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教学,采用任务发布—任务分析—知识学习—方案确定—任务实施—任务评价—课后巩固七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过程做了设计与实践,希望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设计;项目教学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一《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配有学生工作页,使学生在编程时,就将加工工艺融入整个过程中,并把相关过程记录在工作页上,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一)教材的处理
对原教材内容结构进行了优化重组,将教材中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改为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另外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每次课的课时安排不能少于4课时。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
情境教學法:把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化,课前通过视频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对零件的加工充满兴趣,进而提出教学问题。
任务驱动法:将整体任务细化为多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带着问题利用电脑查阅答案,利用动画演示理解难点,利用游戏互动巩固重点。这样可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二、课堂教学步骤
(一)任务发布
课前教师通过手机APP平台引导学生查询相关问题,课堂中教师假设工厂情景,通过观看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思考。接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任务一定是来自工厂实际的工作任务。
(二)任务分析
教师列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并完成任务,填写工作页。分组时模仿企业生产班组情况,每组设一名班组长,教师扮演数控车间主任角色。为调动积极性,每个任务学习时都更换班组长。在分组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性格、成绩、组织能力的互补性、均衡性。每组学生不要超过5人。
(三)知识学习
在本环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遇到的问题,便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从教学平台和课本查阅资料,之后教师进行讲解。教师讲解中,不能是直白的教学,而应在引导中慢慢地贯彻知识点。
(四)方案确定
通过任务分析及教师知识讲解,学生顺利的确定实施方案后,各小组分头讨论学习,并给每名学生发一份工作任务单,工作单主要是模仿企业岗位实际技术文件的内容。
(五)任务实施
这一环节以动手操作为主,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对刀操作,对刀完后小组验证对刀的正确性。之后进行程序校验,开始零件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注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记录。控制零件尺寸,进行测量。完成零件加工后,按照7S管理标准,清扫机床。在实施环节中,以组长为首,组员共同参与,教师巡回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教师只提供指导不参与实施,在寻找答案中使学生掌握关键技术。
(六)任务评价阶段
这一环节要指出学生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每组实施情况,要求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分享,组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零件的检测,并填写零件检测报告单。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进行过程打分,并记录过程评价单。组长对本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组员与组员之间互相打分,并填写过程评价单。最终由组长按照评价比例算出总的分数。
(七)关于课堂任务成绩的考核
在评价环节,我们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其中教师评价占过程评价的50%,学生评价占过程评价的25%,学生互评占过程评价的25%。过程评价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评价标准由零件质量检测报告单和项目综合过程评价表组成。在评价环节,由每组选出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八)课后巩固
在课堂任务结束后,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过的零件,并要求学生编写程序。程序编写完成后,要求组员互相批改,指出对方的对错,一来可以检测学生课堂接受情况,二来巩固本课堂的知识点。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需要所有专业科目采用此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很快转变思维,从而更好地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英.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探索[J].工程图学学报,2008(4).
[2]丁家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型教学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作者单位]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
(编辑:赵文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