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海市崇明环岛景观道(南段)景观方案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上海崇明区举行《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40)》总目标建成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成为全球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以上海市崇明环岛景观道(南段)景观方案设计项目为例,浅析上海市崇明环岛景观道规划设计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生态物种多样性;绿色生态屏障
  1项目背景及项目定位
  1.1项目背景分析
  崇明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枢纽节点,地处上海大都市北翼,与主要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形成带状发展轴线。
  1.2生态格局分析
  上海市域空间生态间隔带,是沟通联系中心城与外围绿化空间连绵发展的纵向间隔绿带,崇明生态廊道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生态屏障,是21世纪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
  1.3崇明历史演变
  崇明岛的历史演变犹如树的年轮,长江将上游大山高原的精华汇聚到这里,在长江口岸逐渐形成肥沃、物产丰富的河口沙洲,岛身形状不断演变,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中国第三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1.4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规划新北沿公路至陈家镇东滩东旺沙港北支,全长约120km。一期范围西起规划新北沿公路,东至城桥新城张网港,长约45km。二期范围西起城桥新城张网港,东至陈家镇东滩东旺沙港北支,长约75km。
  1.5生态分析
  崇明岛是典型的河口沙岛,河道密布,土地肥沃,滩涂资源丰富,土壤性质包含6类,为黄泥、黄夹沙、夹砂土、小粉土、粉泥盐土、黄泥盐土、黄泥轻盐土7个土类分布。土质以轻壤和中壤为主,并含深度不一砂层,各类矿物养分较为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种植多种作物的土宜性,地处中纬度沿海,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严寒酷暑期短,无霜期长。平均年降雨量1056.3mm,受季风及地理环境影响,年际、年内降雨差别较大。
  1.6旅游资源分析
  崇明水洁土净、空气清新,被誉为“太平洋西岸难得的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其中有明珠湖会展区、西沙湿地、北湖主题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等主要旅游景区。
  1.7文化解读
  崇明已举办多项生态文化交流活动,如森林旅游节、湿地观鸟节、桔子采摘节、孔子文化节、崇明扁担戏、艺术家交流论坛等活动,同时已承办多项马拉松等运动体育赛事。
  1.8规划解读
  全岛城镇建设形成“一带三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带为南部沿江城镇带,以交通通廊贯穿新城和各新市镇,形成组团式带状发展模式;崇南分区将依托现有城镇基础,重点建设以城桥新城为核心的崇南城镇带以及重点城鎮相关配套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
  1.9现状总结
  1.9.1优势:(1)丰富的水网基底。(2)上海区位及周边的旅游资源。(3)现状农业。(4)滨海景观大道。
  1.9.2弱势:(1)道路连通性较差。(2)堤顶路视野不开阔。(3)活动空间较少。(4)缺少产业功能。
  1.9.3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规划建设。(2)场地可进行游客多日的游玩。(3)业态丰富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1.9.4挑战:(1)如何连通景观。(2)如何丰富景观空间。(3)如何加强生态营造。(4)如何体现崇明风貌。
  2问题与策略
  (1)问题一:如何解决交通不畅及形式单一?应对策略:连通道路,打造复合型交通体系,形成步移景异的道路景观。在原有道路上增加支路与游览观光路线,丰富交通体系。
  (2)问题二:如何解决堤顶路与周边的连通及景观的单一的问题?应对策略:增加堤顶路与周边连接的道路,丰富堤路景观功能。沿堤顶路道路局部拓宽,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游览观光体验。
  (3)问题四:如何梳理水系肌理?应对策略:现状水系缺少连通,规划连通水网,使水系串联,预防水质变差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开挖现状水面,增加湿地加强调蓄功能。丰富驳岸层次,减少农业灌溉污染。
  (4)问题五:如何解决道路系统两侧景观元素单调、功能单一?应对策略:在现有的景观结构基础上增加特色景观类型,形成湿地滩涂、稻田果园、农业林地、特色公园、城市港口等体验带。
  (5)问题六:如何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价值?应对策略:保护优质景观资源、构建多重生态系统。依照景观类型,增加林地与湿地,并维持碳氧平衡、改善动植物生境,同时根据现有农田遵循当地的土壤性质,种植适宜的本土植物,吸引益虫,形成生态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创造生态价值。
  3愿景与目标
  3.1规划愿景
  根据上海十三五规划,到2040年将崇明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岛,享受有机生态的健康生活,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有机的食物、体验运动的生活、感受全龄化高品质生活。
  3.2规划目标
  修复自然生态郊野的——滨水生态廊,丰富道路休闲活动的——斑斓地景带,展示江南儒雅韵味的——崇明印象滩。
  4主体设计
  4.1结构分析
  通过对基地现状的分析及对问题策略的挖掘和总结,总体规划景观结构为:一廊:一条最具崇明特色的复合型生态滨水景观廊道。五段:郊野度假段、工业记忆段、滨水休闲段、渔织水乡段、生态湿地段,及多元化景观空间。
  4.2功能分析
  重点打造郊野度假段与工业记忆段,并置入稻田艺术、综合农业、主题公园、湿地漫滩、生态林地、休闲游憩、崇明印象7个景观功能。
  4.3交通分析   打造崇明完整的景观道路系统,在堤顶路与快速道路之间增加慢行景观道路,由堤顶路、慢行道路和快速公路3个等级构成,满足交通出行需求。堤顶路满足散步、骑行、慢跑、观光等功能。慢行景观道路承载观光巴士、自驾、骑行以及体育运动赛事等功能。沿途规划不同类型的景观,人们可以观赏美景感受崇明。
  4.4活动策划
  规划有五大新型旅游产业:田园体验、森林探索、工业公园、度假养生、主题展馆,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4.5道路详细设计
  (1)现状堤顶路单一,在不影响防洪功能基础上,通过增加观景塔、景观平台、景观建筑、座椅台阶以及有限降低防护墙高度、局部将防护墙打开,在紧急情况下关闭等措施打开视野、丰富堤顶路景观。(2)规划慢行道路根据现状肌理局部调改,道路走线蜿蜒曲折,局部景观道路与堤顶路结合,沿途感受农田果林、水上森林、湿地鱼塘、主题公园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景观,感受崇明。(3)根据交通需求,快速道路满足自驾、公交等需快速通行的车辆,并在沿路设置停车场、换乘站以及景点指示系统,体验沿途不同类型的景观。
  4.6一期规划
  西起规划新北沿公路,东至城桥新城张网港,长约45km。一期规划景观大道由西至东主要经过明珠湖(生态旅游、商务会议区)、庙镇(生态宜居生活区)、城桥新城镇(现代综合工业区)
  4.7一期规划景观结构分为
  两段五区。从北沿公路到江万公路为郊野度假段,重点打造稻田艺术、明珠之脉、水上森林等区域。工业记忆段为江万公路到城桥新城张网港为工业记忆段,重点打造工业轨迹、崇明印象等区域。
  5详细设计
  5.1稻田艺术
  本区域依托基地现有稻田为基底,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和农作物,创作出各种崇明主题的稻田艺术。规划设计空中栈桥及骑游路线,稻田木屋及嘹望观景平台供游客休闲游憩、观赏大地艺术。区域设有风塔声音装置,感受稻田艺术的同时感受风中变化。
  5.2明珠之脉
  “本区域通过局部打通与海的连接,退耕还海,创造独有的盐碱滩生态栖息地。将现有著名景点西沙湿地及明珠湖公園与新开发的盐碱湿地景观相互串联。在规划生态湿地基础上设置水上漂浮建筑,水上茶馆、酒店等旅游服务。近距离体验郊野生态湿地。同时设置码头停靠点,满足水上游线游览功能。打造郊野生态度假为一体的明珠之脉”。
  5.3水上森林
  利用现状水稻田区域改造水上水杉森林区域,形成围合空间,同时利用现状鱼塘设置湿地,增强湿地净化系统,净化农田灌溉产生的污水,在水上森林中设置穿梭游船,体验森林氧吧,感受崇明自然风光,依托现状改造闸口,开挖滩地,满足水上游船停靠功能。
  5.4工业轨迹
  本区域依托原有旧船厂规划建设工业主题公园,利用现状场地元素,强化工业主题风格。在保留现有工业构筑物基础上,规划设计活力运动区,设有室外攀岩、青年轮滑、健身跑道等运动项目。同时建设集装箱村,利用集装箱空间设置餐厅、运动、布展等活动、承办不同主题节庆活动等。其中局部堤顶路根据现状规划亲水看台、增加休闲木栈道,深入漫滩,感受海与工业结合的历史轨迹。
  5.5崇明印象
  本区域规划滨水休闲区,根据现状场地特点开拓滨水空间,增加城市与海的连接,重塑滨海绿地。利用现状绿地打造林下自然游憩空间、呼吸崇明新鲜空气、同时设置公共绿地、滑轮场地、广场舞活动场地、家庭公园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活动需求。
  6生态营造
  崇明景观大道利用雨水边沟,透水铺装,提高城市排水系统。同时雨水通过城市“海绵体”:池塘、河流、湖泊等配套设施,下雨时通过屋顶花园及地表径流蓄水、渗水、净水,同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循环再利用,从而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岛上规划建立海上风力机及陆地风力机,在短期内实现绿色能源的使用或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能源为以木、太阳能和稻草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绿色生态能源岛。
  7结语
  未来,崇明要努力建成具有国内外引领示范效应、社会力量多方位共同参与等开放性特征,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打造成上海“生态高地”的同时,崇明的生态建设也将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张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