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油田热采分层注汽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扶余油田类稠油油藏采收率低,难采储量一直没有寻找到有效动用方法,热采井受能量制约,热采后产量递减较快,老井多轮吞吐后地层能量下降,近井地带剩余油减少,通过对多轮热采影响因素分析,总结选热采选井技术方法,优化热采施工参数,分层注汽工艺配套技术研究,解决热采井效果逐轮变差的现状,形成提高热采效果的技术对策和相关配套技术,实现扶余油田类稠油油藏未动用储量资源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类稠油;分层热采;多轮吞吐;注汽参数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扶余油田类稠油地质储量为**万吨,采收率仅为**%,未动用资源潜力大。目前类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开发水平低,难采储量一直没有寻找到有效动用方法,形不成开发规模,制约油田进一步发展。
2热采分层注汽技术研究
研究思路是以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为目标,针对扶余油田多轮热采增油效果变差问题,通过对历年多轮热采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地质选井及优化施工参数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热采分层注汽技术,在保证热采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热采瓶颈问题,为扶余油田稳产上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重点强化了油藏地质认识,针对不同特点的井提出不同地质需求。强化油藏储层非均质认识和各砂体渗透率非均质性状况,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针对前几轮热采中吸气差异大的层位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实施分层注汽技术。
2.1剩余油认识
间隔时间、轮次决定了近井带剩余油的富集程度。间隔时间越长,能量恢复越好,越多的剩余油通过渗析作用及注水被驱替到油井。轮次越多,近井带残余油饱和度越低,能量越低,纵向采出程度差异越大。
2.2汽驱前缘认识
注汽井蒸汽的主要扩散方位为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及顺物源方向,与主力砂体的分布具有对应性。注汽井蒸汽的主要扩散范围和方位与采油井形,成的注采关系的分布具有对应性。波及长度约为20-80米不等。为减水计量误差,首先对油井产液间歇,代表性计量时间的确定尤为关键。
2.3层间非均质性认识
两套层必须渗透率差异较大,分层累产差异较大。隔层是在3米以上的纯泥岩,保证遮挡作用。
纵向上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吸气差异大,低渗层剩余油富集。从吸气剖面看,纵向层间差异较大,渗透率较高的上部吸气明显。扶余油田热采井纵向差异较大,多轮热采后强吸汽高渗层形成大孔道。
2.4分层注汽参数优化研究
注汽参数优化必须在油藏认识基础上,根据热采井不同位置确定不同的施工注汽参数。借鉴压裂参数设计,在强化剩余油状况、油水井注采关系,水驱规律、能量状况、分层产状认识等基础上开展优化分层注汽参数研究。
2.5分层注汽配套工艺技术研究
了实现地质分层注汽需求,开展分层注汽工艺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井下配套分层注汽工艺管柱,填砂分层注汽技术,新型压井液研究。研究形成了分层注汽配套工艺管柱,针封堵上部油层,对下部油层注汽,形成了配套分层注汽管柱。研究形成了填砂分层注汽技术。针对上部油层注汽的需求,采取下部填砂,封堵下部油层,实现上部油层注汽。
3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
3.1分层热采实施效果
利用厂内锅炉开展热采,已实施完成28口井,已下泵19口。平均单井增油55吨。针对层间吸气,动用程度差异,开展分层注汽试验。分层注汽选井选层原则:发育多套砂体的多轮热采;层间渗透率差異大的井;动用程度差的低渗层。
3.2分层热采经济效益评价
研究过程中,通过试验逐步把选井优化参数、配套工艺技术等推广应用的热采措施实施中,累计实施热采分层注汽11井次,目前累增油1138吨,预计周期内累增油2500吨。项目主要费用为措施费用,总投入费用309方元,产出452万元(吨油按目前油价40美元/每桶),投入产出比1:1.46,去掉投入后净效益143万元。在低油价下,经济效益仍然很好,值得逐步推广应用。
4结论
热采技术是扶余油田类稠油区块难采储量动用的有效开发技术,在油田稳产上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开展试验,形成了热采井优选及时,施工参数优化技术,分层注汽工艺技术等配套技术。并应用到热采措施工作中。技术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热采效果,保证了低油价下的经济效益:①分层热采井优选技术在有藏认识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热采选井的针对性,准确性,为提高热采效果奠定了基础;②分层热采技术有效解决了纵向储层非均质性造成的动用程度不均的问题,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③分层注汽注汽量明显低于混注,蒸汽利用率较高,费用减少。每口井少注400方,节约天然气费用3万元;④注汽量减少的情况下,分层注汽效果较好,分层注汽有效提高了热效率;⑤纵向多层,且渗透率差异大的井,隔层满足分层注汽,以分层注汽为主,确保单层合理注汽量;无法分注的,要充分研究纵向上的非均质状况,与注水井注采关系强的井要控制注汽量,防止水窜;⑥注汽期间,根据注汽压力状况及时调整注汽参数,十避免水窜,提高能量的关键环节;⑦配套注汽工艺技术的成熟为分层注汽实现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倩,提高稠油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3,40(15):115-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