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水稻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稻米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5%。水稻是我国广西地区的主要粮食,而水稻高产是保障国家秩序稳定的基础。因此,通过分析影响广西地区水稻高产栽培产量的因素,从栽培技术的角度,结合水稻高产栽培全过程,分析提升广西水稻产量的对策,同时阐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S511 文獻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03
  水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成功保障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作物市场的快速发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开拓农业市场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单位面积水稻产量的主要方式。在高产栽培期间应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水稻高产栽培顺利推进。
  1 高产栽培条件下影响广西地区水稻产量的因素
  单位面积水稻有效穗数量较低,是制约广西地区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引起大范围内水稻有效穗数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涉及6个方面:1)水稻秧苗秧龄较长,对于早期播种的水稻有所影响,对早播水稻若出现迟栽情况则会遭遇高温,影响秧苗质量;2)秧苗质量低,育秧不规范是造成水稻秧苗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且秧苗密度过高也难以保障其质量[1],加之秧龄较长、分蘖期短,分蘖数量不足;3)深水栽种水稻秧苗也会导致其分蘖数量减少,分蘖效率低,单位面积内总茎分蘖量小于高产穗数量;4)不规范插秧作业引起假性封行,不满足高产栽培条件,加上环境因素影响出现病虫害,导致单位面积穗数量严重不足,不利于提高产量;5)施肥不足,部分农户认为应当减少施肥或者不施肥,不利于水稻升长,影响了结实率;6)病虫害防控,广西部分地区采取的病虫害防控措施不到位,过早、过晚防控均难以达到良好效果,产量较低。
  2 广西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实用技术分析
  2.1 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秉持着品种达标、形状优质、市场认同、农户认可的选择原则,立足于广西地区的气候、土壤实际情况,在水稻高产栽培前推荐选择和两优1号和乾两优8号等品种。这些品种米质较高,能够满足广西地区水稻的种植条件。
  2.2 高产栽培技术流程
  广西地区农户选择品种后,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规范种植。具体而言,广西地区早稻通常在3月上旬播种,晚稻通常在7月上旬之前播种。明确播种时间有利于控制秧龄,避免因秧龄过长影响产量。为了提高秧苗品质,应当采取合理的育秧方式,通过规范育秧保障秧苗质量。选择土壤肥沃、深厚的菜园作为育秧场地,在正式播种前20天向秧苗区域施肥。一般来讲,45%复合肥50 kg,尿素10~15 kg,也可以采用壮秧剂。播种前还应当进行开沟,保证底墒水充足。播种数量根据秧苗龄有所差异,农户应当结合自身育秧秧龄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盖0.5~1.0 cm土层,之后喷洒除草剂再次平铺膜,并在其上覆盖少部分麦草。然后,管理秧苗床,定期浇水,待秧苗齐平后揭开薄膜,彻底浇一次水。开展完上述栽培工作后,则后续以控苗为主。若水稻卷叶则为其补水,若降雨过多则排干沟水,待秧苗成长到1叶1心至2叶时期进行施肥,尿素7.5 g·m-2,结合0.1%的肥液,并辅以淋水洗苗。在正式移植秧苗前的2~3 d,使用10 g尿素结合肥液再次进行淋水洗苗。
  规范的育秧有助于保证秧苗质量,为后续提高产量奠定基础。若进行湿润育秧,则应当选择便于排灌的区域作为育秧场所,每667 m2育秧场所均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而言,5~10 kg尿素,25 kg复合肥,5 kg氯化钾。处理好后开沟播种,每平方米依照谷芽比计算,播种后塌谷,待培育出秧苗后以管理为主,直至可移栽。
  培成秧苗后就是移植栽种。水稻栽种环节控制灌溉是栽培高产水稻的关键,若栽种的地理位置处于广西地区水利条件优越的区域,则应当以浅水灌溉为主,其中薄水浅插、浅水分蘖、间歇灌水、湿润灌浆等栽培方式为主。高产栽培的水稻需要晒田,即茎蘖总量达到目标的85%~90%时进行排水,逐次分别排水晒田为宜。在拔节期控水,应当以土壤中显现3~5 mm缝隙为最佳,注意不可过早断水。移植栽培时,需要管控好秧苗密度,采取宽行窄株的方式移植,有利于优化稻田气候,便于前期早发,延缓封行期,增强光照,预防病害。合理的种植、灌溉之外,还需要施肥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产量。农户应当结合高产栽培下的水稻实际情况制定施肥方案。高产栽培下一般需要提升施肥总量,以满足水稻需求,提升总产量。
  2.3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高产栽培的水稻田不能避免出现杂草,若清除不及时,杂草会吸取稻田养分,提高稻田密度,影响水稻吸收养分、通风等,导致水稻穗粒不实,降低水稻产量。对此,想要保障水稻高产栽培质量与产量,农户必须针对种植后的水稻制定定期除草计划,应用现代化除草技术清理稻田杂草,促进水稻健康成长[2]。
  3 广西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水稻高产栽培病害包括飞虱、负泥虫等。防治过程中需要把控好防治力度,采取适宜的方法,合理用药。防治水稻病害应当以预防为主,整治为辅。若出现了相关病害,应当依据防治技术流程进行整治。
  3.1 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病虫害预防是管控水稻病虫害的关键环节。在病虫害未发生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水稻出现病虫害的概率。在病虫害出现前,做好管理控制工作,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对水稻产生过大影响。防范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的路径,应当引起广西地区农户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防范技术知识与能力。农户在种植水稻期间如果具备一定的病虫害防范意识,则有利于更好地防范病虫害。目前,广西地区农业部门提供了一定的水稻病虫害防范知识信息供农户学习。广大农户应当充分利用信息之便,学习更多的病虫害相关知识,加强对病虫害的认识。另外,应当注重更新知识,储备最先进的病虫害防范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3.2 合理应用防治技术
  3.2.1 化学防治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期间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而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关键。现阶段,化学防治技术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防治方法,具有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治理病害、发挥防治的作用。若采取化学防治技术需要注意,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要求配制药剂。若药量超标,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保障水稻品质;若药量过少,则难以发挥整治病害的作用。喷洒药物时应以后退均匀喷洒为主,以确保药物充分覆盖水稻。例如,治理钻心虫病害,配制1.8%的爱福丁乳油并加足量水稀释,一般为2 000倍溶液,后退均匀喷洒达到治理效果。
  3.2.2 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下植株通常有一定密度,出现病害若不能及时整治则易降低产量。农户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的情况下,可以融合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通过物理原理灭杀害虫,如可以针对害虫的趋光性,采取安装光源的方法灭杀害虫。应用生物原理灭杀害虫,如利用生物相克的方式引入益虫等。生物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在稻田间营造微生态环境的方式进行防治,除了引入天敌外,还可以种植遏制害虫的杂草[3]。
  4 结语
  水稻高产栽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栽培环环相扣,每一步均与水稻品质相关,任何环节出现失误均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广西地区农户应当结合当地水稻栽培自然环境与技术设备合理运用栽培技术,同时做好防范病害工作,采取适宜的病害整治技术,保障水稻高产,推动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岑继清.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8):95-96.
  [2] 潘君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71.
  [3] 周继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0):45-46.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