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而所有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参与。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健康水平 个性教育
一、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有效参与的先决条件
伟大的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当中,现实中有的同学爱打篮球、有的同学爱踢足球,这就是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但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靠后天的培养形成的。假如姚明从小不接触篮球,他在篮球方面的天赋就不会被发现,正是他父母培养了他对篮球的兴趣,才造就了一代华夏的“国宝”。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正是带领学生认识运动、接受运动、最终达到喜欢运动的人。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种调节学生兴趣的技巧和方法。如我自制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具,对原有器材的开发,针对学生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安排些分组竞赛内容。这些对学生的心理气氛和活跃课堂气氛是十分有效的。使每个学生能够愿意参与,我要参与,从而使教与学的双方形成和谐的整体,在高涨情绪和热情的状态下,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仔细揣摩动作,愿意参加练习,并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应。
例如,我在教广播体操时,我发现靠教师喊八拍口令学生们注意力差,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是很高,于是我选择了一些比较符合高中生爱好的动感音乐,让学生配合音乐节奏来学习体操效果非常显著,利用音乐消除了疲劳感,带动了兴趣,从而建立友谊,平等,相互尊重(保护学生的兴趣的积极性)、互相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是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
过去,教师只关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学生被视为掌握知识的容器。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在新课程改革的倡议下,学生被视为生活的主宰。
对知识有渴求的人,教师要做的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后再由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解开迷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我在给学生上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课时,打破常规,先只告诉学生这个项目最终目的是使铅球抛的远,让学生试着抛,摸索怎样能掷的远,学生带着疑问,试抛几次后,互相交流、讨论。有的同学就发现了平着抛,铅球很快就会落到地上,向斜上方抛,铅球会被拋的更远。这时我肯定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又结合高中物理知识讲解为什么向斜上方抛得远,学生们体会到主动学习的成就感,课堂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以教学方法上改进,实现学生有效参与的结果。
1.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在教学腿部肌肉练习活动时,例如,教师可利用创设教学场景的方法,来构建各种动物奔跑、跳跃的场境,让学生独立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跳跃姿态,教师尝试示范性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对“动物”(如兔子、袋鼠)进行分类,看看哪种动物跳得最快,姿势如何。这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跳跃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实心球教学,从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只要求学生一遍遍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教学将很枯燥,很无趣,学生将很讨厌这样的联系活动,感觉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想象和创造,如前方有敌人,请同学投掷炸弹将其歼灭,或精卫填海的创新举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将积极练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创新的素养,还可以积极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练习要求。
2.在“以人为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学生是主观能动的本体。所有的教育影响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和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学生,学生是是体育实践的主体,还是积极思维的主体。在体育练习活动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做一些教师认为“错误”或“自创”的动作。我记得当我在教导背越式跳高的“仰卧、推起、成桥”准备活动时,我发现一个学生正在“弯腰、变桥、双手撑地”动作和轻松,身体很舒展。在这一点上,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先让他完成了“仰卧、推起、成桥”的教学动作后,我让他面对全班学生,让所有学生欣赏他的,弯腰、变桥、双手撑地的自创动作。让全班学生在完后“仰卧、推起、成桥”这一动作的前提下学习和仿照做这个动作的同学。当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失败了,但在失败的学生中又出现了“钻桥梁”的独特动作,这难道不是创新素质能力的体现吗?
3.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积极推动合作学习
教师在小组合作练习中抓住机遇,创造群体之间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组进行练习各种动作。教师首先分配学习任务,并用肢体语言设计适合高中生流行的体育运动或跟体育相关的各种流行游戏。通过讨论、沟通、展示,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体育练习的任务。一些学生设计了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撕名牌(短跑)、踢足球等其他有意义的体育运动。其中,“打保龄球”的设计是这样的:一人先站于草坪前做“球”,相距三米处,有六位同学蹲下背对“球”做“瓶”。“球”在经过几个前滚翻后,碰到“瓶”后,“瓶”一个个前滚翻倒下。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设计师和每位参加者真正体会到体育创新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不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索,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集体结晶。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挫折教育是有效参与的手段
由于受教育者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只有激发兴趣和创新教学方法并不能保证课堂上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运动当中,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学生身体条件好能力强、有的同学则反之,针对这样的情况,体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细腻,更加具体,在课堂上是学生的全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收获。
例如,我在高二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当中,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分成强弱两组,配以不同强度的训练,来实现有效参与。另外,发挥教育改革賦予教师对课堂内容选择的自主权,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有锻炼价值的运动,丰富我们的课堂。如滑板车、旱冰鞋、街舞等,学生有了自主选择运动方式的权力,就会自主地加人到运动中,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和保护。
还有一种不能有效参与课堂运动的学生,对运动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有一种恐惧感,只旁观不敢亲身体验,这就需要体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克服挫折教育。如在跑中设置障碍,锻炼和加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体操跳箱这节课上,有的同学表现出害怕,不敢完成动作,这时我对他说些鼓励的语言:“试一试,能行的”“我们面对困难不应后退”或说“来,老师帮助你完成”。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反复几次就能够独立完成动作了。这种做法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如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可以真正调动起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起来,把这些兴趣体现到具体的运动中去,就会使我们的体育课堂生动而有活力,真正体现体育课的价值,真正达到了学生有效参与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