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心理课堂“沉默”现象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于其身体的成长进行关注,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并且及时的对于学生心理成长中产生的变化进行关注。在小学高年级的心理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是教育实施关键,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情感的反应对于教学的状况进行判断。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一旦课堂中出现沉默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就小学高年级心理课堂中出现的沉默现象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于学生状况的分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心理课堂 高年级教学 沉默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7.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小学进行的心理教学,具有课程的特点,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进课程教学的进行。在小學的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心理状态都产生了变化,在能够进行自我独立思考的同时,对于外部的环境也具有的不同的关注,能够根据环境的特点及时的反应,并且选择多种方式应对问题。心理课堂所探讨的话题通常较为敏感,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进入到青春期,具有的羞耻心较为强烈,具有很高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对于教师的引导难以及时回馈,造成教学的阻碍。
  1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心理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并非是单一的,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学生将会在不同的阶段产生多种心理状况,也有可能在同样的状况下,产生复合型的沉默因素构成,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生以及环境,进行分析。
  1.1学生对于问题缺乏明确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在小学心理课堂的教学中,通常涉及一些较为抽象化的概念,一些学生抽象理解能力有所不足,因此对于抽象化的概念所具有的没有明确的认知,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产生能够回答问题的内容,这种现象导致的沉默通常伴有表情以及动作的反应。在教师进行问题的提出之后,学生会呈现出思索的状态,然而难以寻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具有心理的意象,难以使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将会出现思索、无奈、疑惑等面部表情。
  1.2处于自我保护心理
  这一部分的学生在心理的发展中较为快速,在其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周边他人的情感态度将会对于学生造成影响,因此这部分学生选择应用沉默的方式进行自我的保护,使得课堂中的其他人员对于其内心的想法不能准确的察知。这样的情形,能够使得学生形成一定的安全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的学生往往具有的自我防御意识较强,在青春期与外部的环境难以正常的沟通,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1.3出于羞怯的心理
  在课堂的教学中,一部分的学生具有思考以及认知理解的能力,并且没有极强的心理保护意识, 然而处于性格中的内向以及羞怯,对于确定的答案也难以进行及时的回答。这种行为以及性格的出现是较为特殊的,并且不仅仅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课堂中出现,通常具有长期的稳定的内向型表现。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需要通过长期的关注,对于内向的原因进行分析。
  1.4出于从众心理
  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围绕一定的社会原则进行行为以及思考,在课堂环境整体呈现出沉默的倾向之后,原本具有合理答案并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也将会由于从众心理保持一种沉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合理表达愿望受到了抑制,也将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2应对于学生沉默的解决措施
  2.1应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专业的心理名词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语言的应用于选择,尽量的选择合适的语言对于抽象化的概念以及问题进行阐释。
  例如,在向学生解释青春期的概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日常课堂中的表现与其在以往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对比,使得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感受到变化。教师需要引导学就其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行加强,要求学生在难以表述的概念中应用举例、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阐释。
  2.2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平等对待学生
  青春期的学生通常较为敏感,因此,在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引导需要重视其中所具有的平等性,从语言、动作、行为中分别的进行表现,对于学生进行充分的尊重,使得学生逐渐的产生信任感。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要求学生坐着发言的形式,体现双方之间的平等,在与学生距离较近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倾身、蹲下等方式对于使得双方之间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身体差距缩小。由于学生所具有的敏感心理,将能够感受到教师所具有的善意,逐渐的对于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愿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陈述。
  2.3对于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以及鼓励
  应对于学生的羞怯,教师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战胜自我的心理以及性格中的弱点,勇敢的就自我的意见进行表达。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这一类的学生提供上台讲话的机会,使得学生感受到自我意见畅快言说、表达交流的美好心理感受,从而脱离出自我封闭、羞怯的心理状况。
  2.4打破沉默气氛,营造活泼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堂环境的变化,能够应用的手段较为多样化,通过光线、教室桌椅摆放位置等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创制出心理的环境,配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学生感受到充分的放松,能够有益于活泼课堂氛围的营造。
  课堂上,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或者没有勇气回答而沉默时,教师可以适当自我暴露,为学生鼓起面对问题、挑战自己的勇气。即教师将自身或他人经历过的类似问题的经验、教训,坦诚地披露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非独一无二的,他人也有类似的遭遇。并经过努力战胜了自我,从而产生心理共鸣,愿意接纳自己,发展自己。此外,教师可以应用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作为引导者,要求这样的学生进行发言,打破沉默局面。
  3结束语
  心理健康辅导课是一门心灵与心灵交流的学科,因而每一位老师都要特别注意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状态,不能为上课而上课,要关注当下的状态,看见现象背后的需求,去流动地引导学生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在安全的距离下做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秀娟.心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9.
  [2] 杨舒涵.高年级学生课堂消极默然现象改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28):66.
  [3] 李建华.创民主型课堂,做民主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教育”网络沙龙[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6139.htm