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课标的落实和达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不断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小学科学教学要千方百计落实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以探究和实验为首要手段,以科学观察为基本方法,以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科学教学中顺利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逐渐养成科学态度和现代公民应有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探究 观察 好奇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创新时代。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实现民族振兴的大业,实现“中国梦”,就需要设法使所有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基本上学校都能按国家中小学课程开设要求开足科学课程,但是在落实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时就往往存在偏差,有的可能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如没有实验室或没有专职专业的科学老师,所以要落实课标要求依然任重道远,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上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我们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标要求并贯彻落实,从而利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创新意识创造力的提升。
  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科学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科学态度乃至于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责任,让他们尽早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从小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毫无疑问,全体国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需要我们学校明确贯彻落实科学教学新理念和新课标,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1要把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最基本手段
  “探究、探究、再探究”(“实验、实验、再实验”)理应成为我们科学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没有探究实验就没有科学新发现,学生没有探究实验,就很难体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难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学生也不可能亲自获得“真知”,科学地理解课本知识,更谈不上“有所发明”。
  学生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教学应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为他们提供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尽量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要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也更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教师应尽量体现为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对学生在科学学习的积极探究活动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探究给予及时启发,做到循循善诱。
  科学教学活动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学会探究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科学的必由之路。学校和教师要千方百计为科学教学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要使学生体会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获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可以从最容易最简单的问题做起,如“种子发芽”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有控制水分的,有控制温度的,有控制光照的,有控制土壤的,从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明白“种子发芽”情况不同可能各种原因造成的,必须是好的“种子”在适宜的水分、合适温度必要的光照和最好的土壤情况下“种子发芽”最好。只有通过探究实验,学生才能真正体验“种子发芽”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做无学,不学无术。科学实验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读科学书籍,听科学讲演,而不亲手去做实验,便是洋八股而非真科学。”在小学阶段,科学探究实验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2要学会观察,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
  “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语)。”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科学课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观察要做到客观性和全面性。观察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避免主观偏见,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要细心、有心,不放过那些看起来似乎是偶然发生的意外现象。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发现,正是因为细心观察,捕捉到那些看似偶然的意外现象,如弗来明发现青霉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当人们向他表示祝贺,赞扬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时,他却说:“我沒有什么,我的惟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牛顿因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等都离不开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观察也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保护和发展好儿童的好奇心,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好奇心使人产生对事物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对事物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好奇心使人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使人探索世界、探索自然、寻求答案。人有了好奇心,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有创新的意识。
  好奇心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儿童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生活实践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社会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好奇心往往受到压抑,所以要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求知的基本动力莫过于好奇心。杨振宁曾说:“我想所有的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动力是好奇心,一个完全没有好奇心的从事研究的人,不容易做出最有成绩的东西。”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教育的改革一直强调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希望中国学生关注物理现象,从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他说:“中国过去几十年念物理的养成了念死书的习惯。整个社会环境、家长的态度、报纸的宣传都一贯向这个方向引导。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训练得很好、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而且倾向于向死的方向走。这是很有害的……”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就精辟地指出学习“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调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勤于提问题的学生进步最快。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养成质疑问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发现疑点问题、分析疑点问题、解决疑点问题、提高认识的过程。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有动力开展创造性活动,才能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培养创新意识,对开发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人的创造力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造力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美国的加福尼亚州就是因为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成就斐然。加州之所以在科技经济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加州的教育制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我们的科学教育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确保课程目标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极盛.开发头脑金矿-创新素质的发掘与培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 李云才.创新:知识经济的灵魂[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6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