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动手,身体力行中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动手实践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能力,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通过动手批注、尝试写板书、参与课本剧表演、参加语用实践活动等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能力;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提出语文是具有实践性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围绕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设计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动手批注,强化思维过程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动手写批注,此过程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标注出自己不认识的生词,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在再次阅读时则可以加强对这些部分的阅读和理解。当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有想法、有感触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想用批注的形式书写下来。
  《桃花心木》一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本文以种树木比喻育人(托物言志)的手法。为了促使学生的思考更为深   入,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批注的学习。在初读中先找出不懂的生字生词,并利用查字典、上下文理解等方法尝试揣摩其意思。这样能让学生学习“枯萎、生机勃勃”等词语。教师又让学生再次阅读,并再次运用批注法,这一次主要标注自己阅读本文时的感受。教师还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更深的方向发展,如提问:“作者这篇文章只是在写种树吗?文章中为何要提到 ‘人也是一样’等内容?”学生再次展开批注,写下了不少阅读感受。如有学生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处加上了标注:“这里才是作者重点想要表达的内容吧。”还有学生在“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处标注:“人也是一样,如果依赖某一个人,就不能更独立地生存,如何能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动手批注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突破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批注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财富,通过批注,可以让学生解决课文的生词障碍,理清文章的线索,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突破课文的表达难点。还可以利用批注中的内容和其他同伴进行互动交流,畅谈对课文的想法,起到沟通的效果。
  二、动手画思维导图,明晰思路脉络
  思维导图是教师板书常常運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利用思维导图能很好地展现出课文的知识要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条理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通过画思维导图,学生能整理自己的思路。当教师再次教到相关内容时,学生便能更快地领悟相关内容。
  《开国大典》一文的教学重点在于: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教学重点是学习场面描写。在整体感知的时候,教师就围绕这一篇文章写了哪些场面,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整个开国大典经历的那些场面,用图表的形式列出来。例,很多同学会这样列:
  这样整篇文章的脉络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晰。让学生尝试动手思维导图的方式,还能促使教师从学生处得到反馈,了解学生对哪些内容的了解不够,这样在教学中教师便能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动手表演,把握人物情感
  小学生生性活泼,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展开动手表演的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课文,让学生尝试将课本的内容改编成剧本,并尝试参与到剧本表演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情感、性格等不易展现的内容,思考要如何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等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表现出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同情心,并让学生了解现实和想象世界进行对比的创作手法。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动手表演的学习活动,将课本中的内容改编成剧本。教师在学生编写剧本前对其进行启发:“文章中写了不少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的幻象,要如何才能将这些内容更真实地展现出来呢?”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学生尝试扮演烤鹅、圣诞树、奶奶等梦幻中的形象,并设计了小女孩在梦中与之对话的台词。还有学生尝试用加入画外音的方式来区分现实世界和梦幻的世界。表演后,教师还让学生尝试总结了自己的表演,分析扮演小女孩的学生要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现现实中小女孩的凄惨和梦幻世界中的幸福美好,分析小女孩的性格特点,思考现实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完善了自己的表演,而且还通过表演对小女孩的情感变化、内心活动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人物形象能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动手表演后,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自己的表演,思考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展现出来,要如何改进自己的表演。
  四、动手实践,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应刻意追求教学中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而应该将语文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围绕各种语用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与社会调查、问题研讨、论文撰写等,这样能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全面提高语用能力。
  《猴王出世》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作品如何展现猴王活泼好动、敢于挑战的性格特点,并促使学生对古典名著《西游记》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西游记》阅读研讨活动。学生先自主阅读《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然后再自主写下小论文,思考自己从《西游记》中读到了一些什么,分析孙悟空的性格在故事的发展中有什么变化。此后则可以引导学生和其他同伴进行互动讨论,探讨彼此不同的看法,就某些分歧问题进行探究。如有学生认为孙悟空大闹地府、龙宫、天宫等行为十分过分,太过于叛逆,性格特点并不好,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这是敢于向权威挑战,可以组织学生就此问题展开专门探讨。在这样的拓展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锻炼了阅读、写作、倾听、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其语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者叶圣陶认为学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实践得更多,就知道得更为真切。动手实践的活动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练习结合在一起,能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   素养。
  学者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如果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切断,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多演,在各种形式的动手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薛芳芳.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视角解读语文实践活动[J].基础教育论坛,2014(12).
  [2]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J].福建论坛,2013(4).
  [3]黄健媚.小学语文阅读课互动反馈教学方法初探——以《动手做做看》课例为例[J].课外阅读,201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