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视域下浅析景迈山布朗族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云南省普洱市,素有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之美誉,地理条件优越、民族氛围浓厚。如今,普洱市乘“文化自信”的东风,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责无旁贷,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崛起正酣。本文通过“旅游+”这一线索与路径,整理与综述了普洱地区代表性特色民族——景迈山布朗族的民族文化,在为今后的民族文化研究提供素材的同时,提出相关建议與意见,助推布朗族文化的弘扬和景迈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普洱;布朗族;文化;旅游
  0 引言
  普洱,世界茶树原产地,古时是百濮、百越居住的“闵濮之乡”之一。普洱市土地面积占4万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68.9%,被誉为地球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1]
  截至2013年,普洱市总人口约25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5.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1%。境内有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回族、白族、瑶族、傈僳族、苗族、蒙古族、景颇族14个世居民族。其中布朗族人口约1万左右,属人口较少的民族,但其作为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坐拥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其民族文化孕育颇深,多年来吸引着国内外研究学者纷至沓来。[2]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3]普洱市因其地理优势绝佳、气候环境得天独厚、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普洱茶知名度高,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茶马古城”“那柯里茶马驿站”“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一系列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开放并处于不断完善中。
  景迈山布朗族,依托千年万亩古茶园的历史资源,凭借“山康节”“玛苏文化”“开门节”“关门节”“祭茶祖”等多样且隆重的少数民族庆典与口口相传的典故传说,在普洱市旅游开发中始终占据独特的优势与巨大的潜力。
  2015年,李金早在文章《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首次提出和阐发了“旅游+”概念,“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的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4]以普洱茶为例,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旅游+”这一全新视阈与平台,可以提升普洱茶的附加值,获得更大的财富增长。例如将茶艺表演、茶文化、书画文化、民族文化与普洱市旅游产业结合。景迈山布朗族茶文化底蕴深、潜力大,通过“旅游+”视域进行开发与研究,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5]
  1 浅析“旅游+”视域下景迈山布朗族文化
  1.1 历史渊源
  布朗族的先民在汉晋时被称为“濮”,先秦时也是“百濮”的一支,到唐宋时被称为“朴子蛮”,元明清时被称为“蒲蛮”,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统一称作“布朗族”。
  我国各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及早期历史的优美神话传说,布朗族也不例外。在布朗族中现今流传较为广泛的属《葫芦的故事》,它提到,布朗族与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一样,都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除此之外,《神人顾米亚》《削木成人》《兄妹成婚衍人类》《岩布林戛·伊梯林戛》等也广为流传。在布朗族人民看来,他们的祖先叭岩冷英勇善战、正直聪颖,为他们留下了世世代代皆可流传的宝藏——茶叶,因此在布朗族人民的心中,茶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1.2 人文地理
  我国的布朗族多居住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低纬度高海拔的半山区。一般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北回归线附近,处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岳地带。[6]
  在云南省普洱地区,布朗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及思茅区。布朗族多居住在山区,以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为例,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植物生长,所以,“靠山吃山”是布朗族生存的一大特点,除茶叶之外,勤劳的布朗族人民还种植有水稻、玉米等农作物。[7]
  1.3 服装建筑
  早在唐宋时期,布朗族就有编织、纺织技艺,染色工艺水平也较高,布朗族妇女织的“青婆罗缎”为澜沧江两岸群众所喜爱。明清以后,布朗族男女皆束发为髻,妇女穿花短衫和黑色长裙。现代布朗族的服饰,因表演需要,改良服饰较多,其形式基本相同,但也略有一些差异。普洱地区布朗人的服饰普遍具有几个特点: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戴手镯,赤足;妇女头缠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1]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布朗族的居民住房普遍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木结构楼,俗称竹楼。楼上供人居住,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仅留一门,室内光线较暗。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其中火塘设于中央,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且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竹楼屋顶为歇山式,分为四面,脊短坡陡,下有坡屋面,用草排或瓦片覆盖。屋顶是用干草或竹枝架成,单调却不失朴素的风采。房子虽小巧,但容纳性很强,从建筑形式与布局中,布朗族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8]
  作为典型的山地民族,布朗族聚寨群居的特点明显,他们称居住的村寨为“拥”或是“邦”,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建寨时是否举行过隆重仪式。“拥”一般指举行过建寨仪式的村寨,而“邦”的含义是棚房,在布朗族人心中并非村寨,而是歇脚的临时居住的房子。
  1.4 文化信仰
  布朗族是山地民族,多建寨在深山密林中,交通条件闭塞、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在对外界知之甚少的同时却也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的文化信仰,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氛围,对现今的文化研究与文化传播提供了大量客观的素材。   布朗族原始信仰崇拜的对象无所不包,山水树石、风雨雷电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和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
  普洱景迈山的布朗族,由于长期受傣族土司的控制(据《叭岩冷传》记载,叭岩冷娶了傣族土司的女儿——七公主),受傣族文化的影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9]与此同时,茶与布朗族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亦是布朗族文化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布朗族祖先叭岩冷让布朗族人民世世代代吃树叶、穿树叶,以种茶、制茶为生,为布朗族人留下了生存的根基。
  1.5 用茶方式
  以“旅游+”这一视域了解并研究布朗族的文化,其用茶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用茶方式与布朗族的原始信仰、传说息息相关,对了解并开发布朗族的旅游价值意义颇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布朗族人民将饮茶与生产、生活高度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独具特色的饮茶、食茶方式,如青竹茶、竹筒蜂蜜茶、土罐茶、糊米茶、酸茶、茶食套餐、腌茶等。本文将以糊米茶为例简单阐述布朗族的用茶方式。[10]
  糊米茶是布朗族的药用茶。其制作方式是:先把土茶罐放入火塘中烘热,放入适量的糯米不断地翻抖烘烤,待烤到糯米微黄、散发出微微的烘烤香时,再放入茶叶一起烘烤,待糯米和茶叶都呈焦黄、发出浓郁的焦香时,冲入沸水。根据饮茶者的身体情况,可再配上通关散、甜白改(萝卜)、姜片、扫把叶等药用植物,煮沸后再加入红糖,待红糖溶化后即可斟入茶杯中饮用。
  糊米茶茶汤呈橙黄色,浓浓的糯米和茶叶的焦香混合红糖的甜香,还有一缕淡淡的药味,可治久患的感冒、咳嗽、喉痛、肺热等疾病。
  2 “旅游+”视域下景迈山布朗族文化产品的开发
  在剖析景迈山布朗族文化的基础上,以“旅游+”视域作为文化产品开发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提出相关思考及建议,将景迈山布朗族文化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在布朗族民族文化口口相传而面临失传危机的情况下有效地促进景迈山布朗族民族民俗文化的保存与继承,更能为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与妙灵感。
  2.1 重点开发深度旅游产品——茶文化生态旅游
  深度旅游也叫“深度游”,其区别于观光休闲旅游模式的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更深层次地获得了精神享受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地深化了解和感悟文化。据统计,我国进行深度旅游的人占据旅游总人数的7.89%,尚处于初级阶段。景迈山布朗族民族文化颇丰,亟待开发,是深度旅游开展的绝佳平台,将深度旅游与普洱景迈山布朗族的茶俗茶文化结合是非常明确且极具前景的选择。[3,11]
  在“旅游+”视域下剖析景迈山布朗族文化并开发与之相关的深度旅游产品,应从点、线、面三个层面上设计。点即指深度旅游中的相关景点或是看点,例如茶魂台、茶王树、山康节等总体上可以增强旅游者对布朗族文化的认识或是可以让旅游者深入了解布朗族文化的相关产品设计;线即一套连贯流畅的点型产品,通过对点型产品的组织与包装,体现每一个点型设计的亮点并整合每一点型设计,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达到“1+1>2”的效果;面即是对点与线的再度升华,通过面型设计,可以全方位实现其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展示。以布朗族“山康节”深度旅游产品设计为例,此旅游产品的主题是“山康节”,点型设计主要有茶魂台、古茶园、节庆活动等,线型设计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点型设计串联形成能够满足深度旅游需求的“朝圣之路”,面型设计主要是在两者基础之上形成的系统完整的布朗族茶文化深度旅游产品。
  景迈山布朗族的民族文化囊括有方方面面,在设计深度旅游产品时,应考虑不同的受众群体,拒绝单调乏味、缺乏吸引性的产品。例如,针对退休老人或是经验阅历相对较成熟且丰富的群体,应着重于休闲养生性的深度体验,对于点型设计的选择应将共情性放于新鲜感之上,例如在以“布朗族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将布朗族历史渊源、用茶方式、茶叶特性与保健功效、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生态性且适宜养生等作为深度旅游产品特色;同一主题对于年轻群体,比如学生与年轻白领,则应侧重于让其加入茶山探索、茶叶初制与民族烤茶、铁板茶等相关过程中,满足其新鲜感与好奇心。[12]
  2.2 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度,建设代表性景区
  云南普洱,虽享有“世界茶源、中国茶都、普洱茶城”的美誉,但碍于较低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普洱市的旅游业起步较西双版纳晚。总体起步较晚,旅游开发程度尚浅,导致目前普洱市区域内无5A级景区,4A级景区也只有两家,缺乏代表性景点,很多优质旅游资源仍处于开发过程中。
  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的景迈山布朗族,要想开发其深度旅游产品,亟须依靠普洱市旅游之风,只有普洱旅游资源开发集中且效果显著,民族文化类代表性景点景区门庭若市,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交通条件并不发达的情况下深入景迈山了解布朗族民族文化。因此,在“旅游+”视域下开发景迈山布朗族文化与加强普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建设和发展代表性景点景区密不可分。
  2.3 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增强民族特色
  旅游資源的开发与代表性景点景区的建设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一蹴而就的。游客对某一地域旅游资源或是景点景区的评价,往往是由对其所在地域的相关配套设施的评价等全方位共同组成。景迈山布朗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除了关注旅游产品点型、线型、面型设计之外,在配套设施的完善与推广方面也要做到面面俱到。比如景区酒店的开发与相关服务设施设备、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在此基础上紧扣民族文化的主旋律,民族元素比如布朗族图腾、历史、服饰、建筑等皆可运用在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中。与此同时,增强旅游设施的互动性,例如将民族茶艺表演穿插在景区或是酒店的相关服务产品例如餐饮中,不仅可以加强布朗族文化的宣传,更能够提升游客的互动性与参与度。
  2.4 加强宣传力度,让游客慕“茗”而来
  2019年3月26日,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穿在身上的文化”服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海明珠”——普洱市的民族文化。景迈山布朗族作为普洱市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千年万亩古茶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文化优势,再加上得力的宣传,定能实现其旅游价值。   景迈山布朗族文化在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如果依然延续其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在茶文化生态旅游等深度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较高、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于景迈山布朗族旅游宣传的投入,例如在媒体拍摄、新闻报道等方面加大投入。与此同时,注重当前的流行趋势对文化宣传的作用,虽然目前“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APP争议颇多,但是其对流行趋势的引领能力确实是不容小觑的。在加大景迈山布朗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时,如果可以正确使用并引导大众关注此类宣传媒介,必然可以起到正向宣传的目的。[13]
  3 結语
  普洱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灿烂,是多元文化的大观园和聚宝盆。景迈山布朗族作为其中一朵奇葩,在旅游业与深度旅游模式关注度与参与度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民族文化复兴的大好机遇。以“旅游+”视域浅析布朗族民族文化,不仅可以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视角提供民族文化展现与传承的多种渠道,更可以以景迈山布朗族作为线索,为民族文化深度旅游提供平台,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刘晓程,何雪涓.景迈山布朗族茶文化的形成历程与发展[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05):56-58.
  [2] 苏凯文,潘瑶,巩合德,王庆华,Kallaya Suntornvongsagul,沈立新.云南景迈布朗族古茶园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7(03):59-65.
  [3] 倪荣远.生态旅游开发须保护好农民权益[N].学习时报,2019-03-27(007).
  [4] 陈烨.旅游需求发展与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研究——以明信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33-135.
  [5] 黎熙舟.打造地方品牌  推动特色小镇建设[N].钦州日报,2019-03-26(002).
  [6] 袁西.滇藏茶马古道景迈山片区景观格局及美学特征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7.
  [7] 黄桂枢.云南澜沧布朗族种茶祖先叭岩冷与景迈茶山[J].农业考古,2001(02):302.
  [8] 李凌旭,马明昌.景迈芒景傣族和布朗族典型干栏式民居结构问题及对策[J].中外建筑,2018(01):42-43.
  [9] 郑治民.茶祖祭祀仪式与社区互动——以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为例[J].科技视界,2016(07):312+315.
  [10] 蔡世保.云南饮茶习俗对旅游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4):67-69.
  [11] 孟波.慢旅游  实现幸福感的旅游途径[N].山西日报,2019-03-26(010).
  [12] 邱云美.奏响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强音(下转第页)(上接第页)[N].丽水日报,2019-03-24(A04).
  [13] 陈爱梅.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03):144-145.
  作者简介:王智慧(1993—),女,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茶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茶文化与茶旅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