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效率管理水平,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不断完善监测措施,加强环境信息的监测管理。本文针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094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levant staff members need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management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judge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mprove monitoring measures and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nd proposes several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1 新時期下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1 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启用新思维模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久和持续性的工作,而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则可能是一瞬间的灵感[1]。人类思维模式的转变能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变革,例如:云计算以服务的形式将计算能力转化为网上流通的商品,信息技术的触角已然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2 建立生态环境的大数据系统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等体系的建立完善,都必须要依靠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和数据作为支撑[2]。而全国至今各地数据分散、数据来源及规则不统一、信息化技术平台不统一等情况,形成的数据无法关联及运算,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运算模型,提供的数据无法进行正确判断,也无法供决策参考使用。环境监测数据应在生态环境数据物联网和数据共享基础上,形成生态环境的大数据库系统,经顶层筛选和分析处理后供各地使用,从而更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把控及全方位综合分析。
1.3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应从源头抓起,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只有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才能确保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3]。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环境污染源以及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进行判定,确保所得数据能够为政府决策及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保障。
2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2.1 合理化原则
环境监测工作在自然灾害或者极端天气出现之后,必须要进行动态监测处理,检测人员的环境检测报告必须具有实时性,而这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与其他工作的不同之处。相关工作人员想要市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合理化原则来开展相关工作。首先,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在开展建设工作之前,必须要深入调查和研究现有的信息技术,并对信息技术形成深刻的了解认知,信息化技术在进行研发时,将不同的技术进行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因此,想要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应针对环境监测区域、环境监测目的和环境监测的相关要求进行深入了解,为环境监测工作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从而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得到优质保障;其次,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开展工作,尽可能不对方案作改动[4]。在我国的环境监测过程中,有大部分的科技企业在环境监测投入了较多的财力和人力,但由于新设备都有一个使用过程,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而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因此即使采用了最新的设备、系统,并不一定能够得最好的结果,所以,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
2.2 专业化原则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还需要严格遵守专业化原则。根据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比较强烈(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在夏季时,通常会出现暴雨、泥石流、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而这些自然灾害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夏季来临之前对相关监控、监测设备进行检测,并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在现代科技信息化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信息化技术设备以及各项系统进行合理使用。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下监测工作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必然需要有多项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配合完成,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效用。 3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陷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相关部门必须要对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刻的了解。然而,我国的环境监测信息化系统不够全面,相关人员不能全面的了解信息化系统,并且绝大部分检测部门仅仅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导致各个部门的环境监测数据无法在整个监测系统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需要通过交换数据再进行综合处理,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导致整个检测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混乱,难以发挥系统的实用性。
3.2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监测工作存在交叉,因此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确保数据来源的一致性。然而,大多数企业的检测设备都是依照自身的标准进行开发,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来源不一致,信息数据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无法合理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从而降低了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
3.3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进行缓慢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程序复杂、过程复杂、建设周期较长,需考虑因素较多。从监测站点设点到各项监控、监测的设备安装和软件开发、硬件调试到正式投入使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度期和适应期,因此,监测数据需经过反复验正才能提供使用,这也为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应当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相关人员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点,针对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1 加強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
针对环境监测信息化系统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相关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环境监测信息化数据源的统一性。增强环境监测数据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
4.2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想要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质量,就必须依靠有较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设备使用和各项系统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保障环境监测信息化的有效运转。
4.3 对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控制分析
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信息化技术对设计、监测要求以及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对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进行判定,分析项目信息化建设所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环境检测设备、环境信息监测需求以及环境监控建设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行细分析对比,尽可能地避免由于盲目变更而引起的环境监测效果问题。
5 结语
在当今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总的来说,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并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进行合理地判断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规划,提高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秀兰,陆玮静.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6,28(3):37-41.
[2]马婷.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7):173.
[3]熊海伦,侯虹.浅谈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152.
[4]李妍,王晓东,韩志亮.探讨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的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111-112.
收稿日期:2019-02-28
作者简介:黄定东(1979-),男,汉族,本科学历,环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信息化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8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