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信息技术,促使文史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史相通”一直是人們的共识,历史知识可以在教学中与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作为各科基础和母语教育课程的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信息技术对发挥和挖掘语文课中历史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文中历史知识的零散性和不连续性,加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乏,历史知识在语文中的合理处理对学习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时空拉近。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更易体会和理解语文中的思想感情。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能将稳重的历史背景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文史融合 理解 丰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38-02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以往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教学革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科之间能很好地达到深度融合,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目共睹。因此,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关注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融汇贯通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也是基础。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因素。历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以它鲜明的色彩,动人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语文课文中历史知识的零散性和不连续性,加之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作为老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如何积极投身到新技术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努力创设多媒体化的文史相通的教学情境,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把历史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挖掘历史知识,利用声音、色彩等优势调动学生感官。为语文教学开创局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借助媒体应用历史知识,强化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语文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很多,但由于学生认识历史的程度很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许多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整合,课堂上老师对历史因素熟视无睹,避而不谈,不仅造成了学生因缺乏起码历史知识而导致知识面狭窄,也由于缺乏相关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融会贯通,致使学生无法更深入更完整地掌握有关课文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关注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融汇贯通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也是基础。历史知识是理解语文知识的支点。历史涵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正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1.借助媒体,播放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古代诗词。
  根据课文里的历史因素,让学生在授课前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上网查找有关历史资料,也可根据需要制作视频,或通过课件展示帮助学生预习。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也经常要涉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历史知识。“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历史知识可以在教学中与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例如;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历史知识情景教学,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古典诗歌。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借助历史故事理解成语、典故。
  语文课文里,有许多涉及历史典故。教学中,借助现成的动画故事要简明扼要的讲解这些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风趣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积累写作素材。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仅一百多字的词就用了五个典故。五个典故五个历史人物五个历史事件,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是词人的借古喻今,抒情言志,都写得情浓意深,凝练生动,能发人深省。但词人要反映复杂的事和思想感情,而且是带有启发性、警告性的,又不能讲得太肯定,只有用典是最好的方法。学生不懂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北宋的形势,不解释典故的由来,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还如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都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有关。学生明白了这一历史背景就很容易理解这一典故。同时,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很有必要的。
  二、借助媒体播放历史背景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认识。
  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时代风尚。历史背景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大多数篇目都涉及所谓“历史背景”。而不了解“历史背景”,就无法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六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都是涉及的都是鲁迅的文章和事迹。学生大都反映难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其中蕴涵着他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鲁迅当时处在白色恐怖下,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不能够直接表达。加上学生的年龄、经历、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有关史实不甚了了,加大了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难度。这时教师在讲解时通过媒体展示画面和创设当时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史实,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弄清楚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写作意图。
  语文课堂上老师抓住时机谈到相关的历史知识不仅促进了他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欲望。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且间接丰富了它们的历史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借助媒体穿越历史的时空让学生不失时机的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精彩的故事情节、学习巧妙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记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事迹。强化知识的理解。
  三、借助媒体历史创设历史情境情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温故知新,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广泛利用存在于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因素,有些作品涉及的知识比较深广,篇幅较长,尽管教师讲得很多,讲得很细,学生也很难理解课文的内涵,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多媒体技术条件,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历史画面中,感知学习内容,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讲述历史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
  2.情境启发,渲染气氛,高效学习。
  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中周恩来、《我的爸爸》中李大钊、《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历史图片和纪录片展示出来,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比起教师讲授、补充文字教材来,电教手段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听辨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显而易见,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和语文课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它是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素养、积累写作素材、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和途径。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媒体达到文史知识相结合。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很有成效,必须高度正视并巧妙融合。
  参考文献:
  [1]邢开亮.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No.37622:48-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