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探究和知识理论并重的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相当的大的分值比重,同时其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生物探究实验以及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效初中生物教学的进行。但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逆反心理以及教学方式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于出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受限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对此,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8-0087-02
  0 引言
  初中是学生思维模式和自主学习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性格并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无法在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况。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讲解,创新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构建互动教学关系,改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受限、生物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欠缺的状况,为今后更加深层次生物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1 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的意义
  1.1 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比重不够合理。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并重的学科,需要将生物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从而 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却存在着生物课堂教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教师过于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以及对学生生物习题的训练,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2)生物教学方式缺少创新,课堂教学氛围显得枯燥乏味。生物理论知识以及概念性知识的提出、主要历史人物以及背景介绍、生物知识的详解以及例题训练构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主流方式,千篇一律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沉闷枯燥,严重影响了良好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所欠缺,主体参与度较低。初中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较为严重,对于知识的学习有着天然的抵触情绪,面对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和晦涩难懂的生物学科,更加缺少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培养。
  1.2 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意义
  首先,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生本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逐渐深入开来,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保证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发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消极学习状况,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最后,有利于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受限的状况,在互动教学氛围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2 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2.1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环节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良好的课堂教学开端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的课堂导入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吸引到课堂上来。生物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次接触的学科,本身知识体系过于庞大复杂,学生难免会感到陌生和抗拒,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生物知识,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教学案例:在《生物和生物圈》的章节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自制了PPT课件以及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課堂教学导入环节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自然生物圈的央视记录片,从宇宙中宏观放大地球再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以及极圈的片段,然后播放动植物以及各类微生物构成的生物循环系统作为课堂导入环节的开端,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上来,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采用微课进行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绝对支配的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受到限制的状况,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遗传和基因”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同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进行比较的实验以及豌豆高茎和矮茎的杂交试验结果录入教学视频中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观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提出,由教师进行详细解答,实现了师生主体地位的互换,加深学生对豌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对豌豆性状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2.3 采用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重点培养学习成绩高的少数学生,这是为了教育的公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其养成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自主能力,是我们的共同教学目标。知易行难,在现实教学中,总会存在着教师的教学资源偏向学习成绩偏好的学生,降低了全体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迷失了学习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创立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方案,将学生进行分层式教育,对于生物知识基础深厚,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和基础知识较差,思维反应慢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当中,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培养其自信心的养成。   教学案例:在学习《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章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组织,对细胞的提取,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和观察细胞,记录过程等进行分工合作,小組内每个人都有参与生物学习的机会,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印象以及使用显微镜的注意细节。让每位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2.4 合理运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我们不能够固定学生的思维,而必须要合理的引导他们主动积极的思考,让学生不能够被束缚在教材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敢于质疑,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能够持续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进入到学习的良性循环中来。比如说光合作用这部分知识,我们引导学生提问,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氧气,那么植物需要消耗氧气吗?此时很多学生会思考,植物也要进行能量活动,那么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能量是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会释放出二氧化碳,那为什么还说植物可以制造出氧气呢?原来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呼吸作用所需要消耗的氧气,因此我们才说植物能够制造氧气。这样反复的提问,不但解决了问题,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渐成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
  在课堂中我们让学生扮演“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每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采取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从思想情感上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因为进行讲课的是学生本人,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外,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我们可以交给学生,在讲台上讲课的是学生,讨论问题的也是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孩子们在这样充满欢乐和趣味的氛围中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教师角色,也能够有效鼓励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尝试上台当老师的感觉,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主要阐述了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起源和进化等内容,其知识的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认知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娜.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2):321-322.
  [2]赖均青.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4):60+64.
  [3]王丽娜.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58-159.
  [4]佟强.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J].学周刊,2015(03):46.
  [5]任建利.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