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如今,孩子心理脆弱,已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而且孩子心理脆弱正呈低龄化趋势。对班级里的“玻璃心”孩子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 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教育和疏导,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玻璃心;心理疏导;爱;赞扬;期望
  班上有一个“玻璃心”的孩子,名叫小徐,曾经的他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打人,甚至小小年纪就逃学,我尝试着通过多给予赞扬、传递心语纸条、发送“报喜”短信等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心语”纸条,敞开心扉
  记得上学期,小徐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在教室里大吵大闹,甚至掀翻了桌子坐在地上哭,怎么劝都没用。我尝试着跟他面对面地交谈,可是他似乎总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不愿意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了更好地跟他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我尝试通过传递“心语”纸条的方式和他沟通,我悄悄地跟他说:“小徐,咱们以后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传给对方,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好吗?”为了让他彻底信任我,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纸条上写上一些关心他的话,还把自己的一些烦恼告诉了他,并鼓励他大胆地对我敞开心扉,谈谈自己心里的想法。慢慢地,他对我放开了芥蒂,愿意跟我交流了。我了解到,原来,他的家庭非常特殊,他的父亲常年身体不好,抱病在家,心情不好时就会对小徐拳脚相加,母亲要担负起全家的重担,一个人打两三份工,忙碌的她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看来,小徐是一个极度自卑、严重缺爱的孩子!了解到这些以后,我在“心语”纸条上写下更热情的关怀,还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来,给他一些吃的东西,我想用我的爱去温暖他幼小的心。
  二、给予赞扬,培育自信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人的内心充满着被肯定、被发现、被称赞的渴望,当学生的这种需要被满足时,他的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小徐其实是个天真的孩子,他内心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因此我特意留心观察他身上的优点。一次,我看见小徐的胸前难得地戴起了红领巾,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小徐今天戴红领巾了,真棒!”当时,小徐的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好像没想到我会表扬他。我朝他微笑了一下,并让全班同学为小徐鼓掌,在同学们真诚的掌声中,小徐似乎突然找到了自信,坐得特别端正,背挺得笔直,双眼炯炯有神,嘴角微微向上翘起,那样子神气极了。从此,他的胸前总是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小徐最近能准时到校了,真是了不起!”“小徐每次看到老师,都能说老师好,真有礼貌,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赞扬可真是神奇,每次我表扬小徐,他总是会做得更好。
  三、寄予期望,自我调适
  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我在“心语”纸条上写下了对他的期望:“小徐,最近你的表现越来越棒了,让我们都对你刮目相看。但是你知道吗?发脾气时候的你可不那么受人喜爱哦。我知道有时候你真的很伤心很生气,可是老师希望你下次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给你几点建议,你可以试试看,在发脾气之前先闭上眼睛,深呼吸三秒钟,对自己默默地说不要发脾气。如果还是觉得控制不住,那你可以跑到我办公室来告诉我,或者写在纸条上。老师期待你的转变哦!”此后,小徐发脾气的次数真的少了。有几次,小徐哭着跑到我办公室来,跟我说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我一边安慰他,一边称赞他成功地做到了不发脾气,他很快就调试好了自己情绪。虽然偶尔有两次他还是在教室打了同学,但他自己很快跑到我办公室来跟我承认错误,还主动跑去和同学道了歉。看到他这些可喜的表现,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四、赋予任务,转移注意
  这学期,我还给小徐安排了“特殊”的任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故作严肃地对他说:“我们班的保洁区总是扣分,所以总是和流动红旗失之交臂,太可惜了,你爱劳动,有责任心,从今往后,老师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了,你能帮老师做好这件事吗?”小徐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完成好这个任务。从此,他总是
  早早地来到学校,领着值日生,来到保洁区认真地打扫。我们班的保洁区真的比以前好多了,我又一次当众表扬了他,他干得更卖力了。
  五、“报喜”短信,家校合力
  “老师,老师,我又获得报喜短信啦!”这稚嫩的童声就来自那个曾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孩子——小徐。新学期,新起点,这个调皮鬼被我的“魔力情书”——报喜短信给彻底“降服”了。同学们乐了,那个爱打架的小徐不见了;老师们喜了,那个爱扰乱课堂的小徐消失了;家长更美了,逢人便读儿子的报喜短信…
  原来,最近我在班上设置了“进步之星”的评选制度。每当孩子在作业、发言、劳动、礼仪、习惯等各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就会及时送出奖励贴纸,当孩子的奖励贴纸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获得相应的“报喜短信”——由我将孩子进步的喜人消息发送给家长。每封短信我都会斟酌许久,尽量把它编辑成一段情真意切的交流文稿,力争让家长们看到短信字字品味、句句细读,也期望这小小的短信不仅能成为家校合作的桥梁,更能成为一股激发孩子学习激情的催化剂,来点燃孩子对幸福明天的美好畅想。
  经过我的努力,小徐的心不再那么脆弱了,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课堂上不再捣乱,甚至偶尔还能举手发言;体育课上也能和大家一起战队,进行训练了;被同学“告状”的次数也明显少了……虽然他和大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他会越来越好地融入这个班集体中。
  参考文献:
  [1].李爱铭.孩子多有一颗“玻璃心”.解放日报[N].2010(12)
  [2].胡亚军,刘焕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西部素质教育[J].2011(11)
  [3].彭翔.管理育人皆用心——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才智[J].2014(25)
  [4].曹天英.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周刊[J].2016(18)
  [5].陈永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中等职业教育(理论)[J].2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