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四种病毒性疾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谈论了导致母猪繁殖性障碍的四种病毒性疾病,即猪伪狂犬病、非洲猪瘟、脑心肌炎、猪圆环病毒病,以上四种病毒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可导致母猪发生流产。现简要介绍以上四种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病毒;诊断;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136-02
  1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疾病,该病毒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净化,因此在这些净化地区不再会有猪伪狂犬病毒的危害。
  1.1 临床症状
  如果该病毒进入某个未感染的阴性繁殖群,通常会引起流产和呼吸道症状。处于妊娠期前1/3期的母猪会发生胎儿吸收,导致后期返情;处于妊娠后2/3期或者末期的母猪感染后,分娩时会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仔率升高。一旦过了该病的急性感染期,一部分母猪会潜伏带毒并间断性排毒,此时很难观察到临床症状。
  1.2 防控措施
  目前没有针对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抗生素能预防二次感染。对于繁殖猪群进行疫苗免疫预防,预防效果较好。一旦猪确诊为伪狂犬病时,全部猪群应该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免疫,以减轻疾病的影响和减少病毒传播。若猪场位于猪伪狂犬病毒地方性流行地区,要对猪群进行常规免疫。
  2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是家养猪和某些品种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
  2.1 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毒入侵自然家养猪群,可导致急性非洲猪瘟的集中暴发,在该病毒已感染的猪群中出现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2.1.1 急性型
  急性型非洲猪瘟致死率较高,常常能达到100%,其会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死亡。该病以高热和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常伴有红斑、虚弱、呼吸心跳加速、呕吐、血便、鼻腔和结膜分泌物增多。
  2.1.2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病猪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猪常伴有高热,常见妊娠母猪发生流产。
  2.1.3 慢性型
  慢性型的病猪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迟缓、消瘦),关节肿胀,跛行,皮肤溃烂和肺炎。
  2.2 诊断
  2.2.1 鉴别诊断
  由于猪瘟和非洲猪瘟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以及对易感猪的损伤很相似,包括发热、高致死率和内脏器官出血等,需对这两种病加以鉴别。
  2.2.2 实验室诊断
  检测组织应包括脾、肝、淋巴结和血液。病毒分离也可用于鉴定非洲猪瘟病毒,然后通过是否有血球吸附现象进行确诊。用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血清对感染猪的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或免疫酶染色实验,是比较快速的诊断方法。PCR技术也可以用来快速鉴定非洲猪瘟病毒的存在。
  2.3 防控措施
  对于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消灭该病不仅要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要用杀虫剂和对苯基苯酚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消毒后的猪舍必须空置1个月以上。在重新饲养前,应先将易感的警示动物置于该环境中,以确认已消除该病毒。3 脑心肌炎
  猪的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主要的储存宿主是大鼠,不过小鼠也会传播该病毒。病毒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并导致发病,但猪似乎是最易感的家畜。
  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但其致病性和毒力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A型病毒能导致繁殖障碍,B型病毒能导致心力衰竭,其他毒株似乎比较温和或没有致病性。A型和B型均可见于欧洲(如比利时),但在大部分国家,尤其在欧盟,毒力比较温或没有致病性,且很少从猪身上检测到脑心肌炎病毒。在澳大利亞该病毒的毒株似乎比新西兰毒株毒力更强。佛罗里达毒株、加勒比海毒株和中美洲的强毒力毒株,可对心脏造成损害而致死,而美国中西部地区检测到的毒株则主要引起繁殖障碍。
  当大鼠的数量泛滥成灾时,猪才开始表现出临床症状。猪可能通过接触大鼠或采食被大鼠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感染该病毒,猪与猪之间的传播似乎非常缓和。
  3.1 临床症状
  后备猪或经产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在妊娠末期经常发生流产,紧接着大约3个月内,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的数量会上升,断奶前的死亡率会上升、分娩率下降。感染的母猪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发热和厌食,感染猪群中的断奶仔猪和生长猪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3.2 诊断
  该病的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或者间隔2周采集双份血样,并测定抗体是否升高。
  3.3 类症鉴别
  脑心肌炎病毒易与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混淆,应注意区别。
  3.4 防控措施
  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重在预防。对引入的种猪群要检测是否有致病毒株,禁止引入携带该病毒的种猪。已经有文献报道接种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
  4 猪圆环病毒病(2型)
  猪圆环病毒病(2型)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该病毒是一种极小的DNA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世界范围内的猪群中广泛存在。
  4.1 临床症状
  该病可引起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流产和繁殖障碍,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心肌损伤。在发生心肌炎的猪心肌组织中含有大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可侵害胎儿,如果多数胎儿受到感染,会导致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引起产死胎、产木乃伊胎、胚胎死亡和不育。此外,还会引起母猪返情率上升、产活仔猪数减少。如果大量的胚胎死亡会引起母猪流产,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4.2 诊断
  证实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作用并不容易,因为猪圆环病毒2型很常见,对心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4.3 防控措施
  如果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危害严重时,在后备猪配种前进行免疫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如果发现后备猪群也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应检查后备猪引入程序。一般来说,后备猪经过良好的驯化程序可以避免该病毒导致的严重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