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羔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生羔羊出生后,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消化功能还不完善,极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症状。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危害程度较大,一旦发生,很容易大面积传播,造成羔羊死亡,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主要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帮助。
  关键词:羔羊;腹泻;发病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074-02
   隨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羊饲养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羊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的隐患。羔羊腹泻病是新生羔羊常见临床疾病,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即使经过治疗得以康复,其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饲养价值不高。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广大养殖场(户)应高度重视羔羊腹泻疾病的防治,做好羔羊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工作、合理治疗等工作,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1 发病原因分析
  羔羊腹泻病多发生在初春、秋末以及冬季等寒冷阶段,或是在气候温差较大的季节交替时期。当给羔羊饲喂冰冷饲料、突然更换饲料、饲料配比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引起羔羊腹泻。羔羊胃肠道黏膜发育不全,胃液酸度低,酶的活性低,在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胃肠道内容物发酵不全后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使食糜的氢离子浓度改变,给肠内细菌创造了有利于繁殖的环境,因此病原菌的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羔羊发生腹泻[1]。具体原因主要归纳为外源病原微生物感染、饲养管理不当、母羊患病。
  1.1 病原微生物感染
  引起羔羊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轮状病毒以及肝片吸虫和双口吸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会造成羔羊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发生紊乱,造成消化道内环境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羔羊出现腹泻的症状。寄生虫感染会对肝脏和前胃黏膜等消化系统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羔羊消化功能异常,引发羔羊腹泻的发生。
  1.2 饲养管理不当
  新生羔羊未能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导致机体免疫水平较低,抵抗力较差。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圈舍打扫清理不彻底,没有严格进行消毒,圈舍条件简陋,通风不好,温差较大,阴暗潮湿。人工哺乳没有按照定时、定量、定温的原则进行,饲料配比不合理,品质不好,采食了霉变饲料引起中毒性腹泻。
  1.3 患病母羊引起
  如果母羊患有乳腺炎等疾病,母羊体内存在的大量致病菌会通过乳汁侵入羔羊体内,从而导致羔羊腹泻[2]。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通常羔羊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身体虚弱,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病情出现腹泻症状,排绿色、黄绿色、灰白色水样粪便,气味恶臭,体温突然升高到39℃以上,随病情继续发展,羔羊腹泻加剧,粪便内可见脓性黏液、絮状乳或是少量出血,羔羊出现脱水症状,眼窝塌陷,心跳和呼吸加快,最终衰竭而死。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羔羊腹泻,其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病程较长,粪便中可混有血块,可能引发败血症。沙门氏菌主要以急性腹泻为主,可能引发急性毒血症。病毒引起的羔羊腹泻,粪便呈水样。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粪便中混有大量的肠黏膜,腹泻症状容易出现反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在粪便中看到未消化完全的饲料。
  死后剖检可见,病羊颌下淋巴结肿大。心包内有积液,心外膜点状出血;腹腔有恶臭味积液,肝、胆囊、脾等脏器肿大,并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充血发红,小肠黏膜脱落,大肠黏膜出血,直肠内有黄色黏稠物质残留。
  3 诊断
  羔羊腹泻病可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还要进行实验室检验得出。实验室检测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羔羊的肝、脾组织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和5%鲜血平板,在37℃条件下培养14~18 h,然后观察菌落形态,挑取疑似菌落进行平板划线培养,再进行分离纯化并染色镜检,将纯化后的单个菌落生化分析鉴定,进行确诊。
  4 防治对策
  4.1 加强饲养管理
  确保新生羔羊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初期母羊哺育羔羊能力较差,要做好人工哺乳,人工哺乳方法要规范。羔羊进行适时补饲,训练采食草料,同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补饲饲料品质优良,禁止饲喂霉变、冰冻饲料。加强日常管理,避免因应激而引起腹泻,做好圈舍的清扫与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环境内各种污物,减少环境内致病微生物的数量。给羔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环境通风和防寒保温工作。
  4.2 免疫接种
  为防止羔羊出现不良反应,不能直接给羔羊注射疫苗。母羊可在产前35~40天接种四联苗(即羔羊痢疾、猝狙、羊快疫、肠毒血症),能够预防感染魏氏梭菌病而导致的腹泻;在产前21天注射K88、K99等双价基因工程苗,可有效预防感染大肠杆菌而导致的腹泻[3]。与此同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母羊感染其他病菌,降低羔羊感染疾病的概率。
  4.3 加强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在妊娠后期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对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初乳的品质以及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这对新生羔羊能否获得较高母源抗体保护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母羊妊娠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配比饲料,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充足补充,要精细化饲养,及时喂料,给足饮水,促进母羊产后分泌乳汁充足,以满足新生羔羊的生长需要。做好产后母羊和新生羔羊的护理,尤其是加强弱羔护理,避免羔羊窒息、饿死、冻死。
  4.4 合理用药
  目前,该病在预防和治疗上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可在羔羊出生后7天内,灌服环丙杀星或者恩诺沙星。为防止腹泻羔羊脱水,应及时补水、补盐和补糖。临床实际用药时应考虑抗药性因素,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该病也可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达到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健脾利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俊仙,章建喜,麦尔哈巴·穆太力普,等.羔羊腹泻的诊断与治疗[J]. 畜禽业, 2018(8):121-122.
  [2] 马晓燕.羔羊腹泻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畜牧业,2016(Z1):19-20.
  [3] 李建平.羔羊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 2018(9):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