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深度学习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论述,并对以深度学习作为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阅读;教学方法
  在某种方式上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是单方向对小学生教授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应该促进和提升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与课文中的内容形成深度的共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进步和创新,例如,采取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方式,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具有更高深度的阅读,并不是要求进行快餐式的阅读,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人们常说的深度学习,也就是把理解学习作为基础,学习人员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解决好实际问题。把阅读到的知识内容进行高度的融合,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行指判性的阅读,从而获取到崭新的知识和思维,把其结合到原来的学习认知系统当中,而且能把原来的知识内容加入新的情况当中。也就是说,深度学习转变了原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含有很多新的教学特点,主要有批判式理解、对获取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推进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是一种高层次思维方式下的深入理解性的学习。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如果想要开展具有深度的、高效率的语文阅读学,应该从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四方面内容入手:(1)小学生对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内容进行的理解以及批判。(2)小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3)小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4)小学生具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授课教师才可以更加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深度的阅读。
  二、以深度学习作为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深度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授课教师需要首先对语文阅读的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授课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阅读文本具备的隐藏价值,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并进行合理的扩宽。再者,应该明确进行深度阅读的主题内容,以进行深度理解文本内容作为前提,合理制定出本单元内的阅读目标,推动学生阅读体系的建立。最后还应该以教学任务作为导向,是以新课标为前提的教学任务建构过程,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任务进行清晰的定位,要求必須有着正确的问题导向,使小学生可以较高效率地完成语文阅读。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同时,需要对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小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以及具备的学习经验,科学合理地组织拓展性的阅读。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如果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变成一种被动式的阅读。为了避免小学生产生厌倦阅读的心理,可以自主进行语文阅读,必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有效调动起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可以进行课本剧汇演、情境方式的阅读以及分角色进行阅读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起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推动建立起语文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之间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并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究,对于建立起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应该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世界进行有效的联系,保证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实际应用和转移。
  3.引导学生可以深度参与进来
  让小学生可以深度学习,并不是要求授课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需要科学合理引导小学生真正融进语文阅读学习中来,全身心进行小学语文阅读。为了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对话教学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升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来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深层次地领会到新的知识,让学生变成教学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课文阅读深度参与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关注小学生在阅读时接收新知识的效率情况,注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应该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解答,让学生建立起语文阅读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理解到隐藏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思维,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个性化的建立,让学生喜欢上语文阅读,从而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先丽,何钟怡.基于DELC的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2):129-130.
  [2]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核心特质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9):60-66.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