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一种可视化图形工具,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构建具有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深受师生喜爱,成为教师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1]。尤其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词汇之间的关联构建知识体系,既可以让学生牢固、准确、快速记忆词汇,还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从而实现词汇教学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  英语  思维导图  词汇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将大脑潜能充分激活的图示工具,使大脑快速加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使用合理的推理和联想,有条理且直观地将各类知识呈现出来,实现知识结构的补充与构建[2]。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这种思维工具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正是因为如此,思维导图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中,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本文對此进行分析。
  一、基于词根词缀构建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词汇量比较多,但是很多词汇具有相同的词根词缀。在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词根词缀为核心,将具有同样词根词缀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记忆,以此提升词汇记忆效果。例如,在记忆“toothache(牙痛)”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个单词的后缀“-ache”提取出来构建思维导图,将带有“-ache”后缀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记忆,如“stomachache(胃痛)”“backache(背痛)”“headache(头痛)”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地记住单词“stomachache”的含义,还掌握了词汇的构成规律,即“身体的某一部位+ache”通常表示这个部位疼痛。除了“-ache”这一后缀,高中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前缀后缀等,如“tele-”“con-”“dis-”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这些词缀词根构建思维导图,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基于近反义词构建思维导图
  以近义词和反义词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是记忆词汇的有效措施之一,这样的词汇记忆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准确、快速记忆词汇,还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这样,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想不起来某个单词的时候可以立即调用其他有着相同含义的词汇,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英语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frequently(经常,时常)”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查阅工具书等方式,思考“经常,时常”是否还有其他的英语词汇,从而引导学生将“frequently”与其他的词汇如“often”“constantly”“regularly”放在一起进行记忆,构建完善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经常,时常”的反义词,即“偶尔,间或”的英语词汇,如“occasionally”“haphazard”“once in a while”“haply”。这样,学生由一个单词记住了数个单词,不仅记忆牢固度得以增强,词汇量也因此得到丰富。
  三、基于词组词块构建思维导图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词块教学法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词块记忆法就是以词组为核心进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记忆牢固度,还能节省学生运用词汇、搭配词汇的时间,放在英语写作中,既可以提升学生写作效率,又能降低学生的犯错率。英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词块记忆为依据,引导学生利用词组词块构建思维导图,将多个词块词组放在一起记忆,以此提升词汇学习效率。例如,在记忆“get on 上(车、船等)”这个词组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get”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绘制思维导图,将带有“get”的词组放在一起进行记忆,如“get out of 下(车)”“get into 上(车)”“get off 下(车、船等)”。除了教材上的词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书、字典等工具书对词汇进行拓展、延伸,如“get on with(继续干;同……相处)”“get up to (读到;胜过;赶上)”“get down(使沮丧;写下;从……下来)”等。将这些词汇合并在一起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教学,可以让整体性知识具有可视性。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发散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记住多个相关联的词汇。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增强学生词汇记忆牢固度,这对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秋霞.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8):220-221.
  [2]李德勇.深入探究高中英语教学融入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24-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