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因地制宜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然与人工的统一,同时也是打造“精而合宜、巧儿得体”的园林景观的重要基础。园林景观的呈现,不乏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因而也成就了千变万化的园林和别有情趣的景致,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皆有不同,才会让人乐此不疲。
  关键词:自然;园林景观;因地制宜
  古人好雅,尤其是文人雅士,对于山水之趣尤为热爱,描绘自然山河的诗文流传至今,比比皆是。在物质生活逐渐充盈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选择在闲暇时光,带着家人好友,结伴出游。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向往自然山水的热情从未消减。今天,优美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是每一个城市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催生下,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许多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不求甚解,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生态条件,急功近利,在规划设计上照搬照抄、一图多用,造成了城市景观的千篇一律,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也过于肤浅草率,乱象丛生。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无节制的“人工制造”带来的各种弊端。随着“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口号的提出,尊重自然规律,使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理念重新被人们认可,而因地制宜手法以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局面的营造,对设计对象的充分尊重和适宜,对地方特色和使用功能的贴近,对多变环境的灵活应付等优势,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1“因地制宜”对园林景观的重要意义
  一座山、一条河、一片土地都有它自身的形态特征,加之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更是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姿态。在园林设计中,要做的不是圈地造景,更不是推倒重来,脱离地块谈设计很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景观效果和索然无味的景观构图,甚至出现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格格不入。因此,对于景观设计者而言,因地制宜显得尤为重要。
  1.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的古典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造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投射到园林景观中,便是对自然、虚迷和弦外之音的追求,不刻意、不造作。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除了造园者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巧妙的创意,更需要巧妙地利用当下的地形地貌,并结合周边的景观环境,做到对地形地貌了然于胸、因地制宜,从而达到虽由人力所为,但浑然天成景观效果。
  1.2地域性与差异性
  景观的“地域性”与“差异性”指的是一个区域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的综合特质,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现象、水文地质、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园林景观设计应当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边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造出具有地域色彩的园林景观。因此,只有做到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出发,充分发掘地域优势,并以巧妙的手法加以表现,才能营造出形态各异且富有地域标志的园林景观,适应当地人的活动方式,满足当地人们观赏需求。
  1.3场所精神
  场景精神(Genius Loci)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它强调一个场所不仅要具有外在的实体,还要有内在的精神涵义。而自然环境是场所精神的基础,当人身处于自然环境之中,通过感知、体验,与自然环境产生某种碰撞和交流,当人们的自我感知与对于景观空间的价值感知达到一定的契合度,才会使得人们对于这个景观空间产生某种舒适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因此,因地制宜不仅是单纯地考量地理环境,而是对于场所精神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于置身于场地中的大众内心需求的探寻,将无形的思想以有形的景观表现出来,将原有的自然景观特质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4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负景观”的概念逐渐出现在园林景观中,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负景观”最早来源于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负建筑”的概念,他认为“建筑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所有建筑都要成为地标性建筑,只要是与环境相融合的建筑都是好的建筑”。园林景观亦是如此,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采用概括性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根据地块特征,通过对设计对象的认真勘探、研究,以最少的元素突出景观最主要的特性,既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好地融于周边环境,又可以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
  2如何“因地制宜”
  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然而要想使得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更好的展现出来,真正达到人的感知与自然的形态产生共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深入场地、整体构思,到到细节处理、巧而得体,既要尊重场地,又要巧妙创新,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景观设计师的极大考验。
  2.1勘探场地、合理布局
  勘察地形是景观设计的第1步,也是后期規划设计的基础,因而尤为重要。场地的勘探内容包括场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现有植被状态、周边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对整体布局有一个大的规划,从而做到“相地适宜,构园得体”。
  2.2因“势”造景
  这里的“势”可以是地形的高低起伏,可以是山河的绵延曲折,甚至可以是一棵参天的古树。地势高的地方可以建造亭台楼榭,让人们登高远眺,地势低的地方可以开凿成池或是做成湿地景观,野趣横生;曲折的溪流,绵延的山路可以打造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意境;参天的古树予以保留,不需要更多的设计便可自成一景,正所谓房屋易建,老树难成,让世人感叹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自然的伟岸与奇妙。由此可见,园林景观的呈现,不乏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因而也成就了千变万化的园林和别有情趣的景致,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皆有不同,才会让人乐此不疲。
  2.3“借”景生色
  我国第一部园林著作《园冶》中关于借景有这样的阐述:“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移借景,秀色堪餐。”大致含义是:从圆窗远眺,隐约可见的景致仿佛唐代李朝道笔下的小幅山水图;山石堆叠,高低错落,像是黄公望的画作。寺庙为邻,吟诵佛经的声音绵绵入耳;远处的山峰借以造景,秀色可餐。如此借景生色的意境,正是因地制宜的巧妙实践,同时将诗情画意融于园林景观之中,别有一番雅致。
  2.4适宜的植物
  植物作为园林中的“软景观”,无疑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如果将建筑喻为园林的“骨骼”,那植物就是园林的“肌肉”。植物是有生命的,受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方面,同样应当做到因地制宜。不同地域都有其适宜生长的植物品种,在选用适宜本土环境的植物品种的基础上,合理引进其他物种,不仅能够保证植物的品相和成活率,还能打造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体现地域文化。如果一味追求新奇而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引进不适宜在当地生长的植物,不仅成活率低,难以形成景观效果,还会增加后期养护的成本,得不偿失。
  3结语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注重“天人合一”,即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与事皆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平衡、相互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因地制宜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然与人工的统一,顺应自然还是改造自然并无绝对的定论,设计师应当对场地进行充分的认知、理解、探索、发掘,以场地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以场所的使用要求为目标,借助巧妙的构思和适宜的艺术表现手法,平衡自然与人工的关系,创造出一个具备社会、自然与艺术多功能相融合的综合性园林景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