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
  【关键词】小学作文;心理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82-01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我校教师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教师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實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象,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雏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使他们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地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更具优势,学生拥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象。
  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象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象合理才有意义。对于合理与否,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激发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象。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为了使学生能写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变化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地组织活动,可以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在重大节日里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让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总之,我认为,只要在习作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作文就再也不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习作的“拦路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