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文化德育融合促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德育”是指以文正心、以文修身、以文化人的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文化德育融合促进中,通过生活德育、人文德育、风雅德育和幸福德育四个途径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生活德育,基于“真”,目的在于学会责任担当,自立自强;人文德育,践行“善”,目的在于培养人文情怀,积善成德;风雅德育,追求“美”,目的在于培养审美情趣,涵养气质;幸福德育,体现“乐”,目的在于坚持乐观豁达,追求幸福。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文化德育;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工作,扎实开展素质教育,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明确“立德树人”的战略主题,立定育人根基,整合育人根源,强化育人根本的精神。文化是精神载体,是人格之根。文化德育的宗旨就是利用优质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施文化德育,是让学生继承优秀文化基因,坚实民族文化根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文化德育,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主题的要求。
  “文化德育”是指以文正心、以文修身、以文化人的德育。文章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文化德育的案例研究,探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有效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文化德育融合促进中通过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和幸福德育四个途径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生活德育,基于“真”,目的在于学会责任担当,自立自强;人文德育,践行“善”,目的在于培养人文情怀,积善成德;风雅德育,追求“美”,目的在于培养审美情趣,涵养气质;幸福德育,体现“乐”,目的在于坚持乐观豁达,追求幸福。
  一、生活德育,基于“真”
  生活德育指自我管理、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吃饭有讲究》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第10课,这节课的目标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在与文化德育融合促进中,我们在教学中基于“真”,关注生活德育,让学生亲自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开动大脑去思考,迈开双脚去实践。我们在“健康金字塔”环节明确教学内容,让知识一目了然。在小组搭配营养饮食时,让学生在汇报展示中自主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练习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合并知识,并让学生反思过往行为,针对性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规避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在《听一首歌》《洗手歌》等环节,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同时,我们还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元素”,选取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活动,触及学生的内心,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体会到身动、心动、情动。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课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在观看餐厅环节、土豆使用方法环节、体会吃饭细节问题环节、播放学生吃美食环节等等,都体现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最终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生活德育相融合、相促进。
  二、人文德育,践行“善”
  小学人文德育主要指向认识生命和自我、关心他人和集体、爱家爱校爱祖国,倾向于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怀着深切的感情,都感到应当有一份关心和责任。因此,在二年级下册《我爱我生活的地方》中,我们让学生感受其生活的地方的方便、美丽和温暖,体验社区生活的快乐,增进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街道、乡村的热爱和关心。
  我们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回家调查数据,问一问父母家乡在最近的10年中都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的地方如何美丽、如何方便,我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温暖,组织学生用自己调查的数据讲给大家听,用实例说明这一切。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对人有礼貌,帮助残疾人,做一个有心人,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如此一来,就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融合人文德育,践行“善”,及时把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现象融入教学中去,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三、风雅德育,追求“美”
  风雅一词源自《诗经》,后世常用“风雅”一词作为高贵典雅的指代。同时风雅一词又为多义词,谓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风雅德育,是追求“美”的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引导学生感受美,得到审美情操的提升。
  一年级下册《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是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2条“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而编写的。在教学“爱护花和草”这一主题时,让学生从生活中破坏花草的行为说起,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破坏花草的行为,从校内到校外,从自身到他人,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在讨论和反思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社会公德。在教学中,我们还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被伤害的花草的痛苦,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最后一个环节为“课外拓展,植树种花”,也是将爱花护草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过,关于是否能够落到实处,需要教师后期的跟进检查和激励。
  四、幸福德育,体现“乐”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幸福德育主要体现在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合作探究与学会分享、乐观豁达同健康向上。德育本身就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因为德育过程既是教师教会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学会“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價值追求就是: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
  二年级上册《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一课,教材设计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我今后要这样做”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了解获得友谊的有效途径,学会正确交友。
  幸福德育,让学生与学生相互分享,体现了“乐”。幸福德育与“道德与法治”相互融合、促进,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幸福或许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或许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或许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或许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文化德育融合促进的策略研究,旨在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文化德育的教学,积极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精神和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结合番禺区的“上品教化”区域教育理念,围绕人文德育、生活德育、风雅德育、幸福德育四个方面,创新我校德育工作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利用策略(包括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来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文化德育的教学问题,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董贵芬.基于“文化根性”的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建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
  [2]崔会敏,池明明.利用校园文化,做好德育工作[J].才智,2016(17).
  [3]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4]刘丽芳.例谈低年段儿童法治教育——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9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