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当下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水平正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计划还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調整。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学习的模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手段。中国仍处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中国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金融创新;环境保护;金融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
  1.1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基础薄弱,尽管不断推出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新金融产品配合多类型的市场需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绿色信贷仍然占绿色金融市场的很大一部分,而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的比例要小得多。碳期货和碳期权等衍生市场几乎是空白。缺乏产品创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绿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次,中国只是部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第三,金融机构不注重安全和操作风险问题。
  1.2 不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设
  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国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和法律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国家对环保产业贷款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缺乏相应的补偿政策,如金融机构补贴,减税,金融机构编制的坏账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法治建设中,用来指导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这直接导致绿色金融发展缺乏法律依据,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1.3 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不足
  金融机构缺乏发展绿色金融的能力,对于绿色项目的产品和服务会出现难以甄别的现象。由于绿色金融业务涉及融资对象,环境风险评估和金融产品定价的环境信息判断,因此高度专业化,需要环境技术,法规和财务能力的结合。据了解,一些金融机构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他们没有完备的系统设施和相关知识储备。从生态环境技术的角度来看,很难对绿色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识别,并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使其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障碍。
  1.4 绿色标准的不一致会引起国内外的混乱和阻碍
  目前,绿色债券领域有两套标准,即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在绿色信贷领域,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绿色信贷”。统计系统,标准本身和主要应用于世界的“绿色债券原则”是不同的。由于国内债券市场标准的不一致,很容易形成市场细分和混乱,这不利于中国的绿色债券走出去,并投入国际资金。尽快促进这些标准和目录的统一,形成统一、一致的市场和绿色金融资产,促进国内外绿色债券的双向流通和投资。
  1.5 金融机构参与不足
  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尚未建立与绿色金融相匹配的机制。大多数公司的环保政策尚未经过彻底审查,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虽然中国的个体金融机构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参与机构都是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的参与度较低。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专业人士极为稀缺。产品创新不足。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比较传统。如果金融机构支持节能,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依靠“高碳”贷款。环保产业面临着漫长的投资周期和较高的贷款风险。如果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大幅减少制造业客户贷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营业收入,因此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高碳”企业。在宝钢、鞍钢等近期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大量僵尸企业继续消耗金融资源。
  2 解决中国的绿色金融问题的相关对策
  2.1 促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
  在新的时代,社会各界正在进行创新和改革工作,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必须做好自己的创新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创新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在实现金融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产品升级。例如,发行绿色证券以构建科学的市场形式,评估标准的制定应与环保理念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相结合。关注当前困难、复杂的金融融资,确保绿色项目的发展得到充分支持。可以采用绿色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其作用,最大限度地支持绿色项目。加强对潜在污染危害项目的管理和监测,整体调整企业结构,实现绿色金融产业协调发展和绿色生态保护,适当提高绿色信贷环保标准。
  2.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
  法律法规是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建立绿色经济的生态保护和法律规定,深入贯彻落实,利用法律权力制约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开展自身活动。确保资金流动正确,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推动绿色金融继续朝着健康,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财政政策方面,有必要完善金融业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发行绿色金融项目的金融部门,央行应实施减少存款准备金等激励措施,以扩大贷款利率波动;对于污染和能源消耗项目等金融机构和提供服务的企业,中央银行应对污染企业采取惩罚措施。以财政政策来说,主要从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加以控制。可以采取适当的减税措施,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分配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服务。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哪个行业,人才的力量都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金融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才团队拥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在积极健康的方向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为了落实这项工作,金融机构需要增加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改善行业人才选拔和呼叫机制。通过组织技能知识竞赛、系统课程等方式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最终将评估结果与薪酬和待遇挂钩,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产品开发、风险预警程序开发等工作纳入行业发展计划,增加专业部署,并引入更多具有专业经验的财务分析师。此外,在开拓海外金融市场时,您可以加强与其机构的合作。
  2.4 发展国外金融市场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涉及商业银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绿色信贷服务。但是,与国外先进金融业相比,绿色证券和保险证券的发展仍处于缓慢状态,因此我们要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现有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外金融市场。通过加强与外国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模式,引导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实现中国绿色金融的良性发展,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效。
  2.5 增加金融机构的参与
  为了解决金融机构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微调作用,增加金融机构的参与力度。二是成立专门培训金融机构的相关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在金融机构内设立特定部门,由绿色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员管理,以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交流,派遣专人出国留学,借鉴先进国家的相关经验,交流绿色金融发展方式和相关政治措施,促进中国绿色金融更快更好地发展。最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必须向各金融机构传递绿色金融理念和知识,并开展相关培训,推动绿色金融实践。各种金融机构可以引导社会资金通过实践退出高位。消耗能源和高污染的企业使中国的金融业符合国际金融体系的要求,促进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提高中国金融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洁.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河北企业,2018(06).
  [2] 李颸婷.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探索绿色新能源行业金融模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2018(08).
  [3] 马俊.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