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国英文报刊对中国戏曲活动的报道研究(1911-1938)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陆报》(China Press)作为第一份美国人在沪创办的英文报刊,是美国侨民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该报刊对中国戏曲的报道为中国戏曲提供一个“他者”视角,可以多元化认识民国时期中国的戏曲生态。文章通过对《大陆报》所登载的戲曲活动的消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以此探析近代西方视野下中国的戏曲意象。《大陆报》的戏曲报道如同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所说的“节点”,以此串联民国时期政治,文化,经济之网,并将之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对现代中国文化的“输出”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国;《大陆报》;中国戏曲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3-0051-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3.009
  Abstract:China Press as the first English newspaper founded by Americans served as a window for American expatriates to lear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whose coverage of Chinese operas offered a perspective of “the other” to view Chinese operas during the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9). This essay classifies and studies the pieces of news about opera activities published in China Press to analyze the images of Chinese opera. The reports of Chinese operas in China Press are like the “knots” in the sociologist Latour’s term that connected politics, culture and economy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y can be investigated in a global view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output”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Republic of China; China Press; Chinese opera
  
  民国的英文报纸主要面向在华外侨、中国政界和知识分子,同时还销往欧美地区,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窗户。这些报刊对民国发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以他者的眼光见证民国历史,一直被视为研究民国史最宝贵的资料。许多学者从诸多角度(民国宗教史、政治史、商业史、外交史甚至中共党史)对它们进行整理与研究,但是在文化艺术史尤其是戏曲艺术方面还没有得到挖掘和整理。在影响广泛的12份民国英语报刊中,影响最广的《北华捷报》《大陆报》《中国评论周报》《密勒士评论报》这四份报刊几乎涵盖了民国时期所有重要的戏曲活动,其中尤以《大陆报》的报道最全面最详实。
  《大陆报》(1911—1949)于1911年8月29日在上海创刊,其创刊背景是当时在沪的美国人需要美国人主编以及美国人所有的新闻报纸。《大陆报》即为“美国人创办的美国报纸”(it was an American paper with an American editor and American staff)[1],既是驻沪美侨了解中国的窗户又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喉舌。虽然1930年秋《大陆报》的控股权由董显光掌握,其理事会也分别由四位中国人和四位外国人掌握,但董显光依然坚持西方人的办报宗旨和特色。《大陆报》反映了在沪美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照会了西方的生活理念和政治信仰。对《大陆报》新闻报道的研究可以从西方的视野(他者)反身中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以《大陆报》戏曲报道为节点将其与其所关联的民国外交、商业贸易、风土人情、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产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民国戏曲跨文化的尝试。
  《大陆报》(文化版)反映了当时外侨在沪的社会文化生活包括对中国戏曲的介绍,即使其时(1919-1939)中国处在风雨动荡的时期,中西戏剧交流也一直在进行着。《大陆报》曾经在1937年9月28日登载过一则新闻Grand Opera is Scheduled Next Tuesday——To stage “Faust” (《大剧院下周二上演<浮士德>》),第一句话就是“War or not war Shanghai is going to have its own Grand Opera this season”(有没有战争上海本季戏剧演出都会继续)。1930年以后《大陆报》记录了有关中国戏曲几乎每一件大事:中国剧团的演出信息、中国戏剧演员介绍、西方京剧票友的聚会、中国戏曲未来发展的建议、西方音乐大师来华指导歌剧、中国戏曲演员灌制唱片等等。其中戏曲学校教育管理和中西戏曲交流是其最为重视的主题。
  将《大陆报》从创刊之日起到1949年止有关中国戏曲的所有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并于同时期其他在华英语报刊的戏曲报道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大陆报》更着重中国戏曲表演的“本体性”“文化性”和“传播性”,而与它同时期的在华英语报刊对中国的戏曲关注点则稍有不同。以其它两大主要英文报刊为例,《北华捷报·最高法院与领事公报》侧重于中国戏曲的“社会性”;[2]《中国每周评论》则偏重于中国戏曲的“政治性”。[3]在对“戏曲”的英译中,当时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大陆报》多用“opera”来翻译“中国戏曲”,用“drama”翻译“中国戏剧”,但也经常混淆使用。其余两份主要英文报对于戏曲、戏剧并没有清晰的划分,一般惯用“drama”,偶用“opera”。   《大陆报》的戏曲报道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并将它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进行关照对现在中国文化输出有借鉴作用。将《大陆报》有关中国戏曲的报道按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对戏曲教育的重视;二是对戏曲表演本体性评价;三是對中西戏曲交流的关注。
   一、戏曲学校的教学管理
  《大陆报》对中国戏剧学校(国剧传习所,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成立报道非常详细,由此可以探析西方视野下中国戏曲未来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思路。
  梅兰芳与余叔岩1931年建立了国剧学会并成立国剧传习所。《大陆报》于1932年1月14日刊登了关于国剧传习所的招生信息Hum Three Songs and Pass in: Dramatic School forward at Peking:Mei Lan-Fang is Co-Founder(《会哼三首曲子就能被录取:梅兰芳为合办人》),从题目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文章对国剧传习所录取条件的宽松感到震惊,题目用黑体字醒目地写着“会哼三首曲子即可被录取”。而题目也以梅兰芳先生为噱头进行报道,这主要因为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戏曲最熟知的也只有梅兰芳先生。文章对传习所的设置进行详细介绍,传习所教育设置分为两个部门(系)“皮黄”部(Pee Wang)和“昆曲”部(Kwung Chong)。“皮黄”部(系)主要传授传统戏曲知识包括唱腔、舞美、服装、表演程式,“昆曲”部(系)主要传授改良戏曲。这两个部门(系)因材施教又分为“生,旦,净,末,丑”五支。
  报道强调传习所教科书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有关中国戏曲的各个方面,还特别强调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对中国戏曲的重视。文章注明了学校不同类型的出版物,除了刊登专业的论文外,还刊登有关戏曲知识的一般介绍比如舞美设计、戏曲歌词的大意以及学校期刊的出版消息。齐如山先生编辑出版的《戏剧丛刊》和《国剧画报》传习所张伯驹任校长,齐如山任主编。
  文中大篇幅地介绍了梅兰芳先生对国剧传习所成立所做的努力。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大陆报》的这篇报告其实对国剧传习所的具体管理设置介绍得过于笼统,有些地方还出现专业知识报道错误的情况。这可能与报刊编辑对中国戏曲专业不太熟悉有关。从该篇报道可知其时国剧在西方社会并不流行。大多西方观众对于京剧的熟悉也止于梅兰芳先生。不仅仅是《大陆报》,其他在华外刊如《北华捷报· 最高法庭与领事公报》(The North - 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报道中国戏曲时都得提梅兰芳先生,不然会引起外国读者的过大的“陌生化”和“距离化”。
  1935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南京成立,《大陆报》对此分别在1935年10月19日School to Foster China Drama Opened——Wang Deprecates Lack of Learning from West(《中国戏剧学校成立——王部长呼吁多从西方学习戏剧知识》)和10月22日National Dramatic School(《国立戏剧学校》)两次刊登了1935年10月18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成立的消息。10月19日报道较为中立,详细报告了学校开幕式的情况和时任教育部长王部长在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讲。而10月22日的报道则通过国立戏剧学校的成立探讨中国戏剧未来的发展和生存。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比较仍存在滞后性,认为西方戏剧虽然三十年前就输入了中国,但是中国戏剧并没有认真借鉴,导致中国戏剧目前仍是一盘散沙的局面。这与中国没有系统的戏剧教育管理有关,这也证明了成立国立戏剧学校的必要性。要改变中国戏剧的现状需要创新戏剧作品,培养人才和开放国家剧院。中国戏曲演员们长期被看不起,西方观众也只熟悉梅兰芳和程砚秋两位大师,所以只有大力培养中国的戏曲人才,中国戏曲才能被更多的西方人所熟知。比如梅兰芳大师在伦敦表演的新剧《一缕麻》,就广受好评,一年过去,在伦敦依然被津津乐道,其在纽约的演出也大受欢迎。中国戏剧的出路在于人才培养和剧目创新。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余上沅提出的办学方针“研究戏剧艺术,培养戏剧人才”照会了当时《大陆报》提出的中国戏剧未来的改革方向,国立戏剧专科学校重视师资培养也是反应了戏剧未来需要大力培养人才的任务。《大陆报》关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成立的报道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界定不清,以西方戏剧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戏曲势必会产生曲解。
   二、西方视野下中国戏曲的评介演变
  1930年前《大陆报》对中国戏曲的报道还仅止于中国戏曲的一般性介绍,1930年后《大陆报》对中国戏曲专业性的评价开始逐渐增多。按时间顺序记录,这些新闻可以分析西方对中国戏曲评介的演变。
  1935年7月22日ZBToong 在《大陆报》发表一篇题为Interest in Chinese Drama Here Grows With New Productions: Chinese and Foreigners Take Active Role in Production, Criticism; Writer Cites Examples Customs, Habits Found Mirrored on Stage(《中国戏剧的兴趣随着新剧的增加而增加: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创作、批评戏剧中起到积极作用》),文中开篇就表明了新剧是对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融合。西方观众从新剧《一缕麻》联想到《玩偶之家》,而中国观众则从《一缕麻》看到了《西厢记》。新剧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戏曲的重视,中国本身的戏曲历史悠久,有许多宝贵的资源,所以中国戏曲为了同时吸引中西观众的话,就应该尽量消退“陌生化”。撰写剧本时可以借鉴西方名著,减少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戏曲的距离感,同时也要保持中国传统戏曲本身的特点。   针对这篇文章,1935年12月23日《大陆报》刊登了一篇YAG HSIN HUNG的来信A Liberal View of Chinese Drama(《有关中国戏剧的自由观点》)进行批驳。信中分析了新剧《一缕麻》,历时地介绍了中国戏曲自唐朝以来的特点,以此说明《一缕麻》没有中国传统京剧的特征,所以不能用这样的新剧来改革中国戏曲。作者并不反对新剧对西方戏剧如萧伯纳,王尔德和莎士比亚的借鉴,只是这些借鉴西方戏剧的新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戏曲。新剧更类似全球化进程中观念逐渐融合的启示。
  1936年10月10日《大陆报》刊登了一篇批评文章Chinese Drama in Evolution:What is Chinese Drama?Its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25 years. And Its Future(《中国戏曲演化:什么是中国戏曲?它过去20年发展和它的未来》),详细地描述了中国戏曲当时的困境和待突破的地方,文中谈到中国的戏曲以音乐为主体,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戏曲的误解源于对音乐的陌生,中国戏曲不是写实主义,它充满了符号性。虽然中国戏曲得到某些外国专家推崇,但是其表演仍然被时人诟病,比如中国戏曲表演只重视基本功的展现,而非故事主题的表达。时人很难以西方戏剧的定义界定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象征性和符号性有时候不是故意为之,实是无奈之举。过时、简陋的剧场布景成了中国戏曲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演出环境如茶馆和饭馆限制了中国戏曲表演的发挥。
  1938年4月24日《大陆报》刊登的Notes on Chinese Drama(《中国戏剧评论》),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却详细列举了中国戏剧的特点。文中第一段就清楚界定了“中国戏剧”即为“京剧”。文章详细解释了“Chinese Drama”中“西皮”“二黄”的概念和“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的表演风格。并一再强调梅兰芳先生为京剧所做的贡献。评价的演变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戏曲从界定概念到探索本体的过程。
   三、中西戏曲交流互动
  (一)中国戏曲走出去
  中西戏剧文化交流也是《大陆报》最青睐的内容。只要是中西戏剧交流演出的信息,《大陆报》皆会报道,尤其是对梅兰芳先生每次的国外出访都会进行详细报道。比如1930年1月8日刊登了梅兰芳美国出访前的采访Mei Lan-Fang and Party of Twenty-one to Leave for U.S. on January 18(《梅兰芳1月18日访美告别宴》),报道认为虽然梅兰芳的出访对中国戏曲未来发展的影响还未可知,但是对梅兰芳个人声誉却能带来巨大裨益。《大陆报》对梅先生每次出访都进行十分详细的报道,按刊登的时间顺序:1930年4月12日 美国人Monro, J D报道Mei Lan-fang in New York(《梅兰芳在纽约》);1932年11月19日Mei Lan-fang Accepts Offer To Tour U.S. Again In 1933(《梅兰芳接受邀请于1933年再次出访美国》);1935年1月30日Mei Lan-fang Leaving For Russia February 22(《梅兰芳于2月22日出访俄罗斯》);1935年4月2日Mei Lan-fang in Moscow(《梅兰芳在莫斯科》);1935年4月24日Mei Lan-fang Arrives In Capital Of Poland(《梅兰芳到达波兰首都》);1935年5月11日Lan-fang Arrives In Paris, Is Incognito(《梅兰芳到达巴黎》);1935年5月22日Mei Lan-fang Leaves Paris For London(《梅兰芳离开巴黎到伦敦》)。《大陆报》中“梅兰芳”是词频最多的名字,当时西方观众对中国戏曲的熟悉可能也只止于梅兰芳先生。因此即使报道日本演员KiKugoro Onouye(河原崎权十郎)出访的消息也以梅先生作为噱头,比如1936年8月5日刊登的消息Mei Lan-fang”Of Japan To Tour U.S(《日本“梅蘭芳”出访美国》)。对梅先生的集中报道让报刊深思中国戏曲的未来。他们认为中国戏曲的改革不仅在于梅兰芳先生的外输,更应该注重自身表演元素的改革,而这样的观点也得到同期各大在华英语报刊的认同。
  在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有一群热爱京剧的西方人,他们在北京、上海不遗余力地学习京剧,宣传京剧。1933年9月22日《大陆报》刊登了German Girl From Peiping Sets Shanghai Fans Agog With Chinese Opera Performance: Rosa Jung Swirls Triumphantly Amid Plaudits Of Chinese Theater-Lovers After Mastering Intricate Art Of Celestial Stage;Pretty Star Attains Goal After Years Of Study(《来自北京的德国女孩让不喜欢中国戏曲的上海人成为戏迷》),报道了德国女孩Rosa Jung(雍竹君)在上海的京剧表演受到了上海观众的喜爱,文中详细地介绍了Rosa Jung的京剧视野。1937年德语《琵琶记》柏林演出成功后,Rosa Jung定居德国将中国戏曲输入欧洲。
  (二)西方戏剧引进来
  查阅近代在华各大英文报刊,是时除了注重将中国戏曲输出外,也很注意西方戏剧的引进。1927年2月27日《大陆报》报道Mei Lan-fang Invites Wiener to Peking Show(《梅兰芳邀请Hans Wiener来京演出》)。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交流比较活跃:1925年12月6日Opera Singers will Present RadioProgram:Four Members of Italian Opera Company To Broadcast(《收音机可以播放意大利歌剧了》),1925年西方歌剧通过收音机输入中国;1934年9月9日Brilliant Opening Planned For Dah Wu Dai, Largest Opera House In Orient, Here Tonight:Thousands of Chinese And Foreigners are Expected to attend. Mei Lan-fang to give play and Notable Troupe will assist him.(《东方最大歌剧院 “大舞台”今晚开唱,中外观众齐聚一堂,梅兰芳先生进行表演》),上海“大舞台”参照纽约剧院设计,大舞台总投资100万美元可容纳3000观众。《大陆报》预言“大舞台”未来将成为外国游客来沪旅游的景点之一。1935年以后中西戏剧交流更加频繁:1937年9月8日Grand Opera is Scheduled Next Tuesday:To Stage Faust” At Russian Opera House(《俄罗斯剧团来沪表演〈浮士德〉》);1938年1月11日Opera House to Present “Rigoletto” at Carlton: Chinese singer star in Noted Tale of old Italy(《中国歌剧明星在大剧院唱响〈弄臣〉》);1937年俄国著名作曲家Alexander Tscherepnine来华交流;1937年3月24日Tcherepnine Leaves China with country convinced of Genius(《齐尔品离开中国,认为中国是充满天才的国家》)。齐尔品先生在华期间为中国广大青年学生授课,输入西方歌剧知识,在京沪两地举办音乐会,将中国音乐元素融合进其新歌剧并将此新歌剧列在其欧洲巡演剧目名单中进行交流传播。
   结 语
  民国英语报刊的记者有外国记者和本土访员,而面向的读者群为在华外侨、中国政界和知识分子同时还销往国外。所以英语报刊是中西对话的直接舆论空间也是艾利卡教授提出“交叉文化”的舞台。文化从根本上讲是单一的,自足的。但是文化间的交流却从未停止过,这种交流让文化和文化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是文化跨文化和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本土的戏曲通过西方报界与西方思想理念碰撞吸收外来戏剧文化,同时本身也产生变化。在这些文化交叉的过程中新的表演戏曲美学也有可能随之产生。
  对《大陆报》的戏曲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中西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段历史运用“戏曲活动”这只彩笔将是时的国内、国际社会活动隐喻性地描画出来。近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类似一个个“节点”,他们历时地和共时地通过戏曲活动串联起来并纳入全球化的视野中进行关照,每个“节点”互相传播、交流、碰撞、互动、吸纳并逐渐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 袁伊.近代在华美式报刊之翘楚[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2] THE CURRENTCHINESE DRAMA OF SHANGHAI: A Consideration of the Various Classes of Plays Produced in the Local theatres: Civil Military and Semi-Religious Types (1870-1941)[N].Shanghai. 04 .Sep. 1926.
  [3] New Books of Interest in the Far East: A Guidebook to Chinese Drama G T F[N].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923-1950). Shanghai,27 Mar 1937.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