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认证背景下智慧教学平台在农学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专业认证引导对促进农科专业建设意义深远,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针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提出了的相应要求,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知到等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程实施方式、课堂互动反馈、专业课实践能力、选修课授课方式以及课程效果评价与反馈的改善。该文介绍了智慧教学的几种方式,并分析了智慧教学平台在农学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专业认证;智慧教学;农学类;课程改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37-3
  1 专业认证的背景
  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3大基本理念,其中“以产出为导向”要求高校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评价某个专业全部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利用评价结果的反馈来改进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体系、培养环节、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持续改进机制[1],以保证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支撑学生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近年来,专业认证在我国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专业认证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参考评价手段。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引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如何发挥好涉农高校服务“三农”作用,专业认证引导、对促进农科专业建设意义深远。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1 课程内容 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引入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典型案例,形成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课程文化。
  1.2 课程实施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有效提供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对话、质疑、研讨的课堂氛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满足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需求,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1.3 知识应用 了解农林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及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农林领域一般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农林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
  1.4 课程评价 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修订课程体系和内容。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在读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及行业组织参与。
  2 智慧教学的几种方式
  “智慧教学”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为推广高校在智慧教学领域的优秀经验,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各高校和广大一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而开展的一项工作。天津农学院获评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利用网络资源,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混合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替代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等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倡导师生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实现移动式交流互动。
  2.1 雨课堂 它是一款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PT和微信的智慧教学工具,以大数据的方式将教学工具巧妙融入PPT与微信全景式采集数据,驱动教学探微,增加课堂的有效互动性,在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有效桥梁。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习题、视频、语音等课前预习课件提前推送到学生手机,让学生在手机上完成预习。学生在课堂上使用雨课进行课堂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活跃了氛围。雨课堂对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多通道课堂互动提供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2.2 超星学习通 它是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开发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2]。用户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轻松获取大量学习资料,包含课程信息、电子图书资源、图书馆借阅等功能。用户可以学习学校专业课程,进行小组讨论,阅读超过百万册电子图书,海量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数据,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智慧树知到App是一款在线教育学习型平台,其中包括大量各种学科教师的在线课程、包含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获得学分。智慧树知到在线教育平台汇集了大量高校课程,它的网络教育在线功能支持跨校授课和学分认证,在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在线互动,能够让使用者获取相关课程的知识及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智慧教学平台在农科专业认证中的作用
  3.1 改善课程实施方式 预习、授课、复习是课程学习的3个关键环节[3],智慧教学平台如何在这3个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课时,持续改革农学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使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这些十分重要。智慧教学平台创新了授课方式,雨课堂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提供全周期的教学数据分析。
  3.1.1 课前预习 教师使用雨课堂可以将预习课件提前推送到学生手机微信端,通过设定预习完成的截止时间,限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习题目并提交,学生在截止时间前未预习的话会收到提醒。教师可以将预习完成情况纳入平时成绩中,从而更加有效地督促学生主动完成预习。
  3.1.2 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 雨课堂创新了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手机端签到来考核出勤情况,教师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在微信端获取登录码登录,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即可生成暗号,学生在微信端输入暗号加入课堂,学生端即可同步教师端大屏PowerPoint。教师使用课堂红包、随机点名功能,让学生在大班教学中实现人人都能发言[4]。授课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实时发送习题或试卷、视频或语音材料,创建主客观题、投票题等,并实时查看学生的回答情况。在課堂讨论时间,学生发的互动弹幕会出现在投影和电脑,增强了师生互动。学生可以给老师留言,亦可进行班级讨论。老师可根据同学们点击的不懂和发送弹幕,及时答疑和调整自己的授课节奏。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要展示的作业拍照上传至雨课堂,也可以使用投屏功能展示到课堂大屏幕(投影)上。另外,学生可以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对PPT标记“不懂”,将PPT难点内容反馈给老师,方便教师把握学情。另外,使用超星学习通,教师通过“摇一摇”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5]。使用雨课堂也可以创新课堂小考方式,将测试试卷PPT推送至学生手机端,学生在手机上当堂作答,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分数,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并针对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详细讲解,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和改善。   3.2 改善课堂互动反馈 智慧教学平台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佳频繁、深入,是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适合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智慧教学平台可以让教师引入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典型案例到课堂上,以更加灵活生动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展示的翻转课堂班的学生学习体验更加正面,学习方式更加深层,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学习效果也更好。
  学生使用雨课堂,可以利用老师发布的学习资料,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还可以选择匿名或实名制的方式,给老师们提建议。对老师而言,雨课堂能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气氛,获取学生的反馈,通过实时给学生们发送习题和问卷,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启课堂弹幕,可以和学生们实时沟通,进行课堂互动;课后及时收到课堂的统计数据,如答题情况、学生疑问的反馈等,让老师对授课效果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极大程度地拓宽了教学趣味性与教育教学的实用性。
  教师通过雨课堂系统自动推送的“课后小结”查看某节课的所有数据,包括课堂人数、学生回答问题答案、学生发送弹幕情况、课件数据与备忘等。除了课堂数据,还可进入教学日志查看课件反馈、试卷等数据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事先提交的答案自动进行批改客观题,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提交后自动获得结果,为教师减少了课堂作业的批改工作量。除了批阅客观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录制小微课或者进行直播,便于自動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收看,巩固学习情况。超星学习通可实现学习内容个性推送,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发布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和拓展任务。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课程文化[6]。
  3.3 改善专业课实践能力 教师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应该按识记、理解、应用3个层次分类归纳知识点。农林类专业课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如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很多课程的内容是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不断的复习与预习十分必要,让基础知识更扎实,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进行专业实践。专业课实验部分可以利用雨课堂的PPT与微信连接功能实现手机页面实时显示实验指导,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农学类课程实验较多,以天津农学院为例,实验课的改革,将理论和实验课试卷分开答题,侧重学生的实验理论掌握能力。以往学生实验部分只注重操作,对实验部分操作的原理重视过少,成绩又往往分为理论和实验2个部分,实验部分不达标,综合成绩也很难提高。分组做实验的部分也可以通过雨课堂进行内容和任务的划分,使更多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个小组成员实施在雨课堂平台互相讨论,及时向实验教师请教。利用雨课堂等智慧平台,实验课部分也注重实验理论的掌握,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部分结合更加紧密。
  在传统实验课上,教师需要先介绍实验原理部分,然后操作通常各组由1~2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操作,会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兴趣和重视[7]。使用雨课堂,教师只需对最核心、学生反馈最有难度的步骤进行解释或者示教,即可满足学生需要,不需要再重复介绍实验步骤。学生对实验操作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弹幕方式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回答。课后通过练习测试、报告提交、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理论学习的质量,从而避免了纸质实验报告上交后学生就忘记了实验操作过程的现象。实验课结束后也可以进行测验和课后报告的布置,学生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思考等完成电子报告,通过雨课堂推送至教师端。实验课堂将成为学生实验练习、验证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场所。
  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获取行业相关知识和现状,也可以横向通过平台与同类型院校课程进行比对与学习,全面了解农林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一步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及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能力运用到农林领域,从而掌握从事农林领域的基本能力。
  3.4 改善选修课授课方式 选修课的传统方式是大课堂授课方式,利用雨课堂结合学生手机微信的方式进行选修课授课,可以用电脑结合手机端进行随机点名、与学生互动,手机投屏PPT的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大教室学生人数多,后排学生听课效果一般的状况,改善实体课堂的授课效果。另外,采用超星学习通或智慧树知到平台,可以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变线下授课为线上授课,由于线上授课无法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加入教师主体监督,增加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是专业选修课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横向与其他同类课程共同启发学生,针对本专业强调某些知识点,对于另外一些知识点可以建议学生听取同样的其他课程,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此外,第二学位教育方面,也可以尝试超星学习通与智慧树-知到平台,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通过直播、微课等推送形式,让其他专业的学生多参与一些更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促进就业更多的可能,也为第二学位与学生本专业课程时间冲突提供解决方案。
  3.5 改善课程效果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师针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教学反馈,以便于教师安排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教学评价,是教师获得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途径。采用雨课堂和超星学习通授课能够更加方便地开展学生评价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浏览利用情况、学习动态情况和反馈情况,以及学生完成的学习评价,同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有益的反思,以利于今后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改进工作。在评价方式方面,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超星学习通会将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授课进度和方式进行有效改善,有针对性的、地备课,安排适合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定期使用智慧教学平台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形成行业内多个院校共同联合的反馈平台,有助于完善学生培养方式和内容,根据评价有针对地对本校学生采取适当地调整,进一步提升培养效果。   4 结语
  专业认证对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突出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与提高。围绕专业认证更加与社会接轨、更加接地气的要求,智慧教学平台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挥配套辅助教学功能,有很多方面可以尝试,但需要把握好一个标准,不能过度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课堂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学生的交流与反馈十分重要。尤其当前网络教育平台规范程度欠缺,很多课程内容是否有用需要用心甄別,过多的课程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透。因此,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学科院校主体有针对性的定制教育十分必要,以防关注过多不相关的知识,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乱学”却什么也不会的问题。智慧教学中的“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知到”网课平台是把双刃剑,虽然便捷,但由于在线教育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平台,学习目标和进程需要学生自己来规划。如果没有教师的监督,很难保证学生能坚持学习到底。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制定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转换以及相关的配套机制,把制度跟进及保障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宁滨.以专业认证为抓手 推动“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24-25.
  [2]严育.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能移动教学平台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10-112.
  [3]兰丽,胡晓辉.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雨课堂”改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关键教学环节[J].计算机时代,2019(01):102-104.
  [4]孙利宏.雨课堂——慕课时代的中国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72-73.
  [5]严育.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能移动教学平台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10-112.
  [6]李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36-40.
  [7]田原,贾梓祎,邸阳,等.SPOC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机能学实验教学流程的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01):55-59.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