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作曲技术理论在工作岗位的实际可应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应深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和需要的职业能力。因此在新时期的教与学中需要再一次明确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在职业能力培养的位置,在未來工作岗位上具备的实际应用价值,以促使未来人才职业培养得到更针对性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师作曲理论;应用价值;
一、高师培养目标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应深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和需要的职业能力。我们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去向一般是进中小学校做音乐教师,另外,群众文艺文化事业单位以及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媒体也需要大量的音乐类创作编辑人才。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因笔者有过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所以深知音乐教师的要求“一专多能”但尤需强调的是“多能”。在中小学校,尤其是城郊、农村的中小学校由于师资的有限,音乐课程不仅不受重视很多音乐教师还被迫从事其他诸如“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面对城乡、农村中小学的未来教师更应注重于作曲系列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全面音乐教学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中至少要能从事“多声部合唱改编排”、“鼓乐队编配”、“音乐欣赏”、 “音乐剪辑”、“简单校本艺体音乐活动课程开发”、“ 校园文化晚会组织编排”等工作。未来毕业生从事文艺事业单位及音乐编辑创作行业的工作也必然都会面临行业歌曲创作、群众合唱歌曲改编、群众性乐队指导编配等工作,这些职业能力正好需要运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知识技能。然而,回望现在的教学状况来说学生们在学习阶段没有充分的掌握这些课程理论与技能,更没有得到良好的实践锻炼,因此,学习的知识与能力就无法满足这些职业能力需要,再一次说明了培养目标与实际能力培养的脱节。
二、作曲技术理论的实际可应用性
如上文所说,作曲技术理论课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课是未来音乐人才走上工作岗位的投入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实际探讨作为基础学科的作曲技术理论课对于未来工作的实际可应用性对于师范院校对学生未来职业定性与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1.歌曲写作:歌曲写作在音乐行业的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技能要求。歌曲写作技能适用于为中小学生谱写儿歌、校歌,也可以将孩子们喜欢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歌曲改编为合唱歌曲,更可以为群众谱写歌颂人民、歌颂乡土的歌曲,促进群众文艺活动的展开。在歌曲写作中除了需要多听多看、善于发现分析身边的事物、多增加生活的积累以外,更需要对歌词、歌曲体裁、音乐主题的写作与发展、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的整体写作与风格把握、合唱歌曲的写作,以及钢琴伴奏的写作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解与认知。
2.小乐队编配:在现在的中小学校中,器乐队逐渐成为学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标配之一。在城郊、农村各类学校鼓乐队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城区的学校更是配备了管乐队与弦乐队。小乐队编配的基础涉及了和声应用、曲式与多声编配的技能知识。由此可知,小乐队编配课程体现了实用性,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和声应用、多声编配等知识,未来的工作只会让更多的中小学对现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产生质疑。
3.电脑音乐制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科技网络越发发达科技应用日益广泛的前提下,对音乐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音乐不再是用记谱本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谱写作品,而是用电脑打谱软件、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直接编配、剪辑音乐。所以,除了四大件的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涉及的电脑打谱、电脑音乐配器也是应该开设学习的课程。当然,我们也应该有认识到电脑作曲作为新事物也只能作为一种基础手段和工具,这些课程的学习也必然是建立在充分学好四大件知识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学生就要面临自学。
结语
相对于其他音乐类事业部门,尤其应该看到农村音乐教育事业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最薄弱的地方,很多农村中小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偏见也促使我们应该加强对未来音乐教师全面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更好配合国家的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可应用性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也能更好的促进对未来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培养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免费师范教育实施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对策研究》[J].人民音乐.2009年12月号
[2]纪欢格.《高等师范作曲课程教学的误区与教改创新》 [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3]《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