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肉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烈性、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且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够感染,尤其是1周龄的雏鸭易发,成年鸭感染后往往不出现发病,而作为该病的传染源。如果混合感染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会导致病死率升高。如果诊断不当或者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雏鸭大量死亡,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养鸭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关键词:肉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免疫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056-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鸭肝炎病毒(DHV)是一种微RNA病毒,当前已经共发现3个血清型,分别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属于星状病毒,而Ⅱ型、Ⅲ型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如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能够生存10周左右,在潮湿的粪尿中能够生存超过1个月,即使在37℃的20%的来苏水中也可生存1 h。
  1.2 易感动物
  在自然暴发情况下,只有雏鸭会出现发病,通常是小于4周龄的雏鸭易发,特别是5~10日龄的雏鸭最容易发生,成年鸭即使感染也不会表现出症状,且产蛋率没有变化,且血清和蛋黄中都存在中和抗体。近几年,有报道指出30~60日龄鸭子也常出现发病。一般来说,雏鸭越小日龄感染,具有越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1.3 发病原因
  接触感染。该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主要是直接接触病鸭或者污染病毒的人员、饲料、饮水、垫料、工具等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等。另外,野生水禽也可能携带病毒,康复病鸭也可在1~2个月内排出含有病毒的粪便。
  免疫不当。养鸭场没有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免疫,通常在疫病暴发后才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严重损害养鸭业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暴发则没有问题,只要暴发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其他原因。饲养管理不正确,舍内温度、湿度过高,環境卫生不良,鸭群饲养密度过大,相互拥挤,摄取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都会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2.1 鸭群
  鸭群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部分极度沉郁,往往呈卧地状,此时头颈会持续向后弯,人为驱赶时行走缓慢,且几步之后又会再次卧伏在地。相比于正常鸭群,饮水量、采食量都明显减少。另外,鸭群会发生剧烈水样腹泻,严重时斜卧在地,双脚呈划水状乱蹬,头颈后弯,呈角弓反张状,部分在地面上不断旋转,表现出神经症状,几分钟至几小时就会发生死亡。
  2.2 雏鸭
  雏鸭患病后,羽毛逆立,缩头上仰,双眼呈半闭或者全闭,眼神呆滞,眼睛流泪,眼眶变得湿润,喙端和爪尖由于存在淤血而变成暗紫色,部分排出灰白色或者灰绿色稀粪,双腿无力,走动摇晃,躯体往往向一侧倾斜,无法跟上鸭群,人为驱赶时不断拍动双翼,且边走边歪倒,无力时蹲成一堆,临死前往往双脚抽搐或者呈游泳状,翻身后死亡或者苦闷状。
  3 病理变化
  病鸭主要是肝脏发生病变,明显肿大,呈黄色或者色泽暗淡,质地变得非常脆,表面存在不同大小的出血点或者出血斑。胆囊也发生肿大、肿胀,含有大量淡绿色、淡茶色或者褐色胆汁,呈长卵圆形。有时脾脏发生肿大,呈斑驳状。大部分病鸭的肾脏呈灰白色,发生肿胀,明显可见树枝状的暗紫色血管。如果继发感染其他细菌,不仅会导致肝脏发生明显的出血性变化,还会伴有明显的败血症病变。
  4 防控措施
  4.1 西药治疗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取1瓶250 mL的鸭病毒性肝炎抗体,加入5支8万IU的头孢唑啉,混合均匀,每只肌肉注射1 mL即可。
  普抗1+1。取1瓶250 mL普抗1+1,加入6支8万IU的头孢唑啉,混合均匀,每只肌肉注射2 mL。
  鸭肝灵(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每只有效量是0.1~0.2 mL,还要配合0.02 mL左右的维生素B。即取1瓶250 mL鸭肝灵,按每瓶适宜250 kg体重治疗使用,即500羽雏鸭,加入饮水中,注意2 h内饮完,且投药前可适当进行2~3 h的控水。
  4.2 中药治疗
  鸭肝康,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主要由板兰根、大黄、龙胆草、菊花、香附、柴胡、川楝子、钩藤、茵陈、甘草按照一定比例组成。治疗用量为每只0.5~1.0 mL,添加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服用,连用3~5天。
  方中板蓝根、菊花清热解毒;大黄和茵陈清热利胆、通便、泻火解毒、活血通经;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热燥湿;川楝子疏肝、止痛;香附理气解郁;柴胡调达肝气、疏肝解郁、透表泄热、升举阳气;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降血压;甘草和中缓急、解毒、润肺、调和诸药。
  4.3 免疫接种
  该病主要采取免疫预防,并配合使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供给足够的多种维生素,提高雏鸭的综合抗病力。一般来说,种鸭要在种蛋收集前2~4周进行免疫接种,能够使后代雏鸭具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感染。
  具体操作是给临产母鸭胸肌注射鸡胚化鸭肝炎弱毒疫苗,间隔14天再进行1次免疫,每次接种1 mL。母鸭免疫后,可避免雏鸭在2~3周内发生感染,保护率能够超过80%。对于没有经过免疫接种疫苗种鸭所产种蛋孵出的后代雏鸭,可在1日龄时给每只皮下或者腿部肌肉注射弱毒疫苗0.5~1.0 mL,也能够得到保护。
  4.4 严格消毒
  环境消毒。消毒前要先经过全面清扫和清洗,避免污物影响消毒效果。确保按正确程序进行清扫和清洗,通常先清扫后清洗,先处理顶棚后处理地面,且从远端向近端操作,先进行室内后进行室外。为确保消毒安全,通常交替使用2~3种消毒药消毒2~3次。
  带鸭消毒。一般采取带鸭喷雾消毒,并确保彻底全面,这样不仅能够直接将潜藏在舍内空气中的病原体消灭,也可直接将滞留于鸭体表、呼吸道浅表的病原体消灭,还可减少粉尘,改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鸭群在小于7日龄时进行首次消毒,之后可根据鸭舍的污染情况进行消毒,建议育雏期每周进行1次,育成期每7~10天进行1次,成鸭每10天进行1次,发生疫情后每天进行1次,另外每次清除粪便后也要进行1次。喷雾量按每平方米使用15 mL计算,确保关闭门窗操作。常用的消毒药为0.1%新洁尔灭、15%百毒杀、0.2%过氧乙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