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    键   词]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94-02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单项分值最高的试题,占语文卷面总分的40%。作文的成败直接决定语文考试的成败,考生都十分关心如何进行高考作文备考的问题。高考作文成败的因素很多,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但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重中之重则是审题,审题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方向。近几年来,高考大作文采用的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对考生审题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整体把握材料,寻求最佳立意角度。因此正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从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和月考中反映出学生写新材料作文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读不懂材料、审题不准、立意不正确或不深、定调错误,从而造成偏题、跑题,作文分数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挖掘材料精髓。作为我们立论的基石,这点做不好,文章写得再有文采也是枉然。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审题呢?下面从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和学生在作文备考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出发,粗略分析归纳了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几种常用方法:抓关键词句法、由果溯因法、明辨褒贬法、由物及人法和多向辐射法。
   一、从材料中抓关键词句法
   材料中往往有我们需要的关键词句,这个关键词句既是我们理解材料的钥匙,也是我们行文写作的一条线索,找准这个关键词或句,至少能保证不偏题。全面阅读所给材料,抓关键词句,往往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关键词有时会多次出现,关键句往往是材料中议论或抒情的句子。
   【材料一】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作文材料:
   深泉学院,位于洛杉矶向北沙漠深处的一处荒野,两年学制,已有97年历史,是美国最特立独行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除正常上课外,每个学生都必须劳动,且平均每周要有不少于20小时的劳动时间,包括每天清早4点起床去挤奶、喂牲畜、驾拖拉机播种、搬木材、挖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做饭等。学生同时也是厨师、是屠夫、是挤奶工、是牛仔……深泉学院的校训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在最后:“深泉学院的校训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关键词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作文就从“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来立论,这就抓住了材料的“核”。在实际写作中,有的学生写“劳动”的重要性,认为劳动比学习更重要,这就偏题了;还有的批评深泉学院,认为这个学院不重视学习,这又跑题了。显然要写学习、劳动、自我管理三位一体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可片面强调其中某一个方面。
   【材料二】浮士德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著名诗剧《浮士德》中的主人公。他博览群书,为了探寻人生的真谛,他与魔鬼订立契约:魔鬼帮他漫游天地之间,做成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一旦他有了满足感就要死掉,灵魂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享受了物质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但不能满足。最后,他填海造田,改造自然,终于把一片荒凉的海滩变成“花园”和“天堂”。这时,他满足了,随后倒地死去。
   通过阅读,找出“一旦他有了满足感,就要死掉”“浮士德享受了物质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但不能满足”“这时,他满足了,随后倒地死去”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中多次出现“满足”这个词,那么这个反复出现的“满足”一词就是关键词,它就是理解材料的钥匙。
   抓关键词句,还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看它能否统领整个材料。最忌讳从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这则材料如果只以“满足”去立意还不行,还要统观全局,分析浮士德满足什么,不满足什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享受着世间难得的物质生活、爱情生活和政治生活,但他并未沉迷于此,因为这些都让他倦怠,最多只是让他有过短暂的刺激和兴奋。而当他填海造田,改造自然,把一片荒涼的海滩变成花园和天堂之后,他看着人们幸福地在这里生活、繁衍,才从内心深处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据此可确立论点:满足于浮华的物质生活是肤浅的;满足于精神的追求、理想信念的实现才是高尚的。
   在学生作文中,有的把材料读“歪了”,泛泛地写“满足”,写知足常乐,写不满足的人贪得无厌,甚至还有写保护环境的。又如材料一,有的学生对深泉学院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没有领会材料作文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和用意。
   二、由果溯因法
   对故事性的材料,审题时边读材料边提取材料中涉及的事件或现象,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去顺藤摸瓜,推究出造成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这个原因往往就是材料的“魂”,这样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三】2013年广东高职高考作文材料:
   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做表演,塔尔贝格问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说一个星期之后。塔尔贝格拒绝了,因为他想演奏新曲目,练习时间不够。主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塔尔贝格说:“每次发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您能等一个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绝您的邀请了。”
   整体把握材料,钢琴家为什么会拒绝邀请?通过“由果溯因法”会发现,钢琴家拒绝邀请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在一个星期里不能把新曲目弹到满意的程度,进而追寻原因是他做事坚持原则,不随意改变。因此“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就是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    三、明辨褒贬法
   有些材料,常蕴含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要读懂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倾向,要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仔细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从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有的学生审题不辨材料的情感倾向,把本该肯定的用来否定,应该否定的却在肯定。如浮士德这则材料,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大批浮士德,认为他贪婪、奢侈、不知足,有的说浮士德是怕死才故意这样的。这就是没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造成的。
   【材料四】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暗示了命题者对想接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感情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了。
   四、由物及人法
   寓言故事或叙述“物”的材料,要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类似的社会现象、人生哲理,并以此立意,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五】一头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他想自己将其摘去是不行的,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愤愤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你是。”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我是不是狮子?”他向袋鼠征询答案。“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这则《狮子与标签》的寓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分析这类材料时,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作文是以写人为终极目的的。写作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材料中的狮子、胡狼、袋鼠、驴、标签等理出,分析它们的特点:
   标签——鉴定书、身份证——认定狮子为驴的身份、属性;
   狮子——受标签所累,不会确定自己,最终异化为驴;
   胡狼、袋鼠、驴等——碍于标签,否认事实,使狮子变成驴。
   立意时要扣住材料要素,兼顾要素的特点及关系,推因论果,化实为虚,由物及人,转化对象:
   狮子——人、自我;
   胡狼、袋鼠、驴等——社会、集体、个人;
   标签——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的评价言论,或指责、诬陷、罪名等。
   升华事理:
   狮子在标签之下迷失了自我(本性),应否定,不要学狮子。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呢?立意:在荣誉、地位、权势等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在任何时候,保持清醒,坚守本性。
   胡狼、袋鼠、驴等支持标签违背事实,毁灭了狮子,对它们要持否定态度。立意:做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权势,更不能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否则,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以寓言故事或以“物”为对象的材料都要转化为我们人的活动。
   五、多向辐射法,即多角度立意法
   有些材料比较复杂,常常会出现多个人和事。对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采用多向发散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一般来说,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材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正面、反面等都可作为立意的角度。当然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一则材料角度虽多,但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如【材料三】,可從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一)从钢琴家的角度立意
   1.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
   2.学会拒绝。
   3.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从主持人的角度立意
   主持人认为大师是不需要练习的。其实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他在背后付出的比常人更多,大师更懂得要尊重别人,把最好的呈献给人们,而不是凭借大师之名去随意应付。可立意为:大师也需要练习。
   (三)反弹琵琶,从反面角度立意
   塔尔贝格恪守原则,这固然好,但做事太刻板,处事不够灵活,失去了一次机会。联系当今社会,做事要灵活应变,适应新需求,因为机会不会天天有,时时有,机会不等人,有些机会失去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这则材料从这个角度写比较有新意。
   当然,在众多角度中,“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这个无疑是最佳角度。因为它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从正面去挖掘原因,这才是能统率材料的观点。
   总之,材料作文的种类有多种,审题立意的方法也有多种,这里不能一一赘述。另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审题时把握一个原则,不管是什么材料,我们都应整体阅读理解材料,准确理解命题者的意图,选准最佳角度立意,这样才能为写好作文定好大方向。
   参考文献:
   王江霞,杨戈.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上册)复习教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