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大学生期末考试“曲棍球棒”现象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其造成大学生期末考试“曲棍球棒”现象的原因,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期末考试 “曲棍球棒”现象 建议
“曲棍球棒”现象是指在某一个固定的周期,前期销量很低,到期末销量会有一个突发性的增长,而且在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会周而复始的出现。虽然这种“曲棍球棒”现象是企业供求关系中的概念,但在很多高校的期末考试中也已经屡见不鲜,以某大学为例,平时图书馆的进馆流量一般保持在10000人次左右,而每到期末考试期间,图书馆常常一座难求,进馆流量一般也会暴升到平时的2-3倍。所以这种现象通常和企业实现供需活动过程的“曲棍球棒”现象一样,在每个考核周期的期初,资源通常会被闲置,而在期末,又由于资源有限出现需求短缺。[1]
换一个侧面来思考,大学生期末考试期间“曲棍球棒”现象反映在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得过且过,每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虽然离考试越近的时间学习越密集越容易记到东西,最后也越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暴力学习”,对于知识的获取、理解、记忆以及以后的应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扭转,要提升大学生学业的挑战度、扩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2]
本文将从大学生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其造成大学生期末考试“曲棍球棒”现象的原因,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可以帮助大学生学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3]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
1.平时得过且过,期末考试“一锤定音”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本文针对某大学收回的21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结果分析,并以此为例,阐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在参与问卷并答题有效的219人中,90.41%的同学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或者不挂科的原因上选择了考前冲刺,其中只有39.73%的同学选择平时持续性的学习。
当问到期末考试复习开始的时间时,52.06%的人都是在考试周前后才开始进行复习的,所以造成大学生期末考试的“曲棍球棒”现象就不言而喻了。
2.长期的“曲棍球棒”现象造成的后果
长期平时学习得过且过,期末考试期间“暴力学习”造成的后果,首先体现在对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记忆以及整体把握。知乎曾有人说:大学生期末考试就是十几周的幼儿园生活,两周高三冲刺节奏。仔细的想,一个高中学历的学生就在几天甚至一个晚上的时间内自学了深奥的大学课程,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难免管窥蠡测。其次,期末考试期间的学习,一般时间短,大多都是瞬时记忆,考后又几乎不会在进行复习,所以很多知识还没有来得及应用就已经被遗忘了。最后,因为知识没有被内化在记忆中,所以大学四年结束,才发现真正掌握的知识很少。
二、造成大学生期末考试“曲棍球棒”现象的原因
1.社会原因
曾有相关学者说过“在大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不良学风——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而且这种风气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出现愈发弥漫。”紧张的就业环境,让很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即使大学成绩再好,也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与其把时间放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如多花些时间在其他有利于找工作的事情上。
2.学校原因
首先,大学对于学生的引导以及老师的规范不够到位,造成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得过且过,老师迫于学校教学评价的压力,对于学生平时表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次,单一的学业水平评价方式,大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几乎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可是学生能否真正的学到知识和本领,并不只取决于一张考卷;最后,学校大多把专业课安排在二到三年级,专业课过于集中,课程压力大,存在着扎堆现象。
3.老师原因
首先,现代老师的教育教学往往是满堂灌,理论多而实践少,所以学生难免出现平时的厌学;其次,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老师在期末考试前,会给学生划出考试重点,有的学生针对性的学习后,甚至比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成绩还要好,这就迫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于平时学习的热情;最后,有些老师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及格,期末成绩中所给的平时成绩偏高,甚至有送分的情况,使得平时成绩在一定的程度上缺少了信度和效度。
4.个人原因
一方面由于经过了高考,到大学后并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存在着松懈情绪;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控制力薄弱,平时便得过且过,直到期末考试来临,才开始临时抱佛脚。
三、关于改善大学生期末考试“曲棍球棒”现象的建议
1.学校方面
一、增强入学教育。设置专业导论课,教授大学学习方法,增设新老生的交流会,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紧张起来。
二、建立完整的成績考核机制。学业水平的考核不只看期末成绩,增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可以包括期中考、月考以及每堂课上的发言表现、课后练习、发表论文、相关科研、社会实践情况等,以督促学生均匀发力,而非期末成绩的“一锤定音”。
三、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尽可能把课程压力均分到各个学期,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2.老师方面
一、规范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管理,增设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同时,设置平时成绩的考核要合理且具备真实性。
二、规范自身行为。切忌期末考试划重点,平时成绩送分。同时,要尽可能的科学命题,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确保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使平时学习认真的同学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认可。
三、改善教法,强化应用。教师要克服空谈,加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总的来说,除了要改善大学生期末考试的“曲棍球棒”现象,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马仕华,林勇.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李绍青.大学生考试如何习惯“划范围”[J].教育与职业,2014,10:88
[3]郎群秀.对某高校期末考试补考情况的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67-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