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余训练对体育专业学生体能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2016学年课余训练开展的情况,分析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课余训练开展的原因及体育课余训练对其体能提高的效果,运用干预策略,实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体育专业学生体能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式,提高其参加体育课余训练的积极性,促进体育专业学生体能的提高,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关键词:课余训练  体能  体育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010-02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幅改变,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终生身体教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习惯并成为群众体育的骨干。”由此可见,国家在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并强调学校应在课程当中将课外体育锻炼加入进去。以提高高校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重视并开展指导工作。本文以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2016学年的课余训练进行分析来探讨课余训练对体育专业学生体能提高的效果。
  1  体能与学生体能的概念
  体能包括三方面:形态、机能、素质。其中形态是指人身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如身高臂长、基础维度等;机能是指各个器官系统在人身体中发挥的职能,如各种系统的代谢能力;身体素质一般来讲,包括七大身体素质,分别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灵敏和协调。人类在工作、生活、体育运动和环境适应中展现出来的生物学、心理学综合能力被称之为体能,其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指标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也是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体能水平高低与人体形态学特征和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人体体能的质构性基础是其形态学特征,人体体能的生物功能性基础是其机能特征体能是人体综合能力的统称。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概念,人体单一的身体能力并不能决定其强弱。学生体能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具体体现,由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性构成。所有除专业技能之外的能力都属于体能范畴。
  2  体育专业学生体能与课余训练的关系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为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专业技能,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体育学院全面开启学生课余训练工作,包括早上训练和加课训练。早训主要形式是在田径场进行短跑、长跑、折返跑、立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等训练;侧重发展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加课训练主要由专修老师带训,针对学生专修所需身体素质进行相应训练。同时积极动员体育专业学生义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体育业余训练与指导,以学校各级各类体育活动及院系自行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为契机,每年度积极推荐近100余人次优秀学生至各院系担任教练、陪练角色,充分锻炼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极大力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1 耐力训练——中长跑
  身体素质之耐力是一个人身体持续肌肉的能力,耐力好,抗疲劳的能力强,因此良好的耐力是身体素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规定,男子组1000m3'25"以下为优秀,3'25"~3'40"秒之间为良好,3'40"~4'30"为及格,4'30"以上为不及格。在长跑中要求呼吸均匀、深长。长期训练能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肺组织弹性增强,肺活量增加,人体氧化能力增强。系统的耐力训练,使心肌纤维增粗,心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慢肌纤维肥大,肌红蛋白含量提高,神经调节能力得到改善,使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显示,1000m耐力测试中有46.1%学生能达到优秀。从整体水平来看,男子在1000m的耐力测试中还需要继续提高。而在进行一学期的早训练习后,再次测试的结果显示,1000m耐力测试中有62.7%学生能达到优秀。
  2.2 力量训练——引体向上
  身体素质之力量是体能中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爆发力。肌肉力量的提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训练改善神经冲动的发放,增加参加活动的肌纤维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训练促进肌蛋白的合成,使肌纤维增粗,收缩力加大,适当的负荷和训练频度是重要的因素。选择引体向上来作为测试项目,主要考虑到引体向上要求测试者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必须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男子组引体向上中10次以上为满分十分,10次以下一次得一分。练习引体向上时,一般每次3~5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2min,休息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个数与组数随时间增长成正比增长关系。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显示,引体向上中60%学生未及格,仅有40%学生及格。而在进行一学期的早训练习后,再次测试的结果显示,引体向上测试中有72.7%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只有27.3%的学生未达标。
  2.3 速度训练——100m跑
  100m跑反映了人体在短距离内极限速度的能力。运动生理学和训练学认为,位移速度能夠反映人体的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柔韧、神经过程灵活性等综合素质。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男子100m跑,13"1以下是优秀,14"6以下是良,14"9是及格。训练方法为反复冲刺训练。所谓冲刺,要求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每周2~3次即可。每组3回合,一次10组。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显示,100m跑中23%学生未及格,77%学生及格,57%学生良,20%学生优秀,而在进行一学期的早训练习后,再次测试的结果分析显示,100m跑中10%学生未及格,90%学生及格,62%学生良,28%学生优秀。
  2.4 柔韧训练——立位体前屈
  立位体前屈反映了脊柱前屈柔韧性以及下肢后群肌肉的伸张度。静力性拉伸练习是将肌肉和结缔组织主动或被动的的缓慢拉伸到一定程度,并保持静止不动的提高柔韧性练习方法。立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立于矮櫈上,并腿直腿作体前屈。男生腕关节触脚尖保持不动,控时5s;女生腕关节上5㎝触脚尖保持不动,控时5s。训练方式为拉伸身体前后侧肌肉。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在每周进行柔韧训练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训练前3天减少运动量,以免出现肌肉疲劳。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显示,立位体前屈中37%学生未及格,63%学生及格。而在进行一学期的早训练习后,再次测试的结果分析显示,立位体前屈中17%学生未及格,83%学生及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针对于学校体育的受众來说,无论是基于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还是基于放松娱乐,增强生活质量的目的,亦或是基于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目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都是学生体能的锻炼和提高,适当增加课余训练可以使体育专业学生体能提高。同时在“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下,促进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的地位,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则需要不断进步与改善。实施高校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的综合干预方式,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课余训练的积极性和效果,促进体育课余训练对学生体能提升的效果,促使学生体能水平稳定提高,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以高校体育文化带动高校文化素质的综合提升,以体育手段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力图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3.2 建议
  高校想要在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上提升,必须积极抓住科学的、规范的、健康的发展模式。其规范新、合理性、科学性与方向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坚持不懈抓好学生的体能素质,是课余运动训练得到正态势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正视体育课余训练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指导员要教育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要给他们讲清体能素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知难而上的精神,以期达到用训练促进学习,以学习带动训练,获得学习训练的双丰收,再以刺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提高。积极引进先进的课余训练与指导手段,不封闭、不珍藏。在交流与尝试中进步。并且做到以下几点:要加强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规范性;要加强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合理性;要加强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科学性;要加强体育课余训练与指导方向性。
  参考文献
  [1] 韩雷涛.浅谈高中体育业余训练[D].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4):331.
  [2] 魏培雨,段晶晶.浅析学校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3(14):439.
  [3] 张辉.湖北省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侯乐荣,张艺宏,秦朗,等.四川省城镇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运动干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0):69-72.
  [5] 全问朝.体育训练的恢复实验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2):91-94.
  [6] 杜发强,樊晶晶.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3):60-67.
  [7] 石坤.中长跑与相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3):88-89.
  [8] 吕姿樵.大连市大学生体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246-247.
  [9] 何穗智,黄小华,罗泮祥.《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的单杠引体向上的评分标准研究[J].体育学刊,1995(2):77-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