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九年级语文教学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何谓“深度学习”,并分析了九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性,并从文本延伸、拓展思维、合作探讨、知识迁移等方面探讨了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探讨
初等语文教育与高等语文教育之间如何衔接,一直都是初等、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问题。从各类文献资料与书籍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初等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应当深度学习。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初等语文教育应当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顺利通过中考的筛选,所以应当浅层学习,学生只要掌握了做题的基本技巧即可。笔者认为,二者均有其优缺点。但是相较于浅层学习,学生更能够通过深入学习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技巧。尤其是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更应当进行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深度学习、九年级学生要如何有效进行深度学习,就是本文的内容。
一、何谓“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来说的一种基于理解的、比理解层次更高的学习模式。语文深度学习,就是一种以对文本与教材的理解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它强调通过文本的语言表述深挖文本中隐藏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以自身的理解为依托,对文本与教材中的知识与思想进行批判性学习,使之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融合,完善自身的语文认知体系,进而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语文深度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与感知,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语文学习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目的的中间过程。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主要利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刺激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教师不教、家长不督促的情况下自行学习。其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科素养,影响其内在品质。九年级学生会接触到大量与国家、民族相关的文本。这些文本中,既包含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这些文本,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自信心。其三,为可持续有效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可能。深度学习需要学生体会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從中感悟人生哲理。长期的深度学习中,学生会受到文本作者的影响,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三、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
1.文本延伸
语文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首先,应当通过对文本的延伸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其一,要求学生课前搜集与所学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如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等。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比赛哪组搜集的资料最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将文本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以及解释标注出来。其三,要求学生结合书上的注释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其四,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图像或者视频,加深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其五,可播放文本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跟读,建立学生的语文朗读语感,使学生通过语调的变化感受文本作者的情感变化。
2.拓展思维
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那么就不能充分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更不必说是进行深度学习了。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单一僵硬的语文学习思维进行拓展,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沁园春·雪》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词的上下阕内容进行分层,并逐层分析上下阕的结构。针对词的结构提问学生“你是怎么分层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层”等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词的内容提问学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的只是千里和万里的雪景吗”?“‘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真实描写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等问题。
3.合作探讨与知识迁移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深挖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获得对文本以及语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但是,这并非学生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对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逐步实现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这个学生可以发现那个学生的不足,那个学生又可以对这个学生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促进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对知识的迁移,既可以巩固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旧知识,也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对新知识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雪云.关于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53.
[2]李锦辉.关于九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2):57-58.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