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切入 锦上添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好的切入点,会较快实现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精选切入点。从题目、文眼、评价、情感四个点切入,会使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精髓,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等。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相关要素构成。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会像庖丁解牛一样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切入与导入不同。导入是教师设计的简洁的、有启发性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向的一个教学环节。而切入则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品析文本的开启方法。导入如迈入语文课堂的大门;切入如欣赏语文课堂繁花盛景的路径。好的切入点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行文思路,文章的内容、主旨等,实现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思。
一、巧用题目,从题目切入
文章题目往往都是经过作家精心设计的。文章的题目常常交代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主旨等。题目一般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针对性。从题目切入往往可以快速把握阅读教学的精髓,准确理解文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快速地理清文章思路,领略丰富知识、剖析生活真谛等。
如教学《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时,笔者直接这样切入:怎样理解“捕蛇者说”这个题目?引导学生明确是说捕蛇者的事。接著提问题目中的蛇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评价,是哪个字?让学生明确是“异”。蛇有哪些奇特的地方呢?面对奇异的蛇,捕蛇者是怎么做的?整节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过程。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是启发学生对文体“说”的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是为第四个问题做铺垫,启发学生要聚焦在捕蛇者形象的塑造上,尤其是蒋氏。最后得出封建社会赋税繁重的主题。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凝睇人间的美丑妍媸,定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师生、文本的良好沟通正是源于恰当的切入。
二、巧用文眼,从文眼切入
戏有“戏眼”,文有“文眼”。文眼指文章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如人的眼睛,能传递出文章的精神,是架构全文的骨。把握文眼,能更好地读懂一篇文章,可以快速窥探到文章中心,理清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教学《醉翁亭记》,某位教师从文眼切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作者往往通过一个字或一个词架构全文。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一个字或词?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乐”。接着提问文中写了哪几种“乐”?让学生明确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紧接着分析“山水之乐”,提问:“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山水之乐’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山水美景的?”接下来逐步引导到文章的重点“太守之乐”的理解上,让学生明确“太守之乐”是真正的乐,此“乐”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个“乐”的切入点小,但却切中肯綮。课堂教学重难点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如流水般缓缓而解。该教师充分发挥了智慧,精心设计,在有限的时间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透彻理解文本,帮助他们形成思维逻辑性。在切入问题设置后,不断鼓励学生发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三、巧用评价,从评价切入
不同作家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每人在阅读时都会有不同的真知灼见。利用这些不同的评价来切入课堂教学,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评价进行切入不能偏离课文重点,忽略学生学情。选择评价进行切入时,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辐射性,能够促使学生思考。评价的选择既可以是他人的评价—名人的评价,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评价。
有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是从他人的评价切入:杜甫曾这样评价岑参“岑参兄弟皆好奇”。在这首诗中他的“奇”体现在写景上。这首诗中,他的景中的“奇”体现在哪里?让学生明确北风之猛、飞雪之旱、雪景之美、天气之冷、环境之恶。接着再引到送别之愁。天气如此冷,环境如此恶劣,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担心,依依不舍,有种莫名的惆怅。诗歌的主题自然而然引了出来。这个切入点增添了教学内容的文学内涵,使课堂内容更有广度、深度。再如在教《鼎湖山听泉》时,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这篇文章的评价切入。首先明确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读完后教师给了它八个字的评价,即“选材新颖,角度独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会这么评价,从而明确这篇游记散文的不同之处,因为选材上写的是泉水,不是其他游记散文中的树、古刹等常见的景;角度上从听觉来写的,不是从视觉来写。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泉水的句子。作者听泉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作者白天、晚上听泉有什么不同?逐步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课文重点段落第八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社会、宇宙的发展规律,泉声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这个切入点与众不同,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处于受启发的状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在传授课文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增强他们学习的愿望。
四、巧用情感,从情感切入
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情感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而且是文学创作所要表现的内容。历来的作家艺术家都懂得情感的意义,所以都重视情感的积累、提炼与表现。俗话说“言为心声”,作者不论叙事、写人、状物,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其褒扬、批评、讽刺等思想感情在文中往往会体现出来。作家生活底蕴丰富,其作品中抒发的感情往往真挚动人,扣人心弦。阅读教学从文本中的情感切入,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情词肯切、条理分明地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使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中深刻体味文中的感情。
如有位教师在教《白鹭》时,先提出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作者对白鹭的一种怎样的感情?让学生明确是赞美之情。接着问白鹭哪些地方值得作者赞美?让学生明确一切适宜、让人忘却的美两个方面值得作者赞美。紧接着具体分析一切适宜具体表现在哪?让人忘却的美表现在哪?切入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白鹭让人忘却的美,深入挖掘感悟文本词句的内涵,从文本深处获得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这种意蕴感。切入点作者流露出来的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会让学生产生共鸣与思索,震撼学生心灵,逻辑思考有条不紊,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再如教学《春》时,首先设置问题:朗读课文,从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学生明确喜爱、赞美之情。紧接着提问作者喜爱春天的什么?让学生明确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早人勤。之后再具体分析这几幅图,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欣赏陶冶文中描绘的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情感的切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韵感、审美感,使师生间互动更具情味,和谐、民主、关爱贯穿课堂。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仅只有从题目、文眼、评价、情感这四个点进行切入,以上方法的探讨只停留在浅层次研究上。好的切入点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锦上添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准确理解文本。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精选切入点,从各个角度进行切入。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