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思维语境与英语谚语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谚语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与历史底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知道,人们对于英语谚语可以逐词翻译,却不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并且,了解谚语中每个英文单词的含义,却依然无法理解它们的准确含义的原因也很少有人知道。这诚然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语境不同。本文将从思维语境角度浅析英语谚语,发掘语境对于英语谚语形成和理解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思维方式 思维语境 英语谚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18-02
  引言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A dog starving at his master?蒺s gate predicts the ruin of the state.”这样的英语谚语。每个单词均浅显易懂,然而逐词逐句翻译这两句谚语,则翻译为“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要好”、“一个在主人门前挨饿的狗预示着一个国家的濒临灭亡”,却并不能准确地翻译出并理解谚语本身“集思广益”、“唇亡齿寒”的深刻含义。了解谚语中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却不能理解谚语的准确含义的原因是因为各个国家与地域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是说话风格、说话习惯、说话方式不同;由于场合的不同,导致其说话背景、说话时的情绪、说话内容不同。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了语境的不同。本文将从思维语境角度解析英语谚语,从英语谚语的历史性、思维导向性等特点中发掘语境对英语谚语形成与理解的深刻影响。
  1.谚语概念解析及特点分析
  1.1谚语概念分析
  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谚语可起源于一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也可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中人们的生活习惯;谚语可体现一个时代的特点,也可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鲜明特点。由于在自然环境、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社会观念等方面,每个民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因此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千差万别,因此这就使谚语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思维导向性。
  1.2谚语的历史性与思维导向性
  英语谚语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立足点,与本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特定历史等密切相关。英语谚语的思维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其语言抽象性上,英语语言习惯用抽象的思维代替具体的思维,因此理解大多数英语谚语,需要首先了解英语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即读者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语境,才能更好理解和使用英语谚语。除此之外,英语谚语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惯或有趣史实,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的特点。这种历史性主要体现在需要英语谚语都与相关的历史典故或文化有关,读者需要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才能透彻理解英语谚语的具体含义。
  英语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对应在汉语中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时”。这句谚语中出现了“dog”一词,在汉语中,这个抽象的词汇被转译为“人”,这实际体现出英国人语言的抽象性思维的特点。英国人喜养狗,并认为其对主人忠诚不二,是人类“真诚可靠的朋友”,对于狗这一动物抱有尊敬与忌讳的心态。所以,在关于狗的英语谚语中,除个别习语受到外来语言而具有贬义色彩外,一般为褒义色彩,并且英语谚语的思维导向性,使得其语言多用抽象概念来指代具体的概念。
  2.思维语境理论解析
  王建华(2002)在其文章《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中写道:“语境是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2]。由此可以解读出语境的三个层面的特点,首先“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是指语境的存在脱离不了语言的存在,而语言又通过语境的存在来展示本身含义。其次“同语用过程相始终”是指语境在说话者说话时就已经存在,并且持续不断。最后“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是指语境并非世界万物,只是对说话者说出的话起到重要影响的事物。那些对说话者不起到影响或不起影响的事物则不是语境。按照语境分类来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用“语域”这个术语,他的语域由“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者构成[2]。“话语的范围”即一句话中所包括的人或事物,使听者可以充分确定说话者想要表达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即说话的人所运用的方式,或流利、或激切、或晦涩难懂、或浅显易懂,可以表达出说话者的心情与想法,听者可以根据说话人的语气、方式判断说话人所处境况,帮助听者理解;“话语的风格”即讲话人的风格,或客气委婉、或引经据典,从说话者说话的风格中可以看出说话者的性格。除此之外,语境也可以分为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两大类。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各自的身份与职业作为角度,在对话交流中体现各自的思想、性格、修养与心情,是为主观因素。人们在进行对话交流时所处的大背景,是为客观因素。语境的构成具有结构性。语境本是一个整体,但也可分为很多部分,主要分为主要语境和其他次要语境。主要语境是一个核心构成部分,在语言的使用中对于语言起密切、直接、重要的影响。次要语境主要是指说话时的状态、与说话人的关系、所处的情绪、说话人的风格。由语境构成可见,思维方式在语言的运用中起到很大影响。
  英汉两国的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思维语境上的不同。中国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即具象思维。中国人在说话时不很注重语言的形式,无论说普通话或是方言都能交流一二。但重要的是语调和例子的运用。比如,中国人用普通话能够传递的信息,用方言也能很好地表达。因为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是在大的方面掌握理解,只注重信息的传递,不在乎语言的形式。英国等西方国家则是分析性思维,即抽象思维。西方国家的分析性思维促使西方人将一个整体分成很多部分逐一剖析。在语言方面,对语言的每一个部分都要進行分类、剖析、解体。所以西方人习惯于借用用一个结构或含义来清楚地表述信息西方的分析性思维也在谚语中有所体现,如“Lucky dog”,意为“幸运儿”,这里的“dog”所指的并不是狗,而是人。这就体现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思维语境的不同。
  3.思维语境与英语谚语的关系
  思维影响语言,语言体现思维。整体性思维对于语言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不注重语言的运用,却三言两语让人明白所了解的信息;分析性思维亦对语言影响深远,它借助一个或多个意象,也将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地清楚。
  “Go to bed with the lamb, and rise with the lark”这句英语谚语,对应的汉语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直译为“与羔羊一起入睡,与百灵鸟一起醒来”,羔羊睡得早,而百灵鸟醒来得早,于是西方人就借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意思。而中国人则直接借用日出和日落两个意象表达意思。句中沿用祈使句句式,用“with”一词表达“与……一起”的意思,“go to bed”意为“上床入睡”,表示“休息”的意思,“rise”意为“升起”,表示一天的开始的意思。“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这句话直译为“在罗马的时候,跟罗马人做同样的事。”此处“罗马”和“罗马人”为举例说明,用这两个意象表达“入乡随俗”的意思。句中沿用祈使句句式,“When in Rome ”为时间状语从句,突出状态,表达“入乡”之意;“do as the Romans do” 用 as引句,表达“随俗”之意。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言的运用。
  4.结语
  由从思维语境角度分析英语谚语语言的特点,可以对英语谚语可从本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特定历史和说话者的说话风格、习惯、状态两方面进行全面理解。语言与语境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准确理解语言含义需要特定语境,而语言又是语境存在的前提。本文从语境方面阐述了影响英语谚语的因素,剖析了英语谚语的历史性、思维导向性与思维语境的关系,全面地分析了思维语境视角下对英语谚语含义的解读,从而为英语谚语的理解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论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3)
  [2]陆道恩. 文化视角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J].高教学刊,2015(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