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我国,人工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对人工造林的关注程度。基于此,主要对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通过对保产增收方法和影响高产因素的讨论,指出了人工造林更新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首先对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而后对林区保产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种植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述,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人工造林;更新措施;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S754.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37
  当前,地球环境情况已经越来越严峻,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了改善环境,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进行植树造林。我国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的人工林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及改善作用。人工造林的方法能对森林资源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其所利用的方法是将幼苗、种子等种植到预先规划好的林区,以确保森林资源能得到有效补给[1]。通常情况下,人工造林与人工更新是常用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林区的土壤情况及气象条件,以确保林木能得到合理的保护。
  1 人工造林與人工更新的措施
  在进行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不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措施,而且要密切关注林木的生长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更新操作,以确保林区生长情况良好。通常情况下进行人工造林及人工更新有以下3种方法。
  1.1 播种造林及更新
  利用播种的方法进行造林及更新林区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措施。此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种子播种到预先选定的林区即可,减少了林区育苗及种植等环节,有效节省了人力及物力方面的消耗。但是利用此种方法也有着一定的缺限,那就是种子的用量较多,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的:1)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杂草对于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2)种子很容易受到虫鸟的损坏。所以,利用此种方法进行造林及林区更新时要选择种子量较丰富的品种,同时要求种子颗粒较大且易发芽。
  1.2 植苗造林及更新
  植苗造林及更新的措施是在人工造林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将幼苗植株直接种植到选定的林区内。利用这种方法造林时,因为幼苗已成长到一定程度,所以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成活率较高。同时,利用植苗进行造林及更新时对于林区前期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可在短时间内使林区生长到预期的程度。但是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对于人力、物力等的消耗要较播种造林的方法高很多,特别是对于幼苗的栽培及管理,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林的成本。为确保植株在移栽的过程中能有较高的成活率,则要保证植株内部的水分平衡,这需要对幼苗的水分消耗与吸收情况进行科学把控,以避免其因脱水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死亡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幼保持苗植株水分,常用的方法有枝叶修剪、截干、浸水、化学药剂蘸根或蘸泥浆等;同时,在移栽的全部过程都要确保植株水分充足,包括起苗、分级、包装、运输、栽种等环节。一般情况下,植苗造林采用的方法是穴植法[2]。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栽种时,第一步是挖掘种植穴,要确保种植穴直径大于植株的根系直径,而且要上下一致;第二步是进行栽种,此时要利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实行,即首先将苗木放入洞穴中,埋土到深度的2/3处,提一下苗以确保其根部顺畅不窝根,之后将土踩实;之后再将剩下的1/3空间填满土壤并踩实;最后在表面盖上一层浮土。植苗造林及更新的种植方法在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而在北方则只能在春、夏、秋三季进行[3]。
  1.3 分殖造林及更新
  分殖造林及更新是将分长势较好树种的部分营养器官种植到林区。这种方法既能较完整地保持林区原有树木的本体性状,又能培养出较优良树种。这种种植方法能避免在育苗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消耗,可有效降低造林成本,在条件满足时可适当扩大其应用范围。但是利用此种方法对于嫁接本体的要求较高,要确保本体具备无性繁殖的能力,以保证嫁接后的苗木能有较高的成活率。分殖造林可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插条法、插干法、埋干法、地下茎法等,每种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插条造林应用较为广泛,其采用树木的部分枝条作为插穗,将其种植到预定的林区。通常插条要生长1~3年,粗度达到1~2 cm,选定的长度要达到30~70 cm。扦插的深度则要根据地质情况决定,干旱林区的扦插深度要较地面低,湿润林区的扦插深度要较地面高,一般高出3~5 cm。一般情况下,分殖造林工作在春秋两季开展,也可在雨季开展。
  2 保证人工造林产量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森林种类分为多种,而人工造林应用最多的是用来种植用材林,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种植用材林时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获得相应的木材资源。所以,要选择生长迅速、产量高、质量好且相对稳定的林木品。为达到上述标准,在进行人工造林时要遵循下列3个原则。
  2.1 进行遗传改良,选择优秀品种
  为确保人工造林取得更高的产量,在挑选品种及育种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品种优化,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及各方面的抗性。
  2.2 科学搭配品种,提高整体产量
  人工造林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不同品种的搭配间种,通过对林区结构的合理构建来提高林木的整体产量。进行品种搭配时,要密切关注不同品种的互相促进作用,通过对植株密度及高度的合理混搭来构建出科学的间种方法,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及质量。
  2.3 精心照料林区,营造适宜环境
  要想确保林木能茁壮成长,就要为林木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这需要管理人员对林木进行精心的照料,不但要及时为林木补充水分、养分,而且要在雨水过多时及时排涝,进而提高林区树木的最终产量。   对人工造林区进行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所涉及的培育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因此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林木进行及时的调控管理。通过对林木管理工作的大量实践研究得出,在进行人工造林时,要充分考虑树种生长所需的环境,挑选最适宜的栽种地;挑选植株状况良好、较为茁壮的幼苗进行栽种;不同品种的间作情况要科学合理,互相促进;对栽种地要提前进行松土等处理,精心照料林区树木,以此来达到林木生长迅速、产量高、品质好获得更高经济收益的最终目的。
  3 进行人工造林及更新时的注意事项
  3.1 环境因素
  在进行人工造林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林区所处的环境條件,这包括其土壤情况、光照情况、降水情况及温度变化情况等。为确保林木能有着较高的成活率,则必须要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将林木种植在适合其生长的地区,不能强行将其种植在条件不满足的区域。在进行人工造林时,一定要对预定区域进行多方位的查看,挑选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树种,以确保造林能取得预期的目标,进而提高林木的产量及质量。
  3.2 间作因素
  在进行人工造林时,还要考虑树种的间作情况。一般情况下,进行人工造林时可挑选的树木品种有很多,而在实际种植时也会一次性种植数种品种,以此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4]。在造林过程中通常不会只挑选一种树种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其内部不能生成自然的生物链系统,进而极易出现严重的病虫害情况,导致林木减产、降质。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植物与动物间的相生相克情况进行混种,以此来提高其整体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林区的健康生长。
  3.3 种植密度因素
  林区树木的种植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树木的根系生长范围都要较大,为确保其能健康成长,一定要为其预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利用种子造林的品种,在植株地上部分成长的同时其地下根系也在迅速地成长壮大,而且在其根部成熟后还会进行定期的自动更新,这属于其生长规律,是不可利用人工进行干预调节的,种植密度过小轻者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的就会导致其死亡,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4 结语
  人工造林在森林面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整体环境,其对环境的有益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工林区不但对生态资源建设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人工造林保产增收各项操作的实施及对于人工造林及更新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关注能有效提高林区树木的产量及质量。由此可见,人工造林及更新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诗梅.论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7):94.
  [2] 许文滨.论如何加快造林更新的速度与质量[J].民营科技,2017(2):182.
  [3] 郭晓丽.人工造林技术及成活率提升的措施浅谈[J].中国林业产业,2017(4):196.
  [4] 吕勋业.试论落叶松人工造林和人工抚育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24):70.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