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激发和影响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在基础教育阶段属于重要学科,会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产生直接影响。而阅读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需要重视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才能在学生积极性调动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激发及其影响展开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阅读兴趣 激发 影响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阅读属于关键性的构成部分,除了能够助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还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而这一目的的基础在于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所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激发及影响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激发
  1. 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尚未成熟,对生动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会显得更加适应,因此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为学生创设出更加和谐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去感知阅读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并且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交流,才能够对文本阅读产生足够的兴趣。[1]作为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良好阅读氛围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发散空间,使其能够体会到文本内容的具体意境。
  比如,在阅读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便可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以不同的音色去扮演先后出场的动物角色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范读之后,便可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进行文本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渗透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感知内容。如此一来,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便能有效激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照顾到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尤其是文本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良好情境氛围中找到阅读自信,从而产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2.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如果仅仅依靠自身想象,会导致其出现一定的理解困难或误差。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普及,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辅助。通过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去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图文、影像等直观表达方式下去呈现文本内容,弥补小学生抽象思维匮乏的弊端,也能激发其文本阅读兴趣。
  比如,在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去播放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新闻影像资料,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及人们当时的心情,从而让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在阅读《草船借箭》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呈现草船借箭的动画或影视作品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一场景的宏观,感叹诸葛亮计谋的高深,瞬间能够点燃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一探究竟的欲望,也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3. 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控力方面表现较差,所以往往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再加上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长期准备,并且将眼光跳脱于课堂,向更多元的阅读活动拓展。[2]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比如可举办读书标兵活动,让学生结合个人喜好去制定属于自己的专属阅读计划表,而教师可将该计划表发送给学生家长,在家长的配合下一同监督学生的阅读完成量,并且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在家庭氛围熏陶下去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还可举办班级读书比赛,各班级派出优秀代表选定阅读文章或精彩片段进行朗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综合评定去选出冠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集体精神与荣誉感的刺激下,充分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更愿意去展示自我。
  二、小学语文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影响
  1.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定,而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引导者角色。倘若教师依旧受制于传统教学思维禁锢,而未对学生的主体性有清醒认识,则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难以得到激发。[3]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是对学生学习体验与感受到的充分尊重,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时期的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可塑性非常强,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彻底开发,促使学生从小便掌握文本阅读能力,对其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而通过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其开展文本阅读的自觉性便会加强,久而久之便会在文本中找到另一个世界,懂得如何去高效阅读,实现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树立终身阅读的理念。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由阅读量决定,但教师最为苦恼的便是如何让学生完成大量且自觉地阅读,否则学生阅读量上不去或是被迫接受阅读,完全无法起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所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使其真正爱上阅读,才能在阅读中認真思考,理解文本内涵与情感,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能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并且在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去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使其树立起终身阅读的理念与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陶英.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60.
  [2]冯彩华.论小学语文教学对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措施[J].时代教育,2017(10):200.
  [3]臧雯.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几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