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国国家城镇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国内城市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已无法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城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旧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但无法发挥其作为公共空间所应发挥的功能,反而逐渐衰败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如何使这些衰败的城市公共空间再生,重新满足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大校场再生设计为例证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产业结构、IP模式、人群诉求、文化意境、景观修复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规划设计和方法建议。
  关键词:再生设计;公共空间;城市公园;历史地段;产业结构
  1绪论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随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空间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国力的增强必然会带来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加,一些城市公共空间难免会面临“过时”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改建再生,恢复其应有的活力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南京大校场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其经历了明朝京军大教场、国军空军基地、大校场机场的历史演变。如今,南京市南部新城总体规划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机场跑道公园的设想,并面向公众开放,力图打造能够体现南京的历史、当代、未来,同时得到人们广泛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
  2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定义
  城市公共空间广义上指的是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指城市建筑实体或城市聚集体之间存在的开放空间体,例如城市绿地、城市商业区、广场等,各类空间都有向大众开放服务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一般指城市中的绿地、森林和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这其中还包括人工建造的公园、道路、广场等形式。从本质上说,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空间,不仅具备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职能,而且是满足地域物质与精神文化要求的特殊载体。
  3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的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是指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空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有机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的更新改造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功能引导着主要类型的大众,因此对其进行更新再生时应该明确现有阶段主体使用人群的类型以明确再生方向,同时保留其场地基址所存在的文化脉络与现代环境相结合,打造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4实例分析——以南京大校场再生计划为例
  4.1 项目背景
  南京大校场位于江苏省南部新城,原名大教场,是明朝京军大教场的故地。1929年,民国政府在此修建机场,成为当时的中国空军基地。2015年,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南京市南部新城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机场跑道公园的设想,并面向公众开放,力图打造能够体现南京的历史、当代、未来,同时得到人们广泛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
  4.2基地区位
  项目基地位于南京市中心秦淮区,在主城核心南部。南接东山副城,西邻建邺,北接玄武、鼓楼,东邻麒麟科技创新科技园。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有优良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环境,区域未来将会持续快速发展。基地周边商业旅游休闲,高新技术开发资源丰富。南京的交通系统十分发达,公路网密集,京沪线、京沪高铁,海运河运发达。南京亦是重要的航空港,总体交通种类多样化,为南京的积极对外政策提供了便利。
  4.3设计理念
  场地设计的理念源自于南京城与项目基地发展的历史,运用南京发展历史轴与南部新城发展历史轴,结合大校场机场跑道自身历史文化,打造出一个具备特定历史文化的上城区——现代生态公园、神机园-直云区、扶摇区-“1949”文化街+民国文化区+明清文化街的机场跑道公园。在不破坏机场跑道场地原有周边的情况下,将各个小区域绿地打造成依托跑道公园并且串联整个规划用地,服务商办、教育、住宅用地的微型口袋公园。公园整体划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南部为绿色生态区,北部为文化宫城互动区。场地中间设有特色体验路线——机场跑道的慢跑体验通道,同时设有骑行通道。场地构筑物为可移动,共享互动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为人居最大限度的提供最深体验机场跑道文化。场地同时还设有大范围的开敞娱乐活动区域,赋予大校场“南城初梦开”的臆想。
  4.4专项设计
  共享平台由圆洞草地、拼接座椅与自动旋转标识组成,圆洞草地的设计是由沿着平台的中轴线开出五个大小不一的圆洞,并铺上草地植被构成。这五个大小不一的圆洞与整个机场跑道公园有着紧密的联系。点题标语是将整个设计的主题以文字的形式用金属材料镶嵌在共享平台的侧面。拼接座椅以简洁的几何体形式拼接成座椅并于平台连接构成一个整体。自动旋转标识则是运用电子装置自动旋转指向园中的任意方向。
  5結论
  现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人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同往日而语。对于无法满足人生活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只有不断的更新与发展才能保持为其增添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除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外,其作为场地多元文化的特殊载体,更应该与现代环境融合,准确的表达其与历史以及时代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黄磊.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8.
  [2] 万丰登.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 崔琰,房文博.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11):2-6.
  作者简介:
  史熙文(1996.9—),男,汉族,籍贯:江苏南京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
  项目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残存斑块的演化机理与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31570701)。
  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辽宁省全域工业旅游综合体验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基于兴辽战略的海岸带全域文化旅游共同体生态建设策略研究。
  2017-2018年度大连社科联公共艺术视野下的大连城市文化建设策略研究(2017dlskyb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生态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31270747)。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