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中国戏曲更可亲可感可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神赛罷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竹枝词》(清 童谦孟)中对戏曲场景的描绘,道出了戏曲曾经的辉煌。星移斗转,时移世变,从妇孺皆知到少有人追捧,戏曲艺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低谷。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不应该让它就此湮灭,戏曲进校园活动应该更加全面地开展。”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原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郑传寅说。古稀之年的他对中国戏曲有着终生不渝的情怀。
  四月的武大,樱花盛开,小雨霏霏,郑传寅家中暖意盎然。虽已年逾古稀,却依旧精神矍铄,郑老让我想起戏曲中的“老生”形象——“公忠者雕以正貌”,儒雅、刚毅,在平和中透着对毕生追求的坚定。
  初遇
  20世纪80年代,诗歌、小说等文艺作品备受青睐,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中文系的老师们更愿意选择古典诗词、现代小说等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本就“稀缺”的戏剧研究者也大多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时髦的话剧。机缘巧合,郑传寅却在戏曲艺术遭遇“窘境”时选择了中国古典戏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出乎郑传寅意料的是,这个冷门的艺术品类,居然受到了许多青年学生的喜爱。“我当时在武汉大学首开《中国戏曲文化》课程,研究生、本科生对这种所谓的‘夕阳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为教室爆满而几次更换授课地点,最后搬进能够容纳三百多人的教室,但同学们依然还是需要提前去占座位。”
  郑传寅惊喜地发现:虽很不景气,戏曲文化对年轻的学子们依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如果说爆棚的教学场景只是表面上的热闹,进入戏曲研究则让他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学术天地。
  “戏曲舞台的颜色运用有什么讲究?为什么会有红脸和白脸之分?唱戏的官员为什么要戴着乌纱帽……”这些问题,让郑传寅觉得十分有趣,激起了他强烈的探究欲望。他把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结晶为他的第一部著作《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出版后广受好评。
  “尝到甜头”的郑传寅一发不可收拾。之后的学术生涯中,他先后写出了《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典戏曲与东方文化》等专著。这些用力颇深的著作,对戏曲文化作了独到而深刻的阐释。
  与其他戏曲专著的不同点在于,郑传寅的著作都是“从文化角度切入戏曲研究,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戏曲的”。
  在《中国戏曲文化概论》等专著和相关论文中,郑传寅一再强调,戏曲集诗、乐、舞、绘画、工艺、雕塑、杂技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都有深刻关联,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其内涵博大精深,多层次多侧面地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采。
  “如果把戏曲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整体观照,我们就会发现戏曲独特的艺术个性、审美特征、丰富的精神蕴涵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在郑传寅看来,戏曲应该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领域。
  “拯救”
  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法、俄等国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
  在中国,有昆曲。
  昆曲是高雅的,也是寂寥的,和中国很多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昆曲仿佛是博物馆里活化石般的存在,价值珍贵,却显得久远不接地气。直到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一扫昆曲界的寂寥,让它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古雅的艺术变成了时尚,但就整体而言,戏曲仍然面临危机,戏曲观众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年观众少,戏曲的前景堪忧。
  “救救戏曲。”郑传寅等一批学界和戏曲界的同仁们,在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但这需要学者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郑传寅撰写、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一书是这种努力的一个可喜的成果。
  针对当代青年对戏曲艺术知识的了解严重不足的现状,郑传寅表示:“这的确是一个严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戏曲素养,营造校园戏曲氛围,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正是着力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路径。从学生抓起,培养他们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增强他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对于传统戏曲在现代的传承中有着重大意义。”
  郑传寅说:戏曲的魅力在于它是生动形象的,独一无二的,而且是与普通民众声息相通的。
  “比如《铡美案》中的包公形象,他其实代表着老百姓心目中关于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景,这也是戏曲吸引人的独特之处。”
  正如郑传寅所言,一个戏曲演员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演技娴熟的艺匠,不能只满足于对人物塑造的一般性理解与认识。如果把唱、念、做、打这一整套复杂的表演技艺称作手段的话,那么在舞台上塑造独特性格、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借助这种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传达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给人以艺术享受,才是目的。
  传承
  自2016年起,湖北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已有17个市州、103个县级行政单位推动近百家专业院团、民营院团走进8300多所学校及幼儿园,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感受戏曲魅力。
  从九省通衢的武汉到鄂西北边陲小镇,30多个剧种弦鼓声声,戏曲,唱火了孩子们的校园。
  郑传寅于2017年出版的《戏曲进校园中小学生普及读本》(湖北教育出版社),正是对“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积极响应,该书是一本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传统戏曲文化通识读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向中小学生介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优秀的传统剧目、杰出的戏剧家和演员、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以及魅力四射的戏曲舞台艺术,以便中小学生对我国戏曲的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谈到“戏曲进校园”,郑传寅十分欣慰地说:“这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
  郑传寅坦言,“戏曲进校园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历代先人为我们积累下来的财富,深深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这个曾经的主流文化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华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学生们在欣赏戏曲之美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智慧的洗礼。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他们培根固元,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今日教育的应尽职责与使命。
  “让现代人触摸戏曲国粹的筋骨与温度”郑老在新书《中国戏曲》中表示:“既要瞩目戏曲辉煌的过往,也要审视戏曲保护振兴的当下”。发掘中国戏曲文化底蕴,解析戏曲传神写意,郑传寅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中国戏曲艺术更加可亲、可感、可触。
  责任编辑/鄢志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