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草在滨水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观赏草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观赏植物,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在滨水景观中。本文对观赏草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形式以及观赏草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形式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促进观赏草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 观赏草;滨水景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4.18;S68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0-61-2
观赏草主要是指形态比较美丽、色彩比较丰富的草本观賞植物。观赏草自然优雅、富有自然野趣,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非常容易成活。近年来,观赏草开始逐渐被应用在湿地、溪流等水体及其驳岸的景观绿化中。通过在水边种植观赏草,利用不同高度、不同色彩的观赏草,使景观植物能在水、陆地之间进行巧妙过渡,使游人的视角感觉比较强烈,带来较好的景观效果。
1 观赏草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形式
1.1 水边
在水边种植植物能丰富水边的景观视线,增加水面的层次感,进一步突出自然野趣之感。水边植物的根颈不需要浸泡在水里面,但植物根系周围的水分需要比较充足。能适应该类生境的观赏草种类较多,一般选用株型比较优美的较高型观赏草进行孤植或从植在水边,按照节点景观及功能进行点缀,常用于水边的观赏草有蒲苇、斑叶芒、细叶芒、菖蒲和荻等[1]。
1.2 驳岸植物
水体的驳岸是水、陆地进行交替的过渡地带,常见的驳岸形式主要包括硬质驳岸、模仿自然水体景观营造出来的驳岸状态。硬质驳岸的线条比较生硬、枯燥,通过种植观赏草能柔化岸线,使水体与周边的景物进行自然过渡,呈现一种充满自然的韵味。自然驳岸种植的观赏草可以选择的种类较多,结合周边的道路、岸线性状、地形布局等选择观赏草植物,营造疏密有致、有断有续的景观效果。驳岸植物可以选择中高型耐水湿观赏草植物,增加水景周边的趣味,还可以减缓水流对驳岸的冲刷,减轻岸线周边土壤流失程度,常用的驳岸观赏草有花叶芒、黄菖蒲、狼尾草、沿阶草等。
1.3 水面植物
水生观赏草属于挺水植物种类,其形态比较多样,大多为直立状或者丛生状。园林水体位于比较平坦开阔的区域,静水面易形成水平景观。因此,沿岸边种植纵向生长势强的植物比较理想。在平直的水面种植直立状观赏草,能丰富水体的立面景观,增添田间野趣,进一步弱化水面与周边的突然过渡,增加水面的纵深。种植水生植物的时候需要注意留出一大半的水面面积,可以欣赏到植物的倒影。常用水面观赏草主要有水葱、灯心草、芦竹、花叶芦竹、细叶莎草、菖蒲、芦苇和香蒲等[2]。
2 观赏草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形式
2.1 湖
湖是园林景观中最常见的水体景观,水域面积较大,以静水面为主。观赏草植物的选择要结合植物的姿态与体量,一般选择比较高的观赏草,通过成片成带进行栽植能营造一定的气氛,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景观风格。以河南省漯河市人民公园为例,公园内的湖面宽广,沿湖成片栽植荷花,春季色彩翠绿,夏季荷花盛开,秋季荷叶逐步掉落,局部栽植芦苇,植株随风进行摇曳,使在公园观赏的游客感受到别有一番风味。在湖边也可以栽植2种或2种以上的观赏草植物,形成一定的韵律。
2.2 池
在比较小的园林景观中,水体的形式基本以池为主。池边观赏草植物可以选用姿态、色彩比较好的植物,进行适当搭配,使整个较小空间能表现出较大的空间感。池里面的观赏草植物需要选择色彩及大小、体量都比较搭配的种类,一般采取中高型观赏草对水面空间进行分割,增加层次感,能创造出比较活泼及宁静的景观效果。也可以沿池边缘种植一些观赏草形成人工界线,如黄菖蒲等[3]。在池岸边进行种植时,可以将池岸边缘隆起,使植物的根部能获得较多的水分,为观赏草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使水池局部形成较好的水生植物景观群落。
2.3 湿地
观赏草姿态比较优雅,对立地条件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在湿地中可以合理进行应用,能营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创造出比较自然、优美的园林景观。湿地观赏草植物选择以芦苇、芦竹、菖蒲、蒲苇、粉黛乱子草、班芒草和香蒲等适应性比较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乡土气息比较浓厚的种类为主,观赏草种植方式可以采取点植、片植、从植等,也可与其他水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出其生态效益[4]。以漯河市沙河湿地植物选择为例,沙河湿地在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疏通,在河道里面的小岛水位线周边种植花叶芦竹,在岛上种植连翘,在河岸边种植粉黛乱子草,在岸边高处适当点缀蒲苇,在马湾桥附近较大面积水域内大面积种植芦苇,突出观赏草植物的景观特色。目前,芦苇、花叶芦竹、粉黛乱子草基本形成一定的景观特色,特别是作为网红草的粉黛乱子草,吸引了一定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大量观赏草在湿地的应用,与其他水生植物进行搭配,丰富了西溪的植物景观,体现出了沙河湿地的乡野趣味。
参考文献
[1]卢博,刘旭.观赏草在花境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8(6):72-75.
[2]陈超,袁小环,杨学军.观赏草的研究概况和园林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19):135-143.
[3]杨骏.观赏草在南京地区植物配置与造景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3(4):24-27.
[4]李玉霞,胡希军.城市湿地公园观赏草植物选择及优化配置[J].北方园艺,2014(15):88-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