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江侗族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广西三江侗族地区滨水景观的现状,从地域文化和侗族居民实际需求的视角出发,应用绿色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自然滨水景观、人文滨水景观这两个层面进行侗族原生景观的修复,滨水区域空间尺度的改善,滨水空间小品景观中休闲美学的提升,最终达到滨水景观与少数民族历史文脉的可持续发展和活态传承。
  关键词:三江侗族;滨水景观;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景观营造研究(编号:YCSW201816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三江侗族地域滨水景观营造要在尊重文脉与植被景观自然规律的同时,将侗族“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理念取向和滨水景观有机融合。挖掘并修复属于三江侗族滨水景观独具特色的植被环境、民族图腾、传统技艺等形象标识,从而为广西三江侗族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创新模式。
  一、侗族地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及分类
  因为广西的地形走势影响了三江地区的河流形态,三江侗寨地区的河流形态又作用于侗族滨水景观不同的布局和文化载体。“按照三江侗族地域环境和滨水景观的形态,侗族聚居区滨水景观一般分为平坝田园型、半山隘口型、山麓河岸型等这几类”。
  平坝田园型中河流两岸滨水景观一般排列比较整齐,基本沿着河流走势分布,滨水植被多为灌木和竹林,种类相对比较单一。程阳八寨中的马鞍寨就是平坝型选址,整个寨子被河流和滨水植被三面环绕,滨水景观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三江平铺寨中的滨水景观属于半山隘口型。侗寨内滨水景观面积相对较少,景观平面布局呈“之”字形或沿水源零散式的呈点状分布,但较其他侗寨而言该类型侗寨中滨水植物更具有实用性;三江程阳侗寨中的大寨、吉昌、岩寨、懂寨、平寨、这几个寨子中的滨水景观是属于山麓河岸型。这种类型的滨水景观面积相对较大,同时侗族文化在滨水环境中体现比较突出。
  虽然侗寨中的滨水景观不同,但对水的崇拜共有的风水塘、古水井、风雨桥等这些场所在三江侗族人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它不仅能满足当地人的饮用、洗衣、休憩、娱乐等基本生活功能,也是侗族文化发展的脉络,更是侗族滨水景观构成的重要部分。
  三江侗族地区传统滨水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滨水景观和人文滨水景观。在自然景观中,一方面,由于居民对木材需求的增加,河流两岸原生植被在砍伐后未及时种植或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重新种植的植物不合理,这些原因对滨水区植物多样性造成破坏,水源净化涵养的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而且植被也越来越缺少侗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侗寨内传统风水塘已不再被居民重视,生活垃圾的丢弃已将池塘内水污水,寨内鸡、鸭、鹅等这些禽类散养较多,长久的向池塘内排泄粪便也导致污泥淤塞严重;人文滨水景观中,一方面,河流上新建造的风雨桥样式和所用材质未遵循当地传统工艺,运用较多钢筋水泥,破坏了滨水景观的原生性和古朴性;另一方面,由于自來水的贯通,侗寨内很多古水井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慢慢被居民淡忘,同时取水设施及井亭周边植被环境也变得破败荒芜,体现不出侗族文化与原有的地域特色。
  二、侗族滨水景观文脉构建的延展
  三江程阳侗寨地区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林溪河。因此,林溪河两岸的滨水景观设计是研究的重点。对于林溪河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根据不同地形的侗寨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景观带,以及村寨内的风水塘、古水井也是水系空间中重要的滨水景观节点,也应该改善其周边的景观环境。水源周边的道路规划以及方便居民与游客的公共设施也应依据地形和实际需求与侗族文化建立联系,打造成带有本民族图腾符号的“绿道”景观形式,形成侗族所特有的文脉符号,实现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价值,同时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增收的切实意义。
  不同侗寨中滨水景观的修复和构建都要注重永续发展,在修复时要着眼于全局,“充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历史脉络的景观”,最大程度减少过多人工化而形成的千寨一面的现象。在场所构建上要合理处理侗族文化信仰、植物崇拜、传统技艺与滨水景观元素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不同性质景观之间的矛盾,构建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顺应发展潮流和经受住岁月变迁的考验,并形成大范围的生态网络。达到维护三江侗族地区滨水景观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研究。
  三、侗族滨水景观的生态修复策略
  三江侗族滨水景观的营造要始终遵循当地独特的建筑、植物和文化内涵,从多角度进行生态修复。修复侗族传统人文滨水景观区域的植被环境,规划设计滨水空间小品景观,将原生滨水植被与侗族文脉元素进一步融合,以达到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这三个层面来进行修复改善。
  首先,修复人文滨水景观中的风雨桥、井亭、古渡口、捣衣地以及滨水祭祀“萨”等传统区域。传统侗族居住地靠近河流和山脚,为了出行方便便建造了既能行走还能为行人遮风挡雨的风雨桥。原先侗族居民会将毛竹种植在风雨桥周边透水性好潮湿的环境中,即对风雨桥周边的堤岸起到了加固作用还能涵养了水源;由于现在生活的改善,井亭的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导致居民生活与井亭周边的植被景观关系脱节。这就需要在井亭周边修复荒芜的原生植被,并增加冷水花、鸟巢蕨、粉苹婆等这些抗污染对水中有害物质吸附较强的植物,这是对井亭和原生景观的延续,更是对侗族民俗文脉的保护和发展;传统侗族清洗衣物都是采用天然植被的种子或果皮,所以在修复侗族水流边捣衣地时要注重多种植皂荚、云实等这类可制肥皂的植物,这不但能够起到遮阴效果还具有实用性;侗族独特的水崇拜文化也形成了在滨水区域祭祀“萨”的仪式,该区域在修复时应该多种植银杏、香樟这类能长时间生长的大乔木,这样在视觉上能够烘托肃穆幽玄的民俗祭祀氛围,周边可以搭配无花果、鸡蛋花、这类民俗文化中经常种植的灌木景观。在原生景观的基础上修复并延伸出符合侗族不同滨水区域文化内涵的植被。从而形成三江侗族滨水景观独特的地域文脉特征。   其次,规划设计带有侗族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小品景观。在改造时将侗族传统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以及民族图腾符号结合现代休闲美学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侗族传统技艺精髓的体现。在滨水漫步廊道的铺装中,应遵循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选用青石板;道路照明系统和滨水区休憩的凉亭、座椅以及滨水景观标识系统等公共设施应采用木材建造,并将侗族图腾龙、鸟、鱼等符号和侗族鼓楼、风雨桥等形象标识融入空间小品设计当中;在滨水漫步廊道旁或休憩场所中应设置相应的声音景观,播放节奏自然的侗族大歌并做到声景融合,让居民或游客全方位的在滨水景观中游憩时既能愉悦身心,同时了解传承侗族大歌,还可以使侗族的文化脉络、生活习俗等艺术形式以滨水空间小品和歌声为载体进行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引导规划侗族滨水景观文化主题场所,满足居民和游客的精神需求,运用休闲美学的内涵来实现对传统文脉的追忆,充分展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
  最后,在三江侗族自然滨水景观营造时,将具有侗族特色内涵的植被作为滨水景观的文化载体。虽然侗族不同聚居区的滨水景观类型存在差异,但应提取凝练侗族所共有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民族理念加以运用。如在河流两岸原生景观的基础上主要以种植侗族崇拜的杉树为基调植被,辅以高山榕、蝴蝶果、蓝桉、刺桐等这类地域性强的常绿高大乔木,构建出主要的滨水景观廊道,将伞花冬青、芭蕉、桃树、柿子树、山茶树等侗族喜欢种植的小型乔木与高大的乔木进行合理搭配;在河床中可以放置石景,用来抬高水位并产生水流跌落的美感,将风车草、千屈菜、五节芒、菱等三江侗族地区常见的水生植物种植于水中,这样既净化了水生态的环境,又丰富了滨水景观带中植被的丰富性;侗寨风水塘边种植多为当地流传为控制人口性别和数量的一种名为换花草的植物,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七叶胆、荷花、孝順竹等风水植物与原生植被共同搭配,成为当地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最终呈现出一种具有浓重地方植被文化特色的多层次立体景观带。
  结语
  三江侗族滨水景观中凭借着自然滨水景观的植物多样性和人文滨水景观的文化独特性,进行可持续发展修复,并根据实地情况及休闲美学提出新增带有侗族元素符号的滨水空间小品景观等。伴随三江侗族聚集区滨水景观复合功能的提升民族文脉发展和滨水景观内涵得到进一步融合,实现了三江侗族滨水景观基因存续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雨辰.侗族传统民居色彩成因分析——基于对广西三江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J].设计,2018(15):25-27.
  [2]陈思思,胡小琴,张崔崔,黄超凡,徐斌.五“度”打造东苕溪(乾元)乡村滨河景观[J].广东园林,2016,38(05):6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