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办高校的十字路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倩 文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已成长为中国教育事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山东省教育厅预计,到2010年9月山东省的高等教育在校生将达到150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占到三分之一。尽管如此,各种各样的问题仍在困扰着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及其在校生依然在寻觅着突破困局之路。
  
  “招生大战”的背后
  
  “1200元一个学生,报到时兑现”――如此优厚的条件,这可不是在发放助学贷款,而是一些民办高校在招生大战时对基层招生老师开出的诱人承诺。
  山东是生源大省,近几年年高考人数均保持在70万以上,但全省录取率一直偏低。为了解决山东省高中毕业生上学难的问题以及降低山东高考压力,教育部门确定了多渠道办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思路。在山东省,民办教育已成长为教育事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2003年后20余家民办统招院校雨后春笋般问世于齐鲁大地。山东民办教育踏入了发展的春天,很多山东名牌民办高校录取报到率达到了80%以上。
  为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山东省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众多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由于相应监管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山东民办教育也踏上了条粗放发展、自由发展的道路。再加之山东省雄厚的70万考生资源以及高中课改与高考形式调整,复读生减少、可供招生的落榜生基数增加,短短几年山东各大民办高校招生人数一路走高。
  其实,这种民校崛起的背后却隐患重重 招生成本过重,缺乏国家财政性经费作为后援,民办高校负重前行。
  “生源、生源、还是生源!你不去抢生源,你就招不到学生,招不到学生就没有经费,那么学院就没有办法去发展,最后只能被淘汰。”这几乎是每一位民办高校老总的感叹。在高等院校中难以跻身一流的民办高校,招生目标一直紧盯400分以下、山东省专科最低省控线以上的低分考生群体,其间聚集了二三十万考生。这个群体到哪个学校,就看学校用什么办法了。
  每年的招生季节,就是各路民办高校招生人员各显神通的时候。各民办高校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学生提前放假,老师带指标下去招生。山东一所知名的民办院校校长直言不讳地说“民办招生的法宝是渗透,就像足球场上的人盯人。学校的招生网络遍布全省的各个高中,几乎与所有的毕业班班主任和教务处长都有联系,有的学校甚至把网络细化到每一个班级。不论是校内老师还是校外代理每招一个学生均有高额报酬,招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在对外宣传方面,民办高校更是不惜血本,出手之阔绰令一些公办高校都相形见绌。2005年前后,几家沿海地区的民办高校曾每年掷出几百万的重金在电视、报纸等省级媒体进行全天候招生宣传。此学院一度招生爆满,从此便拉开了山东民办高校的广告战。众多民办高校挥金打广告,部分院校甚至贷款也要做广告。成败皆萧何。几年下来,盛名背后的大多数民办高校已经是负债累累,有的学院甚至连老师的工资都无法保障按时发放。更为致命的是,近年来有关民办高校虚假宣传的诉讼屡屡见诸报端,各种违规招生行为被频繁曝光,民办高校整体形象严重下滑。
  宣传费和招生费是砸出去了,学生也招来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究竟如何呢?
  
  民校“查体”左右前后
  
  2010年初,山东省社科院联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等单位发布了《山东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对山东省民办高校进行了次全面而客观的“体检”。此次调查历时两个多月,选取山东省有代表性的22所民办高校,围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能力三个方面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份,受访人群为山东省民办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等,因而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参考价值。
  调查显示,山东民办高校总体满意度得分62.52分,这说明公众对山东民办高校现状总体仅为“基本满意”。基础设施建设是三项测评内容中公众满意度最低的,还不及格,仅为59.14分。与此同时,学生对民办高校的教室资源、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网络、图书馆等,也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公众满意度并不高,得分仅为59.94分,刚接近基本满意。22所学校中,只有10所超过了60分。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总体评价反而比较高,满意度得分为71.58。其中烟台南山学院的师资力量得分超过了80分,属于比较满意。另外还有10所学校的得分超过了70分。在民办高校排名方面,青岛滨海学院和烟台南山学院两所2005年升本的“老牌”高校得分最高,均为92.48分,升本较晚的潍坊科技学院异军突起,得分88.71,居公众满意度第三位。
   “内外兼修”的S型走向
  
  在国外,私立大学的学费同样是相对较高,但其资金来源可以由几部分构成,如政府资助、社会捐赠、服务收入、学费收入等。其中政府资助在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在日本,民办大学的25%的教育经费来源于政府资助。而中国绝大部分民办高校是得不到国家资助的,2003年国家颁发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提到“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如建校土地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下一步国家也希望为民办高校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引进更多的民间资本以打破束缚民办高校的资金瓶颈。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民办高校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民办高校要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制定发展目标,选择合理发展模式,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民办高校科学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虽然从全国范围看,非学历教育生源低谷将在2013年之后出现,但不容乐观的形势已让部分民办校提前感受到了招生“严冬”。业内人士预计,未来2-3年,民办校将面临重新洗牌。民办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分化。分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学水平和实力的分化,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向强校集中;第二是盈利性的学校和公益性的学校分化,不同类型的民办校国家将采取分类管理,第三是办学内容分化,专业性民办校逐渐成为民办教育当中的主体。
  在招生缩水的情况下,民办非学历教育已经开始悄然转型,更加注重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着力开展更加实用的创业教育。山东省一些信用相当良好、实力比较雄厚的职业院校开始着眼于开发更加实用的创业教育,确定了校园文化教育、职场素质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的“职场化三维教育”培养新模式,与本地企业合作,由企业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直接进入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所用教材完全按照企业需求编写。学生学习结束后,将能很快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目前这种着眼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非学历教育愈来愈受到企业和职业学院的青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