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非遗文化产业化已成为非遗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考察和调研,发现湖南非遗资源优厚,部分非遗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但也存在非遗产业化不平衡、非遗地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不充分、非遗传承人才断层、非遗企业联动力不足等问题,值得广大文化工作者予以深刻思考。
  关键词:湖南非遗 文化产业 发展调查
   所谓非遗文化产业,是指以非遗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在技术的帮扶下,制造并销售不同种类的非遗文化产品,由此形成一定规模产业的一种行业。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历史优久,文化多元,非遗资源也积极丰厚。在当前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湖南非遗项目结合时代需求予以更好地产业化运作,以进一步传承湖南的城市文化和文脉,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一问题前,首选需要掌握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基本状况
   1.非遗数量大、样式多、分布广、独特性、价值高。
   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拥有联合国非遗保护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18个,代表性传承人76位;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02个,代表性传承人247位;市级非遗保护项目837个,代表性传承人595位;县级非遗保护项目3012个,代表性传承人2231位,非遗数量相对较大。
   在非遗门类上也相当齐全,如传统技艺有益阳小郁竹器、湘绣、岳州瓷器、土家锦、侗锦等;传统舞蹈有慈利县板板龙灯、城步吊龙舞,平江九龙舞等;传统体育有湖南武冈技子拳;传统美术有铜官陶器、隆回滩头年画、苗画等;传统音乐有韶山山歌;传统医药苗医药;民间文学有盘瓠传说、土家族哭嫁歌等;传统曲艺有祁阳小调;传统戏剧有张家界阳戏等,这些分布在湖南的4个市州、122县市区和2354个乡镇中,有的非遗独特性十分强烈,在别的地方根本见不到,例如土家族的“社巴日”祭祀大典中,仍然存在有原始形态的戏剧“毛古斯”的遗存,被称为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能够为历史文化研究带来极高价值。
   整体看来,湖南的非遗项目具有数量大、样式多、门类全、分布广、独特性、丰富性和价值高等诸多特点,是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文化支撑。
   2.部分非遗已进行有效开发,产业化程度高。
   在湖南省内众多的非遗项目中,已有部分非遗项目在保护、保存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产业化开发,如湘绣、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侗锦、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益阳小郁竹器等,这些项目形成良好的产业化、商业化基础,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的浏陽花炮世界著名,曾内销全国各省市,外销一百多个国家,研发品种13大类三千多个,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炮产销地。据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上半年,浏阳花炮产值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在近32万浏阳花炮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大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除了创新花炮种类,提高科技含量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浏阳还积极打造花炮博物馆,讲述浏阳的花炮故事,传播花炮文化。
   3.政府、社会积极推进发展非遗产业化。
   非遗保护办法分为两种,一是抢救式保护,二是开发式保护。当前湖南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机构正不断树立开发式保护的意识,由“输血式”保护变为“造血式”保护,将非遗项目引向市场参与竞争,积极创造良好的产业化条件,不断颁布各类支持政策以大力推进非遗产业化。
   2017年,在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创谷国家广告产业园的支持下,湖南中匠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湖南首届非遗匠人创业与创新大赛,工收到非遗传承人及匠人报名参赛项目共计三百余个,投稿者用闪亮的创意赋予传统非遗以崭新的价值。中匠公司还为匠人们举办公益的产业化训练营,邀请设计名师、产业运营专家等老师与广大匠人一起共同探讨非遗产业化之路。政府和社会企业通过举办比赛、训练营、培训班、展览等各类活动,有意识地进行非遗产业化扶持,以增强本土非遗的发展能力。
   二、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现实问题
   基于丰富的非遗资源,新时代下的湖南省内已出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景象,焕发新生命,但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湖南非遗文化产业也面临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1.非遗产业化不平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湖南省内非遗项目面临着突出的产业化不平衡的局面,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非遗项目产业化不平衡。湖南省内非遗产业化好的项目,正是一些传承得好、蓬勃发展的非遗项目,而在产业化上有难度的项目,同样面临着衰亡、失传的困境,无法与现代市场、与市民百姓需求形成有效匹配。例如,湖南省内各大城市组织通过举办各类传统名小吃活动,通过举办市内各大美食展,可以使常德米粉、臭豆腐、武冈卤菜、永丰辣酱、安化黑茶、十三村酱菜等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市民随手可得的消费食品,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焕发新生命。但诸如沅水河畔船工劳动时唱的歌谣“沅水号子”,又或者滩头年画、民间剪纸等这些受现代文化极大冲击的非遗项目,由于企业少,通常是个人或规模较小的工作室式运营模式,产业基础薄弱,难以运用商业和产业化力量促进非遗的深入发展,在产业化方面相当困难。
   二是地域间非遗产业化不平衡。非遗产业化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湖南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长沙板块经济最强,湘西板块经济最弱,湘东处于中间等级。总的来看,湖南省内长沙板块的城市、县城以便捷的交通、集中的人群而具有相对广阔的商业市场,大型的文化产业多集中在长沙板块的市区中,乡镇里很少见到文化产业。并且,湖南的湘西一带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非遗资源丰富,但受到经济、交通、教育的限制,普遍在非遗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阻力。    三是不同民族之间非遗产业化发展不平衡。湖南有汉族、瑶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41个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0.21%。从非遗项目上看,除了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为大家所熟知的民族非遗项目外,其他民族的项目也相当丰富,比如白族的仗鼓舞、瑶族的花瑶挑花等,但这些民族的非遗形成文化产业的项目寥寥无几,甚至面临着严重的消亡趋势。
   2.非遗地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不够有机。
   非遗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浓烈的地域文化性,但要想为现代人所接受,必须要努力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使非遗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符合现在审美要求。
   以通道侗锦为例,侗锦是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色彩艳丽,设色和谐,民族纹样奇异变幻,地域特色丰富,目前掌握织造技术的普遍是中老年妇女,这些手艺人一方面因为年纪的缘故,编织速度缓慢,另一方面不懂得何为创新,不善于在侗锦技术和艺术上做出改变,无法将侗锦与现代生活、科技融入。如此导致侗锦产品种类少,形式单一,题材老化,样式陈旧,配色单调,这种鲜亮、繁缛、厚重的艺术形式并不符合现代审美所追求的大方、简约、轻薄,与现代日常生活脱节严重,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审美目光。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良,通过改变纹样图案、色彩乃至材质等,在符合主流审美的产品中合理融入侗锦元素,使得产品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
   3.非遺产业人才断层现象突出。
   随着现代社会自然和城市环境的快速变化,一大部分的非遗因为手工艺及传统文化的被冲击,而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逐渐失去活力,面临消失的危险。其中重要一项是非遗技艺后继乏人,失去传承发展的空间,这一点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十分明显。
   没有传承人,非遗将面临消亡的境地,何来产业发展一说?非遗传承人才之所以严重缺乏,一方面在于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参与度不强,使得非遗传承艺人地位不高,处于社会下层,湖南的湘绣绣娘只有在空闲时才会学习刺绣,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与尊重,自己对工作没有自豪感、认同感。另一方面,非遗技艺的学习普遍周期长,比如湖南的竹编技艺就是一门费时费力的纯手工活,培养一个成熟的篾匠至少要3年,许多竹编大师都具有三四十年的工龄,并且赚钱慢、收入低、未来成效难以预测,很难吸引年轻人主动融入。
   4.非遗企业间的引导力、联合力薄弱。
   非遗产业化需要依托大量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非遗企业来推动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好坏将大大影响非遗产业化的发展程度,目前调查发现,湖南省内非遗产业发展中,企业之间的引导力、联合力相对比较薄弱,无法合力形成大的非遗品牌,产业整合效果不尽如人意。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曾有过辉煌的兴盛期。如今,湖南省内正大力推动湘绣产业化,湖南湘绣研究所、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一条街等都为湘绣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湘绣产业现有12个注册商标,金彩霣、湘绣城、金球牌、天利牌等品牌时常可见,尽管湘绣企业已陆续成功打造了湘绣品牌,但在企业间的引导、联合方面,众多湘绣个体、私营企业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营”,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联合,这使得家庭作坊式的湘绣经营方式无法得到淘汰,优良企业无法集体形成合力来共同走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的道路,湘绣文化品牌也无法真正形成新的产业群。调查过程中,不少专家强烈建议,湘绣企业要增强开放意识,联手壮大湘绣产业发展力量,打造世界文化产业品牌企业,使湖南湘绣更好地走出去。
   结语
   非遗文化产业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湖湘非遗技艺,目前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已经取得诸多成果,而挑战与困难同样存在。湖南全省上下要从整体统筹规划入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非遗资源,借助一系列合理政策推动,充分发挥非遗企业的联动力,将非遗资源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为非遗文化产业开辟新道路,在打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孔令宏.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12-13.
  [2]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胡长云.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
  [4]杨静.唐经伟.四川省凉山州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院报,2016(11).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工艺’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6BJCY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