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巫山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渝东门户巫山与湖北相邻,面积2958平方公里,人口63.7万,全县已有34个社区。目前,全县共有试点的农村社区7个,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针对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对策,为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
1 巫山县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社区地域广阔、居民聚居程度不高
农村要建设社区,首先从地域方面看,就存在极大的问题,巫山县目前共有307个行政村,大多都因山区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形成众多零散的小村落。全县的农业人口有47.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4%,虽然农业人口在我县占的比重较大,但是由于大山区、大农村的县情特点,加上地域广阔的原因,农业人口在分布上并不集中,因此聚居程度也不高,这导致在建设农村社区上出现一大瓶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出务工,当地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凸显。劳动力的严重流失也直接造成了农村出现“产业空、劳力空、住房空”的现状。原本地广人稀的农村就更难以聚居一起,建成新型农村社区难上加难。
1.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資源整合利用较低
要建立起农村社区,以社区为单元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实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各试点村普遍反映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社区的有序建设及社区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调研中发现,上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少,而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和服务开支很大,但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又有限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很少甚至没有,维持社区正常工作运转都有一定的难度,要开展经常性社区服务活动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各村的公共资源由于没有统一得到社区的有效管理,很多资源造成闲置和浪费,整合利用较低。例如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共享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1.3 规划制定千篇一律、前瞻性科学性不够
由于农村社区是个新生事物,在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也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并没引起重视,很多乡镇在做规划的时候,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作指导,随意性比较大,没有与土地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有效衔接,存在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等,让本地区的农村社区规划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和前瞻性。甚至有部分地方在规划过程中,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完全抄袭其他乡镇的规划体系,失去了自身的特色,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这样的规划可能导致产业发展、管理服务、基础设施等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能让农村群众从社区建设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打消了共建农村社区所有干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农村社区的正常建设。
1.4 社区建设认识缺乏、敢想能干的人才少
当前制约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之一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尽管干部群众都渴望改善社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明白分散居住的不方便和不利于改善生活环境以及对土地资源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设农村社区和怎样建设农村社区等问题还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群众简单认为农村社区就是“简单地聚集一起”片面理解为“楼房化”等,大多数社区的精干人士都为寻求更高的收入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意为家乡的社区建设作贡献;一些基层干部则认为要建设农村社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土地征用难,要建设农村社区的愿望比较“虚”,操作难度大,主动积极进行创新的意识也就不够。由于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多,认为关于建设农村社区的事都归当地的政府管,愿意投身到社区建设的人才屈指可数,自然参与意识不浓,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也不足,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缺乏对社区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针对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1 “多村一社区”模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农村社区不是城市社区的照搬照抄,也不是村委会的简单翻版,巫山的农村地域广阔,居民的聚居程度不高,比较适合多村一社区模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巫山县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巫山县的15个乡镇的41个行政村进行了试点,采用“多村一社区”的模式,把曲尺乡的朝阳村、伍柏村、柑园村合并为一大社区,覆盖1788户人家7003人,这一社区主要位于县城至曲尺的乡村旅游沿线。按照这样的模式建立的还有位于黄岩景区沿线、骡坪环线、“两巫路”沿线、大九路沿线、铜鼓—庙宇沿线、官渡—笃坪沿线六大社区。经过综合考虑,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社区建设还正处于探索阶段等相关因素,这样的“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更加符合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样的模式不仅节约人力、财力资源,能更好地集约利用、整合作用公共服务资源、更有利于打破传统以村落为主的农村社会结构,更好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搭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的高效平台,促进农村开放和发展。
2.2 加大投入多方筹资,有效整合社区资源
农村社区要实现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经常性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就必须要财政投入作为保障,尤其是农村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网络、居民活动场所的建设要重点进行保障。对各级各部门投入建设社区的相关资金只要是符合相关条件的要进行统筹使用,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光靠财政投入来完成社区建设是不现实的,还要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动员村民以自愿投资、义务投资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拓宽社区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社区建设领域。不论是用于社区建设的资金还是属于社区的资源,都要在全程监督下启用服务项目和确定使用。对社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综合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对社区内的优质师资和教学公共设施等教育资源实行学生共享,集中社区内的自愿提供家政服务的闲散人员为五保老人提供文化娱乐和日间照料等服务,招募社区志愿者帮助解决生活、医疗、养老等有困难的优抚对象,有效地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作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2.3 科学规划匠心独运,着眼长远统筹推进
巫山县农村社区均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推进建设,一是要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經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开展社区建设,投入建设的有利资源不仅要倾向中心村的居民,对社区周边辐射村民也提供资源共享的福利,解决了过去传统的规划存在的有利资源仅倾向于中心村的突出问题,造成周边辐射的居民因享受不到同等服务对待农村社区建设持冷漠态度,没有归属感。二是为了让整个社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好的服务,得到社区建设带来的方便和实惠,全方位考虑居民的生产、生活细节,在社区内中心村统一建立卫生院、非营利性的便民水站和大厅、农资和生活用品超市、红白喜事场地等。充分发挥中心村辐射带动功能,引导辖区内居民逐步向社区中心村聚集发展。三是各乡镇在进行社区建设规划时,一定要进行实地调研,科学规划;借鉴成功的经验但不照搬照抄其他乡镇的原版规划,根据本社区的实际发展现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制定出一套适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巫山农村社区的建设。
2.4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凝聚人才形成合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建设好农村社区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和重要战略,还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一是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做法和突出成效,及时总结推广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和城市、农村社区结对共建活动。按照规定对先进的农村社区组织和优秀农村社区工作者给予表扬奖励,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凝聚人才,形成工作合力。重视选择任用社区的领导人,社区建成之后,所辖社区由过去分散的村两委会整合和重组为一个社区的两委会,并在一个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开展工作,选用谁成为社区的领导者,原来的村委会成员该如何任命和安置,成为今后社区自主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国家倡导的社区建设是为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农村社区自主发展的基础之上完成。要保障农村社区发展的持久力,还要凝聚社会各类人才,形成社区建设工作合力,与大学生服务农村计划相结合,引进学习和适应能力快的社区工作专业的志愿者,针对社区实际情况提出社区的发展计划。要注重专业社区人员的培养和选用,为农村社区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孟祥志.潍坊市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民政, 2010(03).
[2] 耿文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汶上县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15.
[3] 梁爱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学理论,201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