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地区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该地区城市发展概况与现状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该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建设发展阶段与内容。研究得出,该地区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至90年代初的农村城镇化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开放型经济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的区域现代化阶段。该地区已基本完成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
关键词:苏锡常地区;城市发展;概况研究
1 苏锡常地区城市发展概况
1.1 发展概况
苏锡常地区作为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三大都市圈之一,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城市及其附属小城市、小城镇及乡村空间系统构成。作为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苏锡常地区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近年来苏锡常城市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小城镇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初始)、中小城市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始)、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建设阶段(20世纪末开始)。小城镇建设初期,基于外向型经济投资的小城镇建设不仅推动了城镇空间的快速发展,也相应于农村层面产生空间影响,并带动了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普遍存在土地资源浪费与三产发展滞后等特征。中小城市建设时期,基于国家政策指导,城区与上海接轨,更大范围地接收上海经济辐射,发展地产行业,使中心城市首位度提高;太湖岸线管理机制得到统一,滨湖区域保护与开发并举。但城市间联系不够紧密,空间布局分散,区域间资源还是无法共享。[1]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阶段中,苏锡常地区城市空间规模与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模式转变为外资推动下大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以二产、三产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结构重塑有效促进了特大、大城市的粗放式发展;但粗放式发展同时也带来资源铺张浪费等现象,整体发展水平表现出城乡不平衡的特征。[1]
1.2 现状问题
苏锡常地区在扩大城区规模,加强城区集聚辐射能力的同时,打破原有区域界线,加强区域间要素联系,如此高速的发展不免带来一定问题:首先,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相似,集中于第一、二产业,多数集中于机械、纺织、化学、冶金、食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行政区划壁垒限制导致城市重复建设严重,区县间的空间布局与城镇化开发程度不匹配,产业资源等无法共享。再次,行政区划阶段性调整也不免存在一定弊端,城市吸纳县级市使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张而忽视了土地的集约使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却不能享受等同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城市承载力逐步降低,这些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城乡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尤其太湖片区建设发展程度较大,地区环境水质等受到影响。
2 苏锡常地区建设发展阶段与内容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农村城镇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针对当时苏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苏南模式”这一概念,并解释为“以发展工业为主,集体经济为主,参与市场调节为主,由县、乡政府直接领导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2]苏州、无锡、常州位于苏南地区,城市发展原有一定基础,但乡镇发展滞后。对此,三市率先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工业下乡,使农村城镇化实现了巨大突破,一度走出一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将工业转移至乡村、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式除了减少农民比例、推进城镇化进程,还使农民在土地讨生活的基础上另觅到一条新的增收途径。这一阶段,“村村办厂、乡乡冒烟”的乡镇企业(又称社队企业)发展使苏锡常地区农村集镇枯木逢春,企业积累大量资本用于地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改造,一大批连接城乡的新型小城镇借此发展起来。[3]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开放型经济建设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苏锡常地区抓住党中央的“开发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一机遇,走上开发区建设之路;通过建设开发区、发展园区经济来促进苏、锡、常三市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与周边产生辐射的大城市构建连接点,形成对外开放型格局。
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的区域现代化发展阶段。自21世纪开始,城市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江苏省政府为做大做强大中小城市,构建出三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便是其中之一。苏、锡、常三市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借助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区)打破原有条块状空间分布,改变原有小城镇布局散乱的局面,构建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城镇格局。目前,苏锡常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区域现代化新阶段,城镇建设水平不断加速提高,地区发展已由“苏南模式”升级为宋林飞教授提出的“苏南现代化模式”,[2]这对我国其他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3 结语
改革开放40年来,苏锡常地区以市场化改革为动力,以政府政策扶持为依托,以农工相辅为方针,通过引导工业下乡、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地区内各乡镇企业接受上海等城市的辐射,与城市内各工业企业、科研院校建立了横向经济关系,从而积累出大量资金、技术与人才,为之后逐步发展的连接城乡的新小型乡镇积累了建设资本。费孝通先生将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这种模式称为“苏南模式”。该种模式协调了工农矛盾,对原有城乡二元对峙的局面产生冲击,开始以城乡统筹的角度进行城镇建设,为新型城乡关系的到来打开了一扇门。近年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苏锡常地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典范,调整后的“苏南模式”使该地区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變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综上所述,苏锡常地区建设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下一步要推进三个城市的高度融合,解决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通过打破行政体制障碍,促进资源流动整合、基础设施共享、人才紧密往来,构建出一个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都市圈。
参考文献:
[1] 徐斌.苏锡常都市圈——苏南城市化道路的路径转向[D].苏州大学,2003.
[2] 宋林飞.苏南区域率先发展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从“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到“苏南现代化模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9(01):1-10.
[3] 宋林飞.苏南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与高质量发展[J].学海,2018(04):87-91.
作者简介:王晓晓(198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颖(1995—),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