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法与音乐形象的完美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罗马狂欢节序曲》是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作曲家柏辽兹成熟时期的作品,完成于1843年,相比早期的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要成功许多,虽然题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更加鲜明生动的主题形象,以及更加紧凑的主题发展,加之戏剧化的配器,大大提升了这首乐曲的实际演奏效果,使之成为经典的管弦乐之作。本文从主题发展,乐曲结构,以及配器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创作特征。
关键词:主题发展 乐曲结构 配器特征
管弦乐作品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有首要地位,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李尔王》、《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葬礼及凯旋大交响曲》、《梦幻随想曲》、《罗马狂欢节序曲》。理论方面他的《管弦乐配器法》最具影响力。他的作品里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进行了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使音乐与文学更为紧密的联系,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
《本维努托·切里尼》是柏辽兹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完成于1838年,只在巴黎演出过7次,不是很成功,而《罗马狂欢节》序曲则是以这部歌剧的狂欢节基调而重新创作的,完成于1843年。柏辽兹在这部作品里,采用了传统而热烈的意大利舞蹈来烘托狂欢节的欢乐氛围。同时,刻画了主人公切利尼对苔蕾莎的爱慕之情,以及焦急地等待着会面时的内心活动。作品中戏剧化的乐队配器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作为音乐会演出用,效果极佳。
一、纵观全曲,从主题材料的陈述及发展过程来看,总共有三个形象鲜明的主题;根据整首作品的“剧情”节奏设定,可大致将乐曲主体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主题第一次出现在引子中,小快板的速度,上下翻飞的音阶式旋律特别具有“序曲感”。
乐曲主体的第一部分从行板开始,由英国管在C大调上奏出了温婉优美的抒情旋律(谱例一),源自歌剧中切里尼与苔蕾萨演唱的咏叹调《爱之二重唱》,这一主题随后又由中提琴在E大调奏出(谱例二),随着情绪的发展,主题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大管和大提琴在A大調奏出(谱例三),而木管组(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及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节奏重拍向后移动了一拍,形成紧密的跟随,与主题如影随形。
第二部分是由木管组演奏的三小节急促的三十二分音符的音阶上下翻腾作为引入,进入小快板,新鲜的主体形象由小提琴声部奏出,跳跃而又欢快的旋律,仿佛意大利的传统舞蹈,并且不断展开随着音乐材料的发展,情绪的推进,引子主题出现了,力度空前,并得以充分展开,忽然戏剧化的弱下来,由木管组奏出了舞蹈主题,但是很快力度突然加大,对这一主题的展开具有性格变奏的特点,与后来再一次出现引子材料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
第三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大管奏出了抒情主题,与第一部分遥相呼应,由原来的3/4拍变成了6/8拍,虽然旋律看起来拉长了,但是其他声部的织体在6/8的律动下蕴藏着更大的动力,经过耐心的展开和伴奏织体的增厚,强有力的引子主题又出现了,之后的音乐在这一主题的发展中得以升华。
二、柏辽兹的这部管弦乐作品受到“戏剧性创作思维”的影响,配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富有戏剧冲突感。
1.层层递进编配。在第一部分中,主题总共呈示三次,第一次以英国管主奏,配有弦乐队的拨奏;第二次换成中提琴奏主题,长笛对位呼应,木管组的其他声部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做伴奏织体;第三次出现是以高低声部差一拍相继出现,中高音区有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小提琴,中低音区有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其他声部为伴奏织体,并加入了打击乐。随着乐器组的增加,音区被填满,情绪也逐渐激动起来。这一部分的配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严谨而有序,效果毋庸置疑。
2.戏剧冲突编配。根据音乐的发展规律,冲突矛盾基本出现在乐曲的黄金分割点处,这首序曲也不例外。从音乐材料的使用方面看,冲突体现在对比主题的强烈对峙,例如开始是引子主题的高亢演奏,整个音区几乎填满,6小节之后闯入了弦乐声部在中低音区高强度的八分音符等时值下行,这2小节的材料来自第二部分舞蹈主题的展开,这样的8小节冲突组合连续出现了四次,每一次都有变化,主要体现在声部的增多,使冲突材料逐渐与引子主题融为一体,推向第一次高峰。乐谱开始再现了舞蹈主题,这次换作木管组主奏,8小节的呈示过后,马上进入积极的展开,力度突强,乐谱10又忽然弱下来,只有中提琴与大提琴声部开始,小提琴紧随其后,然后是木管组对前面材料的展开,经过这一部分有序而严谨的蓄势,引子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是对乐谱的变化再现,通过充分的展开,矛盾的激化,乐谱14开始毫无征兆的闯入2小节2/4的“新材料”,打破了6/8的节拍律动,然而马上弱下来又回到6/8拍,刚才的狂欢戛然而止,木管组与弦乐组以很弱的力度呼应彼此,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乐曲的第三部分从乐谱15开始,大管奏出抒情主题,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由开始的3/4拍变成6/8,每个音符的时值拉长了,与第一部分的呈示功能不同,这部分的再现具有展开性,大管再现一遍主题之后,长笛和双簧管就这一主题的核心音调进行展开,各乐器组此起彼伏,分裂,裁截,最后只剩下八分音符等时值在高音区的呼喊,随之而来乐谱16又出现了引子主题,是乐谱的变化再现,也进入到全曲的总结部分,当木管组在高音区持续震音的时候,小提琴与中提琴声部用舞蹈主题的节奏溯型,节拍在6/8与2/4之间频繁转换,一派欢腾。
3.力度冲突编配。柏辽兹在这首序曲的创作过程中,把节日欢腾的场景表现的酣畅淋漓,在戏剧矛盾中天马行空,除了乐器组各自特色音区的充分发挥与强烈对比,力度的戏剧性冲突则更加扣人心弦。例如:
(1)只有20小节的引子,力度经过了f-p-ff-p,p-ff的过程有短暂的渐强作为过渡,其他变化都是突然的,这就奠定了整首乐曲的基调。 (2)乐曲第二部分以舞蹈主题开始,一直都非常轻盈快活,力度基本保持在p,直到乐谱之前的两小节突然转f,为之后ff的引子主题铺垫,非常突然。
(3)乐谱之前一小节突然pp,然后进入以p力度奏出的舞蹈主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之前的材料是引子主题,所以无论从材料还是力度都是主题本来的内涵,让听众加深了各个主题的印象。乐谱13也是突然弱下来,但是圆号与大管声部奏出的是引子主题,这一次引子主题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出现,音区偏中低,要为后面更强劲的冲突铺垫。
三、主题发展的逻辑。
1.固定乐思的写法。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引子主题具有非常鲜明的序曲特征,这一主题先后在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出现多次,由于出现的位置,不能简单的视作结构意义上的再现,似乎更符合柏辽兹惯常使用的固定乐思写法。这种写法的优势在于:听觉上会对主题不断加深印象,材料使用更加集中,乐曲更具有贯连性。与这首序曲形成鲜明对比的有同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在1875年创作的歌剧《卡门》序曲,这首序曲结构非常清晰,是减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一级曲式结构的主题对比鲜明,三个部分之间没有材料上的交融,段落分割顯而易见。
2.主题特定节奏的贯穿。这首乐曲第二部分出现的6/8拍活泼跳跃的舞蹈主题(谱例四),经过充分的展开,并且与引子主题交织在一起,但是到了第三部分,剩下的便是这个舞蹈主题的节奏,用二提琴同音奏出(谱例五),作为伴奏织体。这样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体现出材料使用的严谨。
综上所述,《罗马狂欢节序曲》在创作手法上,柏辽兹既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传统,又不乏浪漫主义的革新。他没有运用空洞的炫技,而是为乐队寻找崭新的、极端丰富的表现手法,凭借对不同的音响加以巧妙结合的尝试,他发现了一系列前人所不知的、色彩上的可能性以及最微妙的音响差别。柏辽兹以其强烈的好奇心、洞察力和热情致力于创新,是最富于改革性的。
柏辽兹的一生不仅创作出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而且由于生活所迫还写了无数音乐评论与杂文,并且著有《管弦乐配器法》这一理论书籍,为后人推崇为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典范。他的探索精神来自于对管弦乐表现功能的深度挖掘,特别是为了叙述或戏剧性的效果,将乐器的音色特征与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标题音乐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日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燕.柏辽兹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两种创作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16.
[2] 黄飞.柏辽兹《C大调幻想交响曲》管弦乐配器研究——以“固定乐思”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孙国忠.柏辽兹与浪漫主义“诗化音乐”——为柏辽兹诞辰二百周年而作 [J].人民音乐,2003(12): 48~50.
参考乐谱:
[1]柏辽兹.《罗马狂欢节序曲》(乐谱):Op.9.纽约:Edwin F.Kalmu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