取史料,实际上教材中就有很多史料可以用来说明问题。比如在讲授“太平天国”一课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时,教材中小字部分就详细介绍了定都天京后天国领导层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的问题,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该段史料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尤其是教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除此之外,学生平时做的历史题目中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史料,我们可以从中选取典型的史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一道选择题给出过这样一段史料——《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砍死。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将这一选择题拿出来让学生去阅读和思考,学生就能很容易理解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性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再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有一段材料——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有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类似这样的材料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留心搜集。
  二、多角度精选史料
  教学最基础的工作是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结论,以此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但是对史料的运用要适当,否则就可能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如当前史料教学中,一些教师异化了史料教学,少则十几条多则二十几条的史料将一堂完整的课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就在教师一段段的史料分析中枯燥地完成了历史课的学习。这样的历史课堂缺少了灵魂,也缺少了历史课堂那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教学感受。
  英国著名历史教育学者唐纳德·汤普森说,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筛选和精简史料,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冗长的史料不适合课堂教学,这也应当成为教师进行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史料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历史教学要通过适度、适当的材料有效展示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脉络,通过分析探究史料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头脑中要有主题意识,材料的选择应由教学主题统领,史料与史料之间要形成紧密的联系。在复习课中多选择一些材料进行教学,既可以落实课标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史料的选取不能脱离学习和教学实际,要围绕历史课标展开,要注意努力做到紧扣历史课标,只有这样复习才会高效。
  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指出,“現在有一种倾向,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晒’学术权威,特别是国外学者的论述,以此显示很有学问,甚至把这些论述当作对历史问题定性或定位的依据。我觉得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权威主义倾向,和过去动不动就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语录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应该说,在教学中适当地介入一些前沿学术观点对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凡事都有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不能脱离教学主题。
  史料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材料于无形之中或尽可能减少生硬使用材料的痕迹,最终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对史料的植入要有一定的情境创设,要把史料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教学中,而不是生硬地让学生去分析史料。李慧军老师在《心灵关照、智性涵养与理性情怀的滋育》一文中指出,“必要的时候,历史材料可以故事化、通俗化,甚至诗性化。情感和意象因素在特定的课题或环节中的适时介入,不仅不会削弱历史的严谨性,相反,它会在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互中,在课堂中人与历史中人的心灵对话中同起同伏。”总之,史料是教学的工具,最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对史料进行再加工
  有些史料很长,全部用起来会加重学生负担,不利于问题的说明,教师可以省略其中无用的部分,用省略号加以替代。还有一些文言材料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学生无法理解,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注释或翻译。一位叶姓老师在讲四川民俗文化时曾引苏东坡《猪肉颂》中的一段话——“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该教师对其中生僻字“罨”特意加注拼音,显然考虑到了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因素。
   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提出问题后再给出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探究史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给出的材料应注明出处,等等。唯有如此,史料教学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2]雷志伟.浅谈“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以“辛亥革命”一课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
   [3]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
  (责任编辑:赵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